梅艺漆坊:漆艺之光,岁月之韵
2024-06-14
刘家堡梅艺漆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有一门独特而又古老的艺术形式——漆艺,它以独特的质感、丰富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依旧光彩夺目。中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2024-06-08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先民们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等元素,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传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
繁华锦绣绘乾坤
2024-06-08初见潮绣时,还是孩子的我,被眼前一幅幅装裱精美,或金碧辉煌,或五颜六色的织品迷住了眼睛。那些颜色鲜艳、构图饱满、独具立体感的丝织品,在满屋灯光的照射下泛着特有的光芒,虽
古城元宵
2024-06-08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流传千年的传统习俗,也表达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每逢元宵佳节,处处张灯结彩,常常还有庆典巡游,布马舞、大锣鼓、舞狮等表演队伍浩浩荡荡,穿街
正月十六的盛会
2024-06-07我家位于粤北云浮市的一个小山村,我们当地人会在每年的正月十六举办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烧炮。爷爷在村委工作,所以每年正月初十前后,爷爷便会忙碌起来。
端午顶鸡蛋
2024-06-07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
穿越千年的华美——代县雁绣
2024-06-06在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朵绚烂的奇葩,它以独特的地域特色、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历经岁月洗礼,绽放出迷人的光彩。这便是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的雁绣,一种流传
去窝窝会村,玩转九曲黄河灯——记山西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窝窝会村
2024-06-04窝窝会村是朔州市平鲁区的特色文化名村,“窝窝会村”的村名十分有趣,起初以为窝窝会是不是和吃的窝窝头有关。经上网查阅后发现,据说,在明代洪武年间,静乐县佛头会
让“百年老字号”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鑫炳记太谷饼
2024-06-04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尤甚。——袁枚 每个喜欢吃的人,不一定很懂得生活;但懂得生活的人,一定很喜欢吃。味蕾都是有记忆的,好的味道即使穿越几百年,依然可以打
迁徙的记忆,研磨的美味
2024-06-04“八月十五呀嬲月华,阿哥买饼就妹煮茶,食哥月饼甜到肚哦,食妹细茶开心花咯。”小时候跟在奶奶身后,她常常哼着这首山歌,而歌中提到的“细茶”不是茶水,而
上党民间社火 最狂欢的民俗盛宴
2024-06-02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西北地区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文艺活动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
中国第一虎 山西布艺黎侯虎
2024-06-01黎侯虎集观赏、收藏、馈赠于一体,有鲜艳绚丽的表现力,又有纯朴的乡村气息。历经数千年岁月的更迭、风雨的洗礼,呈现着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国人质朴的民风。 目光
运城绛州剔犀 乌间朱线漆里芳华
2024-06-01“剔犀,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或乌间朱线,或红间黑带,或雕黸等复,或三色更叠。其文皆刻剑环、绦环、重圈、回文、云钩之类。纯朱者不好。” ——
民间柳编记忆编进柳条里
2024-05-31小板凳,腿儿短, 爷爷坐上编花篮。 新柳条,白闪闪, 又细又长又绵软, 左一编,右一编, 编的花篮真好看。 ——儿歌《编花篮》 在我的记忆中,时常会
民间剪纸艺术的灵魂是什么
2024-05-31剪上生“花”——花样美花样有新旧因需而调整 剪纸作品以各种精美的花样,如人物、动物、花草、鱼虫等组成。成为剪纸艺术表现的基本“语言&rdqu
晋中寿阳竹马戏 竹马道具也传奇
2024-05-30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竹马”曾是人们意象中两小无猜、美好童年的独特符号,从简易的竹马游戏到生动的竹马戏,竹马一直是快乐生活
阳泉跑马排纪实 三国遗风古寨传
2024-05-30石头寨里锣鼓急,青石街上人鼎沸, 元宵佳节同欢乐,千载传承跑马会。 “宁肯一夜不睡觉,也不能误了灯官断案跑马看热闹。”地处晋冀咽喉太行深处娘子关下的古
戏曲飘过长城边堡
2024-05-29戏曲是一个村庄的荣耀和脸面,也是一个村庄的精灵。在乡间村村都有寺庙,有庙就有戏台,寺庙和戏台那是村庄对自然和天地的敬畏,戏曲从古老的礼乐而来,在寺庙前的戏台上唱戏,既娱
贾村赛社:国家非遗文化的“活化石”
2024-05-29长治市潞城区翟店镇贾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也是潞城区翟店镇的第二大村,地处潞城区西南,紧邻长治市潞州区至潞城区的潞阳大道,交通十分便利。据1974年在贾村村南发掘的古墓碑
延续千年的尉村跑鼓车
2024-05-29随着鼓点越来越紧,鼓车越来越快,风驰电掣,两辆鼓车如同两列沉重的列车轰隆轰隆从身边驶过,在这悠久历史的晋南古村上又响起了千年不变的熟悉声音。 帝尧之都,锦绣襄汾。襄
传统村落建戏台要举行打台仪式
2024-05-28旧时新建的戏楼、戏院、会馆、庙台等,首场演出的戏班,都要举行“破台”的祭礼。如果演戏时出了大事故,死了人,也要破台。戏业人称台口朝南、朝东的戏台为“
新时代的鼓舞——晋南威风锣鼓
2024-05-27穿越更迭的历史风尘,站在180万年前的晋东南土地上,人类的第一支火种在这里点燃,从此,击鼓耕田,世代劳作!鼓声雄浑里,人类的黄河文明从这里起源,在华夏的人文始祖尧舜时期,在这片
茶盏中的农耕移民文化
2024-05-27到山西长治市屯留区人家做客,无论造访时间为何时,不论主家的家境如何,主人定会拿出一把大水壶打火烧水。一把泥壶与数只茶盏“候”在桌上,直等到大水壶口吐着热气
妙手巧剪塞上风 ——浅述朔州民间剪纸
2024-05-26窗户上没有鲜艳的窗花,一个春节便过得暗淡无光;白墙上没有大红喜字,婚礼就不算喜气洋洋;大门上没有端午公鸡,谁来守护我们的门庭?肃穆沉痛的悼念现场,没有纸扎、纸幡、纸钱,我
中国春节说庙会
2024-05-25历史云烟转眼即逝,如水,如风。而我们民族文化传统却生生不息,一直存活在千百万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民间庙会等社会形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庙会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