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开辟乡村振兴新赛道
体育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
体育旅游的定义及特征
体育旅游是将体育运动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以体育运动为核心,通过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和参观游览等形式,满足人们健康娱乐和旅游休闲的需求,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这一旅游模式具有多样性、参与性的特征。体育旅游涵盖了传统以及现代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高尔夫球、滑雪、潜水、攀岩等,这种多样性既满足了不同游客的体育偏好和体能要求,还使体育旅游能够根据季节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展现出多变的形态。在热带海岛地区,冲浪和潜水等水上运动成为主流;在寒冷的山区,滑雪和登山则深受游客喜爱。参与性是指游客在体育旅游中不仅是观众,更是参与者,能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乐趣与挑战。以马拉松或自行车长途骑行体育比赛为例,在比赛过程中游客不仅能欣赏沿途风景,还能体验到与其他参与者共同克服挑战的团队精神和成就感。
体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关联
体育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利用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及自然景观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具体而言,乡村地区丰富的民俗活动和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赛、传统武术展示、民间舞蹈等成为体育旅游的重要内容,游客在参与这些体育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并体验到当地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这种以体育旅游为载体的文化传承实质上是对乡村文化的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有效地加深了乡村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此外,体育旅游的发展也推动了乡村地区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体育旅游活动如山地徒步、骑行探险等是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种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强调了对自然景观的最小干预并倡导游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还有助于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进而能够促进乡村地区整体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
集体运动与文化体验结合模式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将体育活动作为载体,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利用文化的展示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以此来推广当地的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怀化市的多个乡村拥有自然风光与文化资源,如“八百里雪峰”和“千里沅江”的壮观景致、深厚的“五溪文明”历史底蕴。基于这些资源,怀化市推出了“雪峰户外运动”“五溪田园休闲”“多彩民俗风情”“休闲度假露营”及“动感酷玩赛事”等五大文旅体融合精品线路。其中,“雪峰户外运动”不仅让游客在参与登山、徒步等体育活动时享受到雪峰山脉的自然美景,还能在解说和导览服务中了解到这一地区的地质历史和生态价值;“多彩民俗风情”线路让游客在参与当地传统节庆活动和民族体育项目(如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歌唱对决)中,增进对这些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欣赏;“UBK球王赛”等现代体育赛事也被引进旅游景区,赛事的举办既为游客提供了新的娱乐项目,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旅游收入。
生态体育旅游开发模式
生态体育旅游开发模式是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体育旅游项目,以达到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生态体育旅游活动包含了对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措施,设置了生态保护区以及限制活动的区域,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同时,生态体育旅游还特别强调了体验的原生态和真实性,即活动多设计为小规模和高质量的体验,以使游客在不扰乱自然状态的情况下真正体验到自然环境的原貌,成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和支持者。
农业与体育旅游融合模式
农业与体育旅游融合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环境中融入体育活动的一种创新旅游开发模式,是利用农业的传统资源——土地、水源、作物以及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元素——农业科技园、生态农场等举办各种体育活动,旨在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村生活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综合旅游环境。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性,即打破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的界限,引入了体育元素,游客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能够直观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以及参与收获、种植等农作活动。同时,农业与体育旅游融合模式在设计时还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避免了大规模的建设或对土地的过度开发。体育活动的开展会设置特定的路径进行骑行或跑步,确保不干扰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并且农民可以通过提供体育旅游服务,如导游、培训、装备租赁等开辟新的收入来源,从而增强农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体育旅游对乡村经济的贡献
促进地方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增长
在促进地方旅游收入增长方面,体育旅游活动的引入可显著提高游客对目的地的吸引力。一些自然风光优美的乡村地区,当地政府和企业常常会组织独特的体育活动如山地骑行、徒步探险、冲浪等吸引寻求特定体育体验的游客群体,这些活动的开办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指导,游客在参与这些活动时需要租赁或购买相关的装备,从而直接增加了旅游地的经济收入。此外,体育旅游活动的举办还能有效延长游客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从而促进旅游收入的增长。游客在参加完比赛或体验活动后,多会选择在当地停留几天以休息恢复,这种延长的停留直接增加了住宿、餐饮和交通等相关服务行业的收入,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综合收入。同时,体育旅游活动的增多,对相关服务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直接促进了当地就业市场的繁荣。为了支持和维护各种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包括活动策划人员、教练、安全员、后勤支持人员等,这些岗位由当地居民担任,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游客数量的增加也促进了当地的住宿、餐饮、交通和零售业的扩张,新兴的住宿形式如民宿、露营地也会因应体育旅游者的特殊需求而发展,这些都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提供服务,这种就业机会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加速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改善
体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才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游玩体验。其中,交通设施直接影响到游客的到达便利性和旅游体验。为了方便游客参与山地自行车、徒步等远离城市中心的体育活动,乡村地区需要修建或改善道路、桥梁、标识系统以及更衣室、洗手间、指示牌等,以此来提高游客在活动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为了支撑体育旅游活动,乡村地区也会增设一系列服务设施,如紧急医疗服务、信息服务中心以及专门的旅游咨询站点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帮助乡村地区吸引更多的游客、举办更多的体育旅游活动,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服务设施方面,远足、皮划艇和自行车比赛等活动对住宿和餐饮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地区为了满足体育旅游者的需求,必须提供更为舒适和多样化的住宿选项,这带动了特色农家乐、生态木屋或露营地的发展;餐饮服务也需根据体育旅游者的饮食偏好提供健康、营养、凸显本地特色的餐饮服务,提升游客的整体满意度和重游率。此外,乡村地区还需提供更专业的导游服务和活动策划,进一步改善游客的活动体验、提高游客对乡村地区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认知。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当地需要培训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人员。体育旅游不仅促进了乡村地区服务设施的改善,更推动了服务行业的整体升级和专业化,从而为乡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推动相关产业链和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在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高尔夫、马术运动、各类农田比赛等新的体育活动项目的引入为乡村地区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特定的场地和设施,如高尔夫球场、马术俱乐部或专门的比赛场地,这些设施的建立和运营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吸引了外地投资,进一步激活了地方经济。同时,体育活动管理、体育旅游营销、体育赛事直播等专业服务的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促使当地教育和培训机构开设相关课程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随着服务业的增长,地区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增长点更加多元,整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此外,乡村地区通过举办地方特色民族体育比赛、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展示等能够塑造独特的地区形象,吸引特定目标市场的游客。这种品牌效应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到访率,也增加了地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且随着品牌影响力的增强,相关的商业活动如纪念品销售、地方特产加工等也随之增长,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商业繁荣。同时,地方文化与体育结合的独特展示也有助于提高地区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和国际资本,体育旅游因此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
体育旅游的政策环境支持
政策驱动与资金支持
2016年,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及《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政府已明确提出将体育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领域。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民众的健康娱乐方式,还能有效拓展旅游和体育产业的消费空间,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为此,政府提供了初始资金支持、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政策的具体实施细节在《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该指导意见强调要构建一个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涵盖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多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以鼓励地方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同参与体育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开发,从而促进体育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此外,《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以及要“坚持消费引领,培育主体”的策略。其中“市场主导,政府扶持”旨在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能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健康发展,政府的介入是为了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消费引领,培育主体”是通过激发消费者需求,引导企业创新服务和产品,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进而加速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改善
《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和《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推动体育旅游消费,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这些政策指导下,体育旅游被视为产业发展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来说,体育旅游的发展促使政府和私营部门投资体育公园、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等各类体育设施的建设。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服务体育旅游活动,同时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此外,随着体育旅游需求的增长,旅游信息中心、游客中心、休息区等服务设施也相继得到完善和增设,这些都直接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游客满意度。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也提到要促进“商旅文体跨界融合”,即将体育旅游与文化、商业等其他产业相结合以丰富体育旅游的内涵、促进地方文化特色的展示和区域品牌形象的形成。2018年在海南举办的“全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及随后发布的《2018中国体育旅游发展报告》就强调了体育旅游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形象方面的作用。体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旅游接待、餐饮服务、土特产销售等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体育旅游的推广还提升了民众对体育文化的认知和参与,扩大了体育消费市场,从而为构建体育强国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基础。
体育旅游作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力量,其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不可忽视。体育旅游通过扩大消费、提升服务质量和促进相关产业链发展等显著增强了乡村地区经济活力,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因此,为了将体育旅游的积极效应最大化,政府与私营部门应继续加强合作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实现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的全面繁荣与长远发展。
编校:陈亚丽
网络:吴飞飞
监审:侯欣怡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