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奋进不止 活力西谷庄——记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小南头街道西谷庄村

时间:2025-10-15 09:42:07来源:本刊编辑部 文字:和羽楠

  西谷庄村是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小南头街道下辖的行政村。昔日“晋北解放第一村”的荣光犹在,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西谷庄村再度勇立潮头,担当起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西谷庄村牌楼

  智慧农业为西谷庄村的农作物产量提升开辟了新的途径;林下经济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道路;文旅经济则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为乡村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西谷庄村正全力以赴,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北斗+智慧农业”吹响农业增产号角

  沃野藏金,数智兴农。西谷庄的农田里迎来送往,旧设备退场,高科技登台,“北斗+智慧农业”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及时雨”,让“土疙瘩”里开出了“致富花”,昔日平凡的土地,在科技的灌溉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西谷庄村切实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通过积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步伐,以科技赋能农业,使农田数字化管理蔚然成风。

“北斗+智慧农业”助力马铃薯种植

  2024年,大同市承担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试点任务。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农业变革中,西谷庄村脱颖而出,成为优先试点,肩负起实施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重点项目——千亩加工型马铃薯试点种植的重任,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西谷庄村农业示范园区,积极引进全新的马铃薯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具有更高的抗病虫害能力,而且产量较传统品种有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在“北斗+智慧农业”的助力下,西谷庄村马铃薯的种养技术全面升级,无人机飞防以及精准施肥等先进技术精准发力,让马铃薯的田间管理变得高效而有序。


西谷庄村缸坊公园

  八月是马铃薯开花的时期。在绿叶映衬下,一朵朵马铃薯花竞相绽放,汇聚成一片绚烂的花海,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那生机勃勃、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成为西谷庄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待到九月中旬,全新品种的马铃薯经过漫长的孕育终于迎来了收获时节,这些马铃薯不仅个头饱满,色泽鲜亮,而且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村民们看着这些丰收的果实,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深知,这不仅仅是马铃薯的丰收,更是“北斗+智慧农业”的胜利。

玉米种植采用智能化操作系统

  在科技助力下,西谷庄村的玉米种植同样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与马铃薯一样,玉米种植也率先在品种上下功夫,试点田全部使用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紧凑型密植品种“先玉1483”,为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北斗+智慧农业”为西谷庄村玉米种植带来了智能化操作系统。新品种与高科技的双重赋能,有力推动了西谷庄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幅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北斗系统覆盖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引领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依托“北斗+智慧农业”,西谷庄村的农机设备配置上了“智慧大脑”。新加装国产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在播种等环节大显身手。北斗系统通过精确的定位能力,实时获取精确的经纬度和高度数据,严格把控播种效率与精准度,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

  播种时,农民只需根据预设的种植方案,提前设定好播种路线和间距参数,北斗系统就能引导拖拉机在田间笔直行驶,确保每一粒玉米种子都能按规划精准落入土地,大大提升了农田的播种效率。西谷庄村还全新购置了多台大功率播种机,试点田全部实现高精度北斗导航无人播种作业,标志着西谷庄村在智慧农业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实现智慧农业的系统化管理

  借助物联网设备,西谷庄村成功实现了智慧农业的系统化管理,能够全方位监测气象、虫害、土壤及安全状况。以智能化灌溉为例,通过互联网调控,智能灌溉设备能够精准锁定田地区域,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反馈的数据,系统即可自动规划出最优化的灌溉路线和水量分配方案。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田地的干旱区域得到充足水分,又能避免过度灌溉,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使村民彻底告别了浇水难题,灌溉工作变得更加科学且高效。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植保防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过去,村民依靠人工喷洒农药,使用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进行作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农药喷洒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甚至可能引发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如今,在西谷庄村的农田上空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情景。

  在北斗系统的精准导航下,无人机开展高效作业。仅需预设飞行区域和喷药参数,无人机就能依据北斗定位,按照既定路线在农田上空穿梭飞防,均匀地喷洒农药,确保每一株农作物都能得到有效防护,同时避免了重复喷药和漏喷现象,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植保防控模式。可以说,科技进步实实在在地惠及了西谷庄村的村民。

  科技助农,实现了从种植到收获的全流程覆盖。在收获季节,装有北斗系统的联合收割机是村民收获粮食的得力助手,被村民们赞誉为“香饽饽”。通过北斗系统远程操控,收割机能够高效精准地进行收割,大幅度减少了收割过程中的损耗。同时,智能测产设备实时记录产量数据,为后续的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农业生产日益科学化,西谷庄的村民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助农所带来的诸多益处。


西谷庄党群服务中心

  经测产显示,西谷庄村试点玉米产量大幅提升,“北斗+智慧农业”为农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增强了西谷庄村民的信心。

  在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上,西谷庄村“北斗+智慧农业”项目吸引了众多专家评委和各省相关部门的关注,大家纷纷前来观摩,赢得了广泛赞誉。西谷庄村犹如璀璨新星,在众多乡村中脱颖而出,被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推介为2024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如今,西谷庄村已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智慧农业模板,其高科技智慧农业技术已在平城区广袤的农田上落地生根。

  2025年,西谷庄村将继续探索智慧农业的无限可能,不断挖掘科技兴农新路径,以“产业旺”促“乡村兴”,积极谋求转型升级,借助数智化手段惠及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林下经济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西谷庄村成功引进了林下养鸡这种新型种养模式。该模式不仅颠覆了村民对传统种养模式的固有认知,更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从最初的迟疑观望,到现今村民们的踊跃参与,“林下经济”犹如一颗新星,熠熠生辉,成为西谷庄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踏入西谷庄村林下土鸡场,只见一群群“散步鸡”穿梭于林间悠然觅食,时而低头探寻,时而欢快奔跑,一幅以林养鸡、以鸡促林的和谐生态图景跃然眼前。

  近年来,西谷庄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致力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努力在拓宽村民就业渠道等方面探寻新路子。经过深入调研与思考,西谷庄村敏锐地捕捉到自身的发展优势——南麓生态林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和广阔的林下空间。在确定发展方向后,依托林下空间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新产业,成为西谷庄村探索林下经济的关键一步。

  当地林下散养的“生态鸡”以天然虫草为食,在林间自由生长。而鸡粪则转化作滋养林地的天然肥料,反哺着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鸡群在林间活动,有助于疏松土壤,促进林木生长;而林地的植被又能吸收鸡群产生的部分有害气体,改善空气质量。一个“以林养鸡、以鸡促林、林鸡共生”的生态循环系统悄然形成,这种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西谷庄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更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西谷庄村第一批养殖2 000只鸡,日产蛋150斤(75千克)左右,月产蛋4 600斤(2 300千克)有余,年产蛋量达31 500斤(15 750千克)左右,鸡蛋价格约为12元/斤(24元/千克),销售额约为37.8万元。西谷庄村预计第二批养殖4 000只鸡,总计6 000只。这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见证了西谷庄村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2025年,西谷庄村将进一步有序扩大林下经济养殖规模,让林下财富持续增长。

  西谷庄村通过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养殖业,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更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例如,土鸡场它为西谷庄村提供了两个稳定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难题。此外,林下养殖模式从根本上摒弃了人畜混居的传统落后方式,推动了农村传统养殖方式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西谷庄村的林下经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奏响乡村振兴的“致富曲”,朝着优质、高效、健康方向稳步前行。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经济新画卷

  西谷庄村是“晋北解放第一村”,村牌楼上醒目的大字,让人不由感慨此地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从“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再到民宿经济的蓬勃兴起,西谷庄村巧妙布局,成功走出了一条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让文旅经济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近年来,西谷庄村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紧扣“和美”二字做足文章。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均被打扫得整洁如新,街边的垃圾桶整齐排列,墙壁也粉刷一新,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一系列举措,既为村民营造了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又为文旅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功实现了绿色生态与文旅经济的深度融合。


西谷庄村林下土鸡场内正在觅食的“散步鸡”

  为进一步丰富乡村文旅资源,西谷庄村精心打造了缸坊公园,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大型电子屏的引入让乡村乘上了“智慧快车”,村民可以实时获取各类信息。在缸坊公园旁,一座占地广阔的特色民俗体验基地拔地而起。走进民俗展馆,一件件农耕器具整齐陈列,生动展现了晋北地方的人文风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老物件不仅留住了村民的记忆和乡愁,更助力西谷庄实现转型,完成了从红色地标向乡土文化地标的转换,使得乡村文旅资源更加多元化。

  西谷庄村缸坊公园内的特色陈列引人入胜,村内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这里,景致宜人,佳木葱茏,草繁叶茂,宛如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古朴的凉亭点缀在葱郁之间,休闲步道蜿蜒伸展,村民们闲暇时漫步其中,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此外,村里还建有一处便民浴室,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在这里,淳朴的民风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4年,大同市群众文化活动小南头街道西谷庄村运动会如期举行,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限活力。在人民舞台上,村民们各展风采,活力四射,她们以灵动的舞姿和幸福的笑容,展现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群众文化活动不仅释放了村民的激情,也点燃了西谷庄村乡村文旅发展的希望之光。

  随着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西谷庄村的经济格局中涌现出新的增长版块——民宿经济。缸坊印象民宿凭借其独特的风格与无微不至的优质服务在众多民宿中脱颖而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让游客留得住”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西谷庄村乡村文旅发展的真实写照。西谷庄村积极鼓励村民融入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大潮,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努力为村民开辟增收新途径,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共享文旅经济发展的硕果。


西谷庄村的文艺汇演

  西谷庄村正依托智慧农业的科技赋能、林下经济的生态巧思、文旅融合的创意点睛,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经济新画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全体村民正昂首阔步,迈向新生活!

  终审:魏文源

  监审:焦慧玲

  编校:冯莉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主办: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  《村委主任》杂志社      投稿邮箱:cwzrtg@163.com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7099359、3128819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