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绛州剔犀 乌间朱线漆里芳华
2024-06-01“剔犀,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或乌间朱线,或红间黑带,或雕黸等复,或三色更叠。其文皆刻剑环、绦环、重圈、回文、云钩之类。纯朱者不好。” ——
民间柳编记忆编进柳条里
2024-05-31小板凳,腿儿短, 爷爷坐上编花篮。 新柳条,白闪闪, 又细又长又绵软, 左一编,右一编, 编的花篮真好看。 ——儿歌《编花篮》 在我的记忆中,时常会
民间剪纸艺术的灵魂是什么
2024-05-31剪上生“花”——花样美花样有新旧因需而调整 剪纸作品以各种精美的花样,如人物、动物、花草、鱼虫等组成。成为剪纸艺术表现的基本“语言&rdqu
晋中寿阳竹马戏 竹马道具也传奇
2024-05-30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竹马”曾是人们意象中两小无猜、美好童年的独特符号,从简易的竹马游戏到生动的竹马戏,竹马一直是快乐生活
阳泉跑马排纪实 三国遗风古寨传
2024-05-30石头寨里锣鼓急,青石街上人鼎沸, 元宵佳节同欢乐,千载传承跑马会。 “宁肯一夜不睡觉,也不能误了灯官断案跑马看热闹。”地处晋冀咽喉太行深处娘子关下的古
戏曲飘过长城边堡
2024-05-29戏曲是一个村庄的荣耀和脸面,也是一个村庄的精灵。在乡间村村都有寺庙,有庙就有戏台,寺庙和戏台那是村庄对自然和天地的敬畏,戏曲从古老的礼乐而来,在寺庙前的戏台上唱戏,既娱
贾村赛社:国家非遗文化的“活化石”
2024-05-29长治市潞城区翟店镇贾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也是潞城区翟店镇的第二大村,地处潞城区西南,紧邻长治市潞州区至潞城区的潞阳大道,交通十分便利。据1974年在贾村村南发掘的古墓碑
延续千年的尉村跑鼓车
2024-05-29随着鼓点越来越紧,鼓车越来越快,风驰电掣,两辆鼓车如同两列沉重的列车轰隆轰隆从身边驶过,在这悠久历史的晋南古村上又响起了千年不变的熟悉声音。 帝尧之都,锦绣襄汾。襄
传统村落建戏台要举行打台仪式
2024-05-28旧时新建的戏楼、戏院、会馆、庙台等,首场演出的戏班,都要举行“破台”的祭礼。如果演戏时出了大事故,死了人,也要破台。戏业人称台口朝南、朝东的戏台为“
新时代的鼓舞——晋南威风锣鼓
2024-05-27穿越更迭的历史风尘,站在180万年前的晋东南土地上,人类的第一支火种在这里点燃,从此,击鼓耕田,世代劳作!鼓声雄浑里,人类的黄河文明从这里起源,在华夏的人文始祖尧舜时期,在这片
茶盏中的农耕移民文化
2024-05-27到山西长治市屯留区人家做客,无论造访时间为何时,不论主家的家境如何,主人定会拿出一把大水壶打火烧水。一把泥壶与数只茶盏“候”在桌上,直等到大水壶口吐着热气
妙手巧剪塞上风 ——浅述朔州民间剪纸
2024-05-26窗户上没有鲜艳的窗花,一个春节便过得暗淡无光;白墙上没有大红喜字,婚礼就不算喜气洋洋;大门上没有端午公鸡,谁来守护我们的门庭?肃穆沉痛的悼念现场,没有纸扎、纸幡、纸钱,我
中国春节说庙会
2024-05-25历史云烟转眼即逝,如水,如风。而我们民族文化传统却生生不息,一直存活在千百万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民间庙会等社会形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庙会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它集
与泥共舞的莲
2024-05-25穿过开满鲜花的小径,一座幽静的四合院出现在眼前。 “嗞——嗞——”耳畔隐隐传来机器转动的声音。循声望去,有门大开,一个精神矍铄的老
水烟枪
2024-05-24过去的农村,抽烟都是抽自己种的小兰花,富裕的会抽水烟。面高人抽水烟十分讲究,尤其是烟具,和南方人的竹筒烟袋是没法相比的。小雪过后气候渐冷,村里自己养羊的人家就开始宰羊
剪纸
2024-05-24山西地处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民间剪纸艺术分布于各地,从风格上说,基本上分为粗犷、质朴的单色剪纸和婉约的柔丽的彩色染刻纸两大类。前者遍布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
骡驮轿
2024-05-24骡驮轿是一种流行于山西朔州平鲁一带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婚俗迎娶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花轿。骡子要经过精挑细选,必须训练有素、体质壮、毛色好。骡驮轿的花
炕围画
2024-05-24山西平鲁下面高乡属高寒地带,农村家家户户都用火炕取暖御寒。炕上的墙面极易脱落起皮,经常蹭脏衣物被褥。于是人们先以刷墙所用的白土调以胶水,在环坑的墙上涂一高约二尺的&l
下面高村庙会
2024-05-24庙会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当地市集的一种
面塑
2024-05-24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花馍”等。各地叫法不一,形态各有特点。它们大都出自山西农村乡镇家庭妇女之手,以面粉为原料
针绣
2024-05-24针绣,又名“刺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
下面高踢鼓秧歌名扬千里
2024-05-24踢鼓秧歌是北方群众喜爱的民间活动,在山西朔州城区、平鲁、山阴、应县、怀仁、神池,内蒙古的丰镇、集宁等县的乡镇最为盛行。 下面高村踢鼓秧歌历史非常悠久,踢鼓秧歌最早起
阖家团圆 喜迎中秋
2024-05-24八月十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平鲁区下面高乡人特别重视,不论天南海北,凡有条件,村里面的人都会跨越千山万水,不辞辛苦回到自己家乡,与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儿女、周边的亲人相聚家中
八音会传八方
2024-05-24平鲁区下面高乡花圪坨村八音会,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娱乐形式。古时,八音会的作用主要是祭神告庙,民间闹社火,过年闹红火。如今,人们在举行各种庆典
鲜为人知的朔州面高喜唠
2024-05-24朔州市的平鲁区为县改区,东面有个乡原来叫下面高公社,纵贯南北的马营河把这个公社分成两大区域——河西区和河东区。河西区煤炭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