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端午顶鸡蛋

时间:2024-06-07 20:08:57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文字:王斯维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苏轼的一首《六幺令·天中节》把端午节的缘起、风俗描述得活灵活现。词中有景,景色如画,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儿童臂上缠绕的辟邪符、门楣上悬挂的艾草、菖蒲剑;空中风筝漫舞,大人对酒当歌,湖上擂鼓阵阵、龙舟竞发,哪个不是美轮美奂?但再想到怀王之昏、秦国吞楚、屈原投江,又不免让人深感悲怆。


绿油油的粽叶

  苏轼把宋代的端午节描绘得热闹壮观,又把家与国事表述得尤为沉重。这可能与他的地位、情怀有关,毕竟苏大学士是当朝重臣,格局和情怀都宽阔高远。

  而我的端午节就没有那般的诗情画意了,更多的是顽皮、淘气和小恶作剧,满是幼时的祷盼与快乐。

  北方的端午节也挂艾草、菖蒲,吃粽子、煮鸡蛋或是咸鸡蛋。我们那边的粽子不像南方的粽子有大肉、蛋黄、腊肉、火腿等多种馅料可选,只是单一的江米。江米白粽子也很好吃,剥开蘸上白糖或再放一小勺猪油,甜腻腻、糯唧唧,口中满是青叶的味道,香甜无比。如果想让粽子口味更为丰富,还可放入几颗红枣。粽叶是苇子叶,两指多宽,碧绿碧绿的。北方粽子多数呈三角形,不像南方有四角、枕头抑或是粗粗圆圆像个筒子般的大粽子。东北包粽子用的是生长在沟渠溪边的马蔺草,叶如丝条,宽有半个小拇指,长约一尺半,而且韧性好,在农村,多用于捆扎秧苗,城里卖菜的乡下菜农也用它来捆菜。东北人包粽子时,会把翠绿的粽叶围成一个兜,装入江米,再用马蔺草叶缠绕起来,挽个扣,把粽子勒得紧紧的。这是个技术活,扣结不好,煮的时候就有可能把粽子煮散。有一次我母亲就是没有包紧,结果煮出一锅稠乎乎的糯米粥来。

  通常在端午节的前几天,父亲就会骑着老白山二八大杠自行车,去于洪那边的郊区摘一捆艾草回来,分给邻居老丁家大姑、对门杨姥家一些。家家喜气洋洋地把艾草挂在门上。艾草会挂很长时间,即使变得干枯,也不会被丢掉。初秋时,蚊子爆多,喷水打湿艾草,再搓成火绳入夜点上,就可以起到驱蚊的效果。


包粽子

  东北鸭蛋少,一般过了清明,家家户户都会买回一些鸡蛋,洗干净了装入坛子里腌上,端午节时拿出来,点上颜色,再和粽子及普通鸡蛋一起煮熟。

  到了端午节那天,母亲会把煮好粽子、鸡蛋、咸鸡蛋都捞出来,放在大盆里,再用自来水泡上。在煮鸡蛋还有余温时拿出来,在我的额头、浑身上下来回滚动,这一做法叫做“滚病”,寓意一年之中不再有什么病灾,现在想起来,可能与喝雄黄酒的意义一样吧,虽然我们那边没有雄黄用来泡酒,也没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但“滚病”这种仪式却是端午节必须要做的,滚完病的鸡蛋就可以吃掉。

  端午节的鸡蛋还引发了我和发小小戈好几年的争斗。那时没有洋鸡蛋、土鸡蛋、笨鸡蛋、虫子鸡蛋的概念,都是散养母鸡下的蛋。所以在我们那边有一句顺口溜:铁岭的葱、开原的蒜、法库的红皮大鸡蛋;葫芦岛的螃蟹、辽河的虾、鞍山的南果梨顶呱呱!我称呼小戈的姥姥为杨姥,她在楼前搭了个小棚子,养了几只老母鸡,每天将猪骨头粉、贝壳粉拌到剁碎的青菜帮子里喂鸡,这些老母鸡也对得起杨姥的精心饲养,每天都会下好几个红皮大鸡蛋,因此,他们家从来没缺过鸡蛋。


新鲜的粽叶

  那时候过端午节,我们小孩也有自己的仪式,就是在吃滚完病后的鸡蛋之前先顶鸡蛋。顶鸡蛋是我和小伙伴们最重要的端午仪式,甚至比吃鸡蛋还重要。那时我们都十岁左右,每年端午节时都会在家里挑选一个最大的红皮鸡蛋,用鸡蛋的小头对着另一个鸡蛋的小头用力顶一遍,吃掉顶坏的鸡蛋,再将没顶破的鸡蛋揣在兜里出去跟小伙伴顶,谁的鸡蛋破了就算输,输家要给赢家一些诸如烟纸、糖纸、玻璃球或是一个鸡蛋等小物件。我嘴馋,最喜欢的就是鸡蛋,要是输了,会懊恼好几天。因为杨姥家养鸡,家里的鸡蛋多,而且个个都是红皮大鸡蛋,每次跟小戈顶鸡蛋,我基本都会输,而这个游戏又只在端午节当天有效,所以在两次顶鸡蛋比赛中失利的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在家里千挑万选出来的“大将军”被小戈笑眯眯地塞进嘴里,内心尤为难受。

  终于有一天,看到隔壁乔叔家砌墙的地上堆了一堆水泥,我灵机一动,跑到厨房挑了一个大红皮鸡蛋,轻轻在鸡蛋大的那一头磕破一点点,然后把生鸡蛋液使劲吸进嘴里,一股滑唧唧、腥味极重又黏稠的东西窜进喉咙,随即噎了一下,便将剩余蛋液一股脑倒入。之后,我拿着空鸡蛋壳到乔叔家院里抓起水泥灌入鸡蛋壳里,回家后把沉甸甸的水泥鸡蛋藏在床底的角落,天天盼着下一个端午节早点到来。


三角粽

  谁知道第二年春节刚过不久,小戈就跟他父母一起下乡插队了,我懊恼极了,想哭又哭不出来。小伙伴走了,以后我跟谁玩呢,不顶鸡蛋了还不行吗……

  又到一年端午节,小戈跟他母亲回家看望杨姥,给我带了两只小兔子还有一筐红皮大鸡蛋……

责任编辑:张嘉琦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