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体育事业让广袤乡村活力澎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村BA”作为一种新兴的乡村体育文化活动,逐渐成为推动乡村体育事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形式。文章首先阐述了贵州“村BA”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了贵州“村BA”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问题,接着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村 BA”发展的纾解路径,最后总结了“村 BA”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的启示,希望给乡村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在2022年7月,“村BA”这个网络热词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兴起,因为这场比赛举办场地在农村,比赛是由村民组织,参赛者主要由村民组成,场上的比赛状况激烈,球员之间攻防有序,场外球迷热情高涨,这场一年一度的篮球比赛在短视频的助力下火爆全网,而网友们则参照“NBA”“CBA”的命名规则,亲切地称这场比赛为“村BA”。这场体育赛事真正地做到了全民积极参与,激发了老百姓的认同感,有效地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机团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因此,在我国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表现。
贵州“村BA”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体育对农民身体与心理的促进作用
“村BA”的爆火不仅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家喻户晓,更是让大众对体育运动更加重视起来。“村BA”作为一项集体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新型农村体育项目,这几年来助力台盘村形成了一个健康的体育环境,增强了村民的体育健身意识。长期以来,不少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把田间劳动看作是一项运动,认为花时间去特地参加体育运动是完全没有必要。由于缺乏必要的运动和健康常识,一些农村群众认为务农活动与散步等形式的体育锻炼效果是一样的,不需要专门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认知等的差异造成了农村体育需求信息不精准。此外,农村存在空心化问题,农村的常住人口主要是中老年人和儿童,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再加上他们获得体育信息的途径比较狭窄,不能对体育活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因此很难培养出正确的体育理念,这就造成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不高。通过“村BA”的开展,能够让更多的村民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村BA”比赛期间,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自己的运动时长以此来缓解疲劳。由于农村地区的劳动方式比较辛苦,这场篮球比赛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调节自己的身体节奏,通过参加运动来提高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身体素质。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推进全民健身可以为乡村注入活力,而开展全民健身也需要乡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要发展,首先要使乡村群众可以健康发展,补齐相关促进乡村群众健康的政策短板,加强健康卫生行动的宣传和执行,倡导文明的健康生活习惯。同时也要把“治已病”观念慢慢转变为“治未病”,融入乡村群众思想中,让其在心中认同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乡村的建设离不开乡村群众健康的身体。乡村体育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对乡村居民的身心健康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能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这既有利于提升乡村居民的素质与创造力,也能让其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与生活幸福感。
体育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
体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体育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文化、产品等不同层面的价值,成为其溢价与增值的无形资产。这对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夯实乡村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乡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使乡村经济发展呈现出衰退的态势。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体育旅游因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潜在的市场前景,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点。这不但给乡村带来了大量的旅游收益,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乡村地区举办体育赛事,本地人会热情参加,外地游客也会被深深吸引,蜂拥而至。乡村地区通过出售相关纪念品,既能为地方创收,又能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从而提升地方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体育对乡村文化的宣传作用
把体育和环境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既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能够实现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双重丰收。除此以外,乡间民俗体育运动的不断推动与发展,很好地弘扬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上的整体振兴。历史发展到今天,体育运动的传承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传承,它还包含着对传统文化、价值观以及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传承。“村BA”这样的赛事就体现了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恰恰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所要弘扬的正能量。
贵州“村BA”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问题
村民参与体育赛事存在积极性不高问题
首先,村民往往忙于农事生产或外出打工,时间精力有限,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赛事。其次,农村体育活动缺乏规范化、制度化,宣传与组织不力,致使农村居民对体育活动缺乏认识,参与途径单一。农村体育活动形式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的村民需要,影响了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广泛性。最后,由于资金问题,导致体育场地和设施简陋,无法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影响村民参与的意愿。
乡村体育资源和资金限制导致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
要开展“村超”和“村BA”等群众体育活动,必须要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然而,目前一些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这给相关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举办高质量的赛事需要一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用以场地设施的改善、赛事宣传推广、球员训练和发展等方面。一些地区资源短缺和资金不足的问题,限制了“村BA”等相关体育赛事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乡村体育管理制度的问题
随着“村BA”的知名度提高和规模扩大,赛事的规范性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比赛的组织、裁判的专业水平、规则的统一和执行、观众的观赛素质等方面可能存在问题。“村BA”没有经过中国篮球协会的审批,也使得赛事的规范性受到质疑,一些圈内篮球媒体人担心比赛的公平性以及球员在场上的安全性等问题。例如,此前在台盘村举办的一场“村BA”比赛中,两队因不满判罚尺度而导致动作过大,最终双方爆发冲突,甚至出现球员追打对方球员的闹剧。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 BA”发展面临问题的纾解路径
创新乡村体育赛事项目,增强农民参与运动意识
通过在广大乡村地区开展体育比赛,以此来提高村民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改善村民的身体素质,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共同健康发展。首先,要对乡村的体育项目进行创新,要与村民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地组织村民篮球赛、村民广场舞大赛、赛龙舟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使广大群众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其次,我们要学会运用互联网等媒介,扩大活动的传播范围,使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最后,可以通过举办相关体育讲座、分发体育赛事传单等体育宣传活动,培养村民的体育观念,增加他们对体育健康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
增加政府与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乡村体育的关键步骤,也是为“村超”和“村BA”等活动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建设和完善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拨款、贷款、社会募集等方式筹集资金,确保赛事资金来源的稳定和充足。第二,完善场地基础设施。对场地面积、场馆设施、器材装备等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建设符合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等运动场地,为村民提供更好的体育活动条件。第三,配套建立体医融合的服务站,为乡村人口提供健康相关服务和咨询。以地方民俗体育为特色,增强农村体育治理能力,打造乡村健身新窗口。
加强乡村体育管理制度,培养专业人才
首先,政府应制定和完善针对乡村体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乡村体育的发展目标、责任主体、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规范,为乡村体育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其次,应当建立健全乡村体育管理队伍,明确职责分工,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再次,应加大对基层体育社团的引导与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基层体育社团的组织能力与管理水平。通过“培训”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和培训一批懂体育和会经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农村体育管理队伍。最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乡村体育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体育资源、赛事活动、人员信息等的数字化管理,以此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村BA”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的启示
注重本土文化传承与弘扬
“村BA”是具有贵州省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在我们看来,它不仅是一项普普通通的体育赛事,也是一项承载着地区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活动。因此,其他地区若要借鉴“村BA”的发展经验,一定要把本土文化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将其与相关体育产业有效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成功举办相关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增强了本土文化的软实力。很多地方因种种原因,人口流动性不大,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相对封闭的地域特点,培养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例如,台盘村,它有着长久地打篮球的传统,这使得这个项目能够不断地进行下去。这对其他地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将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传统活动,进行继承与发展,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氛围。
从选手到观众,从比赛场地到奖品,“村BA”的吸引力来自淳朴的乡村文化氛围。参赛选手大多为当地居民,比赛是以村民为单位组织的,以本地特产作为比赛奖励,附近的村民为观众,现场的解说也贴近群众,十分幽默。其他区域在举办同类赛事时,要注意避免过分的商业化、同质化,以保持地方特色为重点,以地方资源为依托,使赛事更加接近当地民众的生活。贵州省的“村BA”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与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民族风情,以及独特的美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他地区也应该充分发掘自己的人文特征,例如,特有的自然景观、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手工艺或当地的美食菜肴,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给参加者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增加赛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总之,应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在各方的大力推广下,吸引多方参与到赛事中,构建治理共同体,发挥体育在乡村中的促进作用,完善乡村体育健身服务。
增强全民健身意识
“村BA”以村民为主体,从赛事的发起、组织到执行,均由村民自行安排,确保了比赛的真实性。其他地区在开展活动的时候,也要把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让村民自己去做决定,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热情,这不但可以让活动更加有活力,也可以让体育比赛更好地助推乡村经济,传播乡村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乡村群众才是乡村振兴的实施者,只有乡村群众富裕了,乡村才能有实际地发展和兴旺。“村BA”比赛之所以能顺利举办,是因为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其他地区在开展同类运动项目时,应将重点放在加强群众健身意识上,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与推广,让群众更加充分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好地参与其中,这将为乡村体育事业与产业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
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
社交媒体与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力,是“村BA”能够成功出圈的重要原因。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运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更大范围的推广,提高知名度。台江县率先打响了“村BA”这一品牌,抓住机遇,通过协调有关部门,举办了多项比赛,把台盘村变成了一个“乡村篮球圣地”。政府对于当地具有发展前景的活动或项目,应抱着“主动”的态度,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扶持与指导,利用新媒体等传播方式加强宣传,增强其影响力。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乡村体育展现出了自己特有的魅力与力量。乡村体育是乡村振兴、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力量。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在物质文明得到满足以后,人们会追求精神层面的价值,体育则是实现自我价值最直接的途径,体育本身就会给人们提供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价值,这种情绪价值能够激励人们保持健康的体魄,勇往直前。总而言之,乡村体育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乡村体育一定会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图景,使乡村居民能够分享到发展的果实,生活变得更加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乡村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编校:郭欢
网络:柳绣华
监审:牛勇雯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