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结艺 巧思凝锦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同结艺”代表性传承人杨雪飞携结艺作品亮相今年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其手中的非遗品牌“飞天创意”被授权为国际非遗品牌IP,标志着我省非遗国际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10月30日,大同古城东南邑非遗小院的飞天结艺店内,当一根彩绳在指尖完成最后一次缠绕,一枚融合了云冈石窟飞天纹样的结艺挂件陡然成形。这双手的主人,是省级非遗“大同结艺”代表性传承人杨雪飞。

杨雪飞(左)在直播间带领观众领略大同结艺的魅力
大同结艺起源于北魏时期,今年51岁的杨雪飞从中医临床专业跨界非遗传承人,二十余年来,深挖北魏文化基因,将云冈飞天的飘带、古城砖雕的纹样转化为盘扣元素,研发出盘扣饰品、幼儿床品、长寿耳枕三大系列500余种产品,其中5项获国家专利。
盘扣是其谱系中兼具实用与美学的独特存在。经过浆布、裁量、熨烫、压衬、盘型、填棉、封口等28道工序手作而成的盘扣,每一道盘绕、每一次绾结,都藏着跨越千年的匠心密码。
让手艺变现,让文化生根。杨雪飞开班培训妇女数十次,带动上千人掌握盘扣技艺;在阳高县、新荣区等地建立手工艺合作社,让40余名农村妇女通过制作盘扣实现家门口就业。

妙手织出《丝路行》的壮阔画卷
以手艺为桥,杨雪飞构建起“文化传承+产业赋能+公益服务”的生态链。她成立新飞天职业培训学校,推动“大同结艺设计制作”纳入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建成大同服饰文化历史博物馆,用300余件老物件串联起布艺文化脉络;开设“飞说非遗”新媒体账号,通过直播让盘扣技艺触达更广泛人群。
从法国加莱市的文化交流展到成龙电影周的嘉宾胸针,再到外国使节佩戴的“晋”字饰品,大同结艺这门源于民间的千年技艺,在今人的巧思中正成为大同的文化名片。
本版策划:李联军
本版责编:黄靖
本版文字:刘通
本版摄影:刘通 王中勋 张占兵 韩堃
编辑:温文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