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人工智能时代下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新机遇

时间:2025-07-04 14:06:16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文字:赵阳 彭杨贺

  摘要:文章以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分析人工智能在智慧农业、乡村电商、智能制造、文旅推广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论证其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市场营销模式、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改善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门槛、资金短缺、市场竞争等问题,提出了政策扶持、校地合作和创业生态圈构建等应对策略,旨在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推动科技成果在乡村振兴中的落地转化。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大数据时代两项至关重要的现代化技术,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捷化、高效化、智能化,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1]。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农村不仅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融合转型的迫切需求,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作为知识储备丰富、思维活跃的群体,其返乡创业正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核心优势

智能化生产与农业现代化

  在当今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颠覆传统农业模式,推动农业向智慧化、精准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智慧乡村区别于传统乡村建设,运用智能高科技辅助智慧的理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管理水平[3]。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者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管理,还能促进农业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1.AI驱动的智慧农业

  无人机与智能监控技术借助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摄像头及传感器,农业生产者可以实时监控农田情况,快速识别病虫害和农作物生长异常,进而及时调整管理策略,降低病害风险。智能灌溉系统技术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数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实现精准供水,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能提升农作物生长效率。精准施肥技术结合遥感数据和大数据分析,能够根据土壤养分情况进行定量施肥,既保证农作物营养需求,又避免过度施肥带来的环境问题。

  2.大学生返乡创业与智能农业企业的实践探索

  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先进的科技理念和信息技术,他们返乡创业时能够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开发出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智能农业解决方案。例如,利用传感器网络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智能农场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灌溉、施肥等环节的实时监控与精准调控。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不仅可以从技术角度改善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通过搭建农业信息平台,将农户、市场和科研机构有效链接,形成高效、协同、开放的智能产业生态系统。

  借助大学生的力量,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向农业农村渗透,为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数字赋能助推乡村振兴打开了广阔空间[4]

乡村电商与智能营销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乡村电商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一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1.AI推荐算法助力农产品上行

  人工智能推荐算法能够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历史、浏览行为以及地理位置等多维数据,实现个性化产品推荐,这不仅提高了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匹配度,还能在海量数据中精准锁定潜在客户,缩短消费者从兴趣到购买的路径。农产品电商平台可借助AI分析用户偏好,自动推送适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从而大幅提升销售精准度和转化率,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推荐系统还能实时调整推荐策略,确保在市场需求变化时及时响应,推动农产品的高效上行。

  2.直播电商与AI数据分析助力市场趋势把握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正迅速改变传统销售方式,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直播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创业者可以了解观众互动、产品点击量和即时购买情况等关键指标。通过AI数据分析,创业者能够快速捕捉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从而调整直播内容、优化产品展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并助力打造更为高效的农村电商生态系统。

智能制造与乡村产业升级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AI与数字化技术正为传统乡村产业带来全新的升级机遇。对于大学生而言,掌握的知识较为丰富,且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创意,并创新农业的发展模式[5]。通过将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融入乡村手工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传统工艺不仅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还能在保留地域文化底蕴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1.AI与数字化技术推动智能转型

  借助3D建模、虚拟仿真和数字孪生等技术进行数字化设计与生产,传统手工艺品可以在设计阶段实现多样化定制。AI算法能够分析市场需求,辅助设计师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创新设计,使产品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使用需求。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与机器人,乡村特色产业可以实现从原材料加工到产品包装的智能制造。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系统不仅提升了产品生产效率,还能保证产品在制作过程中的一致性和高品质,从而打造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

  2.高校学生返乡创业的创新实践

  高校大学生凭借在校期间所学的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知识进行定制化产品开发,返乡创业时可以结合地方传统工艺,研发具有独特创意的定制化产品。返乡创业大学生可以借助AI技术整合设计、生产、营销等多个环节,通过线上平台与智能供应链系统,实现产品从创意到市场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样不仅有助于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还能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现代时尚感的乡村品牌,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AI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1.AIGC赋能沉浸式旅游体验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的不断成熟,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和产品展示正迎来全新突破。通过AIGC技术,返乡创业者可以快速生成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宣传视频、虚拟导览、互动故事等多媒体内容,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虚拟体验。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及自然风光进行数字再现,使游客在参观前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乡村魅力,AIGC还能够根据实时数据与用户反馈动态调整内容风格和推广策略,有效提升宣传效果,为乡村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2.AI大数据优化文旅资源开发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对游客行为、消费习惯、社交媒体反馈等多维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创业者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旅游趋势,进而优化文旅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不同景区的游客流量、停留时间和兴趣偏好进行精准画像,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游客期待的旅游产品与路线。大学生还可以利用AI制订个性化营销方案,提升景区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进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AI赋能乡村公共服务与智慧乡村建设

  1.AI在乡村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其在乡村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有效提升了乡村生活质量,借助在线教育平台、智能辅导系统及虚拟实验室等工具,偏远乡村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补充。AI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订学习方案,帮助教师实现精准教学,从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远程诊疗系统、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和疾病预测模型,AI为乡村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在基层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智能诊断和远程会诊技术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人工智能在智慧政务中的应用,使得乡村居民能够在线办理各种事务,如社保、户籍及其他公共服务申请,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客服系统,政务服务不仅实现了流程优化,还提升了行政效率和透明度,从而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大学生返乡创业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者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在推动乡村智慧社区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返乡创业大学生可以利用AI技术打造集社区管理、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智慧社区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实现对社区安全、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为乡村治理提供科学支撑。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慧社区不仅能够精准捕捉居民需求,还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区事务的高效协同管理。例如,社区安防、环境监测以及公共设施维护等方面的管理,通过智能系统的实时反馈和数据驱动,不仅提升了治理水平,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创新活力。

人工智能时代下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挑战

  在人工智能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虽然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1.技术门槛高

  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创业者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农业及电商知识,更需掌握AI、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而农村地区在人才储备、技术支持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不足,制约了技术推广和落地。

  2.资金需求紧张

  在资金层面,AI项目往往涉及大量的研发投入和设备采购,而返乡创业者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初创企业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下,很难实现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市场扩展。

  3.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返乡创业热潮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开始尝试进入这一领域,市场上同质化产品和服务竞争激烈,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差异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创业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政策制定与执行存在差异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政策衔接、配套措施及落地实施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与挑战,地方政府在政策解读、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差异,影响了创业者享受政策红利。

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助力对策

  1.加强政策扶持

  建议政府制定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包括研发补贴、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措施,从政策层面降低创业门槛,鼓励科技创新与转化,同时,加快地方政策的对接和优化,确保各项扶持措施精准落地。

  2.推动校地合作

  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多方联动的合作机制。通过共享科研成果、技术资源和市场信息,高校可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与创新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产业发展。此外,校企合作项目和实习基地建设也能为创业者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3.完善AI创业培训

  建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创业培训体系,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专业培训、技术研讨和创业沙龙,邀请行业专家通过举办讲座等方式进行指导,帮助返乡创业者快速掌握前沿技术和市场运营模式,提升创业团队的整体素质。

  4.构建智能创业生态圈

  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投资机构及政府资源,打造一个开放、协同、创新的智能创业生态圈,通过共享资源、搭建技术平台和设立创业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AI技术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精准管理和智能调控手段,还为农产品营销、定制化产品开发以及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进而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作为知识与技术的载体,他们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凭借AI优势,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更为农村经济注入了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田福忠,王宜磊,王德信,等.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5):14-16.

  [2]夏显力,陈哲,张慧利,等.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与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9(12):2-15.

  [3]丁雷.人工智能助力我国智慧乡村发展的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3(01):38-41.

  [4]秦秋霞,郭红东,曾亿武.乡村振兴中的数字赋能及实现途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5):22-33.

  [5]杨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与实现路径分析[J].时代经贸,2018,(09):6-7.

  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路径研究——以浙江省民办高校为例(项目编号:Y202352262)。

  终审:魏文源

  监审:赵彩瑞

  编校:王文娟

  网络:吴飞飞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