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如何助力乡村治理
摘要: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实践,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文章通过运用CiteSpace6.3分析工具,对该研究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32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关键词、研究者、突现词等知识图谱,梳理传统文化嵌入基层治理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并紧跟时代前沿拓展新的研究视角,以期最终实现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的有机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民族精神纽带与历史深厚积淀的传统文化,对基层治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巧妙地结合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实现二者的融合,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中国乡村治理史的本质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乡村治理发展史,这一本质贯穿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乡村治理实践之中,塑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并形成了乡村治理的独特精神标识,新时代“枫桥经验”正是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的现代化典范。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已收录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使用CiteSpace6.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性地梳理传统文化嵌入基层治理的研究热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发展趋势。
数据及研究方法
数据情况
本文数据源于对中国知网(CNKI)所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的系统检索和分析。笔者在实践操作时将检索时间设定为2024年2月16日,利用关键词“传统文化”和“基层治理”在CNKI进行主题检索,同时,未限定文献发表年份,将检索范围设置为全部期刊类型。经过筛选,排除了新闻资料、会议报道、讲话稿等非学术文章,最终获得相关文献232篇,涵盖了传统文化嵌入基层治理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这些文献构成了本研究的样本基础。
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CiteSpace6.3版本对232篇文献样本展开可视化分析。CiteSpace是一款用于检索和可视化知识域的免费软件工具,其能够有效助力分析科学文献网络,揭示知识前沿和科学知识的演化历程。
当前研究现状
年发文量趋势
由图1不难发现,国内关于传统文化嵌入基层治理的文献数量处于波动上升的趋势。在通过知网检索所得到的232篇相关文献中,对这一主题研究的展开起源于2013年,近年来伴随着基层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愈加受到学术界重视。传统文化嵌入基层治理研究现状的趋势如下。一是研究起步较晚。从发文量年份来看,相关研究最早出现在2013年,距今虽已有约10年时间,但在基层治理相关研究中,传统文化这一要素受到关注的起步时间依然相对较晚。二是研究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虽然起步晚,但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二者在近年来相关研究中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2021年发文量达到一个小高峰,共有5篇文献,反映出该领域研究日渐受到重视(见图1)。

研究者情况
根据表1提供的作者发文情况,对研究者情况展开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特征。一是研究参与者逐年增加,参与人员数量有限。表1共显示了6位作者,反映出目前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数量相对有限,进而体现了该研究方向相对新兴、跨学科性质的特征。二是研究方向较为多元化,研究力量相对分散。从作者分布看,目前该领域缺乏持续深入的系统研究,多数作者仅有1~3篇相关论文,研究力量较为分散,且尚未形成系统研究体系。三是个人研究居多,团队协作力量较弱。由表1可初步判断,目前该领域的团队协作力量较为薄弱,多数研究者独自开展个人研究。

由以上研究发现,首先,传统文化嵌入基层治理的研究队伍目前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者数量有限、贡献不均、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未来有必要吸引更多学者的持续参与,加强学科整合,增强团队协作,使该领域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其次,该领域的研究内容有待拓展。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对于如何具体嵌入、实现路径等方面研究还较为欠缺。最后,研究视角有待创新。现有研究多从理论层面阐述传统文化价值,对于从实证案例出发、结合实践探索嵌入机制的经验研究较少。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嵌入基层治理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力量和深度有待加强,特别需要拓展具体实现路径、提出操作性强的嵌入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研究热点
主题关键词研究分析
本文对传统文化和基层治理这两大关键词相关展示及刊录情况做了进一步分析。在操作时,笔者参考了当前学术界主流做法,将CiteSpace6.3的阈值设置为TopN=50,TopN%=10,将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的文献以中国知网的RefWorks格式导入,进而对文献关键词展开分析,并形成了可视化的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根据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研究热点前沿的文献共现关系图,当前这一研究主题分布有一定的集中趋势。由图2可以看到,大量文献共现单词,如“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聚集在中心位置,形成了高密度区域,反映出相关研究主题较为集中,围绕基层治理及乡村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同时,“文化治理”“乡规民约”等词分布于中心向外的区域,与核心主题存在一定关联度,说明研究探讨了多种将传统文化元素嵌入基层治理实践的可能路径。在这一基础上,理论视角亦为多元并存,如“企业管理”“博弈论”等理论视角在图中的呈现,表明研究不仅关注实践层面,也从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理论角度对基层治理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此外,在近些年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新兴议题亦已初现端倪。图2中一些词语如“文化创新”“现代化”“枫桥经验”等暗含了一些新兴热点问题,反映出研究正在关注新形势下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但当前研究视角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拓展(见图2)。

基于关键词聚类的热点辨识
借助于CiteSpace6.3的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功能,本研究进一步对样本文献关键词展开分析,共获得了43个聚类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优化,突出了权重靠前的前20个聚类主题,生成如图3所示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当Q>0.3时,聚类结构显著有效;当S≥0.7时,聚类效果具有代表性;当S≥0.5时,聚类结果有效且合理。根据软件所显示的数据结果,本研究样本聚类图平均轮廓值S=9452>0.7,聚类模块Q=0.6948>0.3,均高于显著有效的阈值,证明了所选取样本获得的聚类结构合理且显著。聚类标签分别为“基层治理”“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社会治理”等(见图3)。在确认该领域研究聚类合理且显著后,结合研究样本的内容,二次归纳整理,判断得出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聚集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文化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价值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的重大战略,而传统文化无疑可以为此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滋养。首先,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如耕读传家、循环农事等农耕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谋而合,可为培育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贡献力量。其次,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孕育之地,许多民俗活动、乡规民约、手工技艺等都在乡村延续并发展。将其合理挖掘并融入乡村建设,可以极大地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再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含着严格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文明规范,如孝悌忠信、勤俭持家等。因此,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引导乡村文明新风尚、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基层治理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转化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物质层面的传统建筑、历史遗迹以及非物质层面的民俗节庆、民间技艺等。如何妥善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使之融入当代发展实践,是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防止文化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其现代性转化路径,如将古建筑群落活化为乡村民宿,将民间剪纸绣花技艺利用数字化技术提炼为文创产品等。此外,文化传承是传统文化资源持续发挥价值的关键。为此,应当重视如何增强乡村居民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如充分发掘乡村治理的柔性工具“乡土文化”的精髓内涵、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等,从而为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嵌入奠定文化认同的群众基础。
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研究前沿
突现词(Burst Term)是在进行文本分析的时候常用的一大工具,其指出现频率变化幅度大、增长速度迅猛的关键词。利用CiteSpace6.3软件对本文的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生成了如图4所示的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研究突现词知识图谱。
持久前沿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行动逻辑”突现时间为2013~2015年,突现率为1.15,为突现时间最早的突现词。在持续时间上,各大关键词的持续时间均在1~3年之间,可见该领域理论更新迭代的速度较快。纵向分析,最新前沿动向具有显著特点。首先,乡村振兴成为研究焦点,相关关键词在2018年开始持续突现,表明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振兴实践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配合“乡贤文化”等词语的突现,从多元化角度探讨乡村振兴之路径是在该时间段的讨论重点内容。其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受到高度关注。“三治融合”等关键词在2020年开始突现,反映出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理念和民主实践相融合是研究的核心课题。这与新时代深化基层民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需求密切相关(见图4)。
最新前沿分析
2020年以来,出现了诸如“乡村文化”“家风”等关键词,反映出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对基层治理理念的创新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智慧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此外,这一趋势也凸显了前沿研究开始高度关注文化传承议题。如何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维系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的生命力,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总而言之,当前研究重点集中于传统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治理现代化的结合。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智慧有机融入基层治理实践,正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重要研究主题。本文揭示了该领域当前的研究格局、热点聚焦和发展动向,为相关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视角和方向引领。然而,要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元素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还需继续推进和深化。一是需要加强基于实证案例的研究,结合不同地区的实践探索,系统阐述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可以发挥的具体作用路径。二是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实现创新转化,使其能够与现代社会治理理念有机融合,并探索出一条扎根中国国情的可行发展路径。三是研究者还需紧跟前沿,及时跟踪新兴的热点课题。只有不断深化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传承创新并重,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与现代基层治理实现深度融合、相得益彰,进而为乡村全面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发展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功能优化及实现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JY068)。
终审:魏文源
监审:李晓亚
编校: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