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路径探析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下,农村青年作为乡村的未来与希望,承担着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乡村文化、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使命。然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内容与乡村实际脱节、互联网使用不充分等问题,不仅限制了农村青年的全面发展,也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必须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进行深入剖析,寻找破局之道。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的背景,聚焦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与探讨,为农村青年提供高质量、实用、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更多高素质、有担当的青年人才。让我们共同探索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农村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乡村振兴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部署,明确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以农业农村为重点、以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宏图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坚实的经济基础,更呼唤着一批具有高素养的青年群体,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这一伟大变革的推动者。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对于培养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通过引导青年理解和接受乡村振兴战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度,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旨在激发乡村经济的活力,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乡村地区的全面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农村青年理解和接受乡村振兴战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度。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通过提高农村青年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乡村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画卷中,农村青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强化价值引领,激发农村青年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主动投入到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注重培养农村青年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鼓励农村青年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探索乡村产业新路径。同时,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为乡村的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新时代农村青年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提升了农村青年的综合素质,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专题讲座、实践培训和开展文化传承项目等,农村青年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进而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推动者和创新实践者。思想政治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不仅激活了农村青年的潜能,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乡村振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那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乡村产业的升级和文化的复兴,农村青年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实践平台,这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例如,通过参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农村青年能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提升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正从传统的课堂走向广阔的乡村天地,从单一的理论学习迈向多元的实践探索。乡村振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现场教学的可能,如通过乡村治理、生态建设等案例,让农村青年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同时,乡村振兴的多元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舞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教育”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农村青年的实际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有知识、有担当、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乡村振兴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乡村振兴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两者的结合将有助于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和配合,二者共同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差距明显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挑战。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但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仍显匮乏。优质教学资源的缺乏,如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材、多样化的教学工具等,使得农村青年难以接触到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限制了他们的学习视野的拓宽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此外,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虹吸效应”——优秀教师和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城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差距不仅影响农村青年的全面发展,也制约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和热情。缺乏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农村青年在面对乡村振兴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时,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能力,难以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农村实际脱节,缺乏实践性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乡村实际需求脱节,是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又一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侧重于理论讲授,缺乏与乡村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案例和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的脱节,使得农村青年在参与乡村振兴时,感到理论与实践的断裂。他们虽有理论知识的积累,但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互联网使用不充分,数字鸿沟显现
虽然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机遇,但乡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低、数字素养不足的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阻碍。农村青年对互联网的使用偏好主要集中在娱乐和社交上,如短视频、网络游戏、社交软件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轻松、娱乐内容的偏爱,而对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忽视。这种偏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获取和学习效率较低。农村青年往往缺乏主动寻求和利用优质在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意识,使得互联网这一本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利器的工具,成为分散学习注意力、降低教育效果的“双刃剑”。在乡村,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电子设备普及率低、数字素养教育缺失等因素,农村青年在获取高质量在线课程、互动式学习平台等资源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这不仅限制了他们获取新知的途径和速度,也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使得农村青年难以享受到与城市青年同等的思想政治教育机会和质量,进一步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平衡。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措施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均衡的城乡教育体系
针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挑战,构建均衡的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政府需大幅增加对乡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重点用于改善教学硬件设施,为农村青年提供与城市青年相当的学习条件。同时,为解决乡村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痛点,实施教育人才振兴计划成为关键一环。政府应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广阔的职业发展机会,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扎根农村。通过定期组织教师交流活动,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成长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交流,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也促进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供了可能。搭建城乡教育云平台,将城市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通过云端传输至乡村,农村青年无需走出乡村,就能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极大地拓宽了农村青年的视野,提升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促进教育的全面公平。
强化实践教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
为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乡村实际脱节的难题,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成为关键所在。教育部门应携手农业、旅游、文化等多领域部门,共同开发与农村实际紧密相连的思想政治实践课程,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农村青年的生活与未来。通过组织现代农业技术的实地教学,乡村旅游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乡村治理的模拟实践等,农村青年不仅能在实践中学习,更能在参与中成长,极大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同时,建立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定期邀请相关领域内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通过专题讲座、工作坊等形式,分享乡村振兴的前沿理论与实践经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此外,鼓励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实际项目,如特色农业开发、乡村文化传承等,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培养了农村青年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农村青年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还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提升数字素养,构建数字教育生态
针对互联网使用不充分和数字鸿沟的问题,应全面提升农村青年的数字素养,构建数字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政府应加强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乡村地区有稳定的互联网接入,为数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硬件支撑。同时,开展“数字素养教育行动”,通过举办数字技能培训班、在线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提升农村青年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在线学习能力。开发“乡村振兴数字化教育平台”,整合各类在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数字图书馆、互动式学习工具等,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满足农村青年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此外,通过“数字助教计划”,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农村青年提供智能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助与服务,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这些措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和效果。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提升数字素养的综合策略,可以有效应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为农村青年提供高质量、实用、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有担当的青年人才。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自我革新,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芒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未来,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中,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乡村的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也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农村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关乎乡村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深化,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农村青年也将更加自信、有担当,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中流砥柱。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农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将为农村青年的成长赋能,更将为乡村的繁荣与复兴注入不竭动力,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芒照亮了乡村振兴的道路,在此背景下,农村青年将携手并进,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
陕西省社科基金(2021F009);陕西省教育厅重点智库项目(22JT003);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项目(SGH20Y1190)。
编校:郭欢
网络:柳绣华
监审:牛勇雯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