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商业健康保险防范农村家庭因病返贫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4-10-14 15:19:51来源:保险职业学院 文字:陈艳茜

  摘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脱贫攻坚战虽然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脱贫之后的返贫风险依然不容忽视。商业健康保险理论上具有防返贫作用。但是,目前商业健康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不高,未能充分发挥防返贫作用。文章对农村因病返贫家庭开展调查,了解其商业健康保险认知以及购买情况,分析背后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升商业健康保险的防返贫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能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脱贫攻坚战虽然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严重疾病等返贫、致贫风险隐患依然存在,脱贫之后的返贫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发现,在农村贫困家庭中有1000万贫困家庭是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占整个家庭贫困户的40%[1]。可见,疾病是导致我国农村家庭贫困的主要因素。商业健康保险能够借助自身天然优势缓解疾病经济风险,发挥防返贫作用。在实践中,商业健康保险的防返贫作用发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对于提升商业健康保险的防返贫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课题组对湖南、贵州、陕西等省份因病返贫的农村家庭开展调查,了解农村家庭商业健康保险购买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升商业健康保险的防返贫作用。

资料来源以及方法

研究对象

  湖南、陕西、贵州、山东、河北等省份的农村因病返贫家庭。

研究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平台发布问卷并收集结果。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返贫原因、健康保险意识等多个维度,共46题。所有调查人员事先接受调查事项的主题培训,然后按要求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如实填写到问卷星。

资料来源

  课题组走访调查了170户农村居民,涉及湖南、陕西、贵州、山东、河北等多个省份,收回有效问卷167份。

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表1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涉及文化程度、收入来源。调查对象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比为61.08%,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比为27.54%,大学学历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占调查总人数的3.6%。可见,调研家庭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

  调查结果显示,调研对象的收入水平不高,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为种植业,占比为34.73%。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医疗费支出情况

  表2为调查对象2020—2022年医疗费用支出占比情况。近3年,医疗费用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比50%以上的家庭居多。可见,医疗费用支出是调查对象的首要支出,也是导致返贫的主要原因。

  追踪农村因病返贫家庭所患病种,结果显示其家庭成员所患疾病主要集中在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其次是恶性肿瘤。这一结果与我国疾病流行情况是一致的。

表2 2020-2022年度医疗费用支出情况

医疗费的来源途径

  医疗费用来源途径及希望的帮扶方式见表3。在医疗费来源途径的9个选项中,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为“家庭储蓄”,占比为47.31%。其次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占比为38.92%。目前这些家庭年均收入有限,疾病风险抗衡能力极低,非常有必要对疾病进行风险管理。商业健康保险能够通过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和保险金给付,为患病家庭提供“险前预防、险中施治、险后补偿”的保障。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商业健康保险”选项占比为5.39%。可见农村因病返贫家庭商业健康保险购买比例极低,其背后原因值得深究。

因病返贫时希望的帮扶方式

  关于“因病返贫时,希望的帮扶方式”选项的调查,选择人数最多的是政策帮扶,其次为就业帮扶,而希望商业健康保险补偿的位居倒数第二,占比仅为17.96%。虽然选择商业健康保险的比例较低,但也说明农村居民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偿还是有所期待,间接反映出健康保险具有防止返贫作用。

表3 医疗费用来源途径与希望的帮扶方式

商业健康保险认知以及购买情况

  商业健康保险认知以及购买情况具体见表4。调查结果显示,完全不了解者占比为43.71%,有一点了解的占比为48.5%,非常了解者占比仅为0.6%。该组数据说明农村因病返贫家庭对商业健康保险的了解程度较低。

  农村因病返贫家庭了解商业健康保险的渠道是多样的,但最多的是通过朋友的介绍,其次为政府宣导、业务员上门推销。调查对象主动去了解商业健康保险比例最低,占比仅为5.99%。该组数据说明农村因病返贫家庭对健康保险的了解更多倾向于相信政府以及朋友的介绍,主动去了解者微乎其微,可见政府、保险企业还需多措并举来宣传商业健康保险,以提升民众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认知。

表4 商业健康保险认知以及购买情况

  表4数据还反映出农村因病返贫家庭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意愿不高。完全无意愿者占比为18.56%,基本无意愿者占比为17.37%,很有意愿者占比仅为2.99%。

  在商业健康保险购买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农村因病返贫家庭实际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情况也不太理想。调研显示,25.74%的调查对象购买了重疾险,购买住院医疗保险者占比为30.54%,而未购买任何商业健康保险的人群占比为35.93%。

  追踪未购买任何商业健康保险的家庭背后的原因,结果显示:经济条件受限占比为61.68%,不相信保险占比为26.95%,不了解保险占比为59.28%。该组数据说明农村因病返贫家庭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受限以及不了解健康保险。

讨论

农村因病返贫家庭患病以慢性疾病为主,其医疗费用负担重

  农村因病返贫家庭成员患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病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农村因病返贫家庭成员多数学历低,长期从事强度高、安全性低、环境较差的工作,身体透支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有限,村民健康管理意识淡薄,主动体检概率低,医疗依从性差,自身疾病管理水平不高。此外,目前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村民患病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救治也是增加患病负担的重要原因。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经济负担重。调查对象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不高,医疗费用支出困难。部分农村因病返贫家庭权衡利弊之下会放弃治疗,以致病情恶化,劳动能力降低或丧失,直接影响到家庭的收入。若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患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完全丧失,还会增加护理需求,从而进一步增加家庭负担。可见,农村因病返贫家庭的脱贫难度很大,应将因病返贫的防范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攻方向。商业健康保险能够借助自身优势缓解疾病经济风险,在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因病返贫家庭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比例不高,商业健康保险在农村家庭的防返贫作用未能发挥出来。

现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农村因病返贫家庭的需要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主要有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等,供给非常有限。商业医疗保险能赔付的医疗费用主要是国家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而多数农村因病返贫家庭难以承担国家医疗保险政策之外的医疗费用。脱贫攻坚战略之下,我国保险企业紧跟国家步伐,通过政保合作、创新保险产品、优化保险服务等措施参与健康扶贫。青海、河南、山东等地区均建立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对贫困患者个人自付费用进行再补偿。但是未纳入返贫风险监测范围内的低收入者不在保障范围之内,而这类人群也有患大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风险,难以应对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西宁市推出“健康保”保险项目,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提供包括意外伤害、身故、住院补充医疗的综合保险[2]。湖南省实施“扶贫特惠保”项目,保障对象为国家级贫困县18-60周岁的建档立卡户,旨在帮助家庭生病的“顶梁柱”人员,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3]。目前,保险企业响应国家扶贫所研发的健康保险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农村因病返贫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这些保险产品保障范围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未纳入建档立卡的农村低收入人群不在保障范围内,不利于商业健康保险发挥防返贫作用。

  疾病保险是以发生了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理赔时要求客户提交保险合同以及医疗文书。农村因病返贫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系统住院频率较低,难以获得保险公司要求的医疗文书,导致赔付有困难。

  此外,有些保险公司开发了附加贫困人员返贫保险、附加贫困人员收入损失补偿保险、附加贫困人员教育津贴保险等,但是这类产品种类少、价格高、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农村因病返贫家庭的保险需求。

  总之,我国现有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以费用补充型产品为主,失能收入损失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滞后[4],现有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农村因病返贫家庭的需要。

农村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大,但购买意愿不足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农村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大。但是农村因病返贫家庭的商业健康保险购买意愿不足,商业健康保险在农村地区覆盖率低,使其防范返贫作用难以发挥,其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

  1.农村因病返贫家庭收入有限,商业健康保险购买力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条件受限。虽然也有地区采取政府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是补贴额度有限,而且补贴对象一般是纳入返贫风险监测范围的农村居民。

  2.农村居民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意外事故和疾病发生存在侥幸心理,部分人群甚至对疾病发生、发展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3.农村居民的商业健康保险认知不足

  农村居民文化水平较低,很少能够主动去了解商业健康保险。政府、保险企业面向农村居民的商业健康保险宣传不足,民众了解商业健康保险渠道有限。新媒体的盛行使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了解商业健康保险,但是部分媒体宣传商业健康保险时缺乏正面引导,甚至存在误导现象。

  4.农村居民对商业健康保险的不信任

  商业健康保险专业性强、经营要求高,但是,目前商业健康保险服务参差不齐,在销售、承保尤其是理赔环节,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降低了农村居民对商业健康保险的信任。

  5.政府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支持有待提高

  “爱民保”“惠民保”等政策性普惠产品虽然具有保费低廉、保障水平较高、无条件承保等特点。但是农村因病返贫家庭购买政策性普惠健康产品比例并不高。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不长,农村居民更倾向于相信政府主导的健康保险产品。

建议

加强政府与保险企业的合作,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在农村地区的销售推广

  目前,商业健康保险在农村的销售推广有难度,农村居民更愿意相信政府主导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政府和保险企业的合作。

  建议在宣传主体上,保险机构与政府双管齐下,扩大保险宣传,提升农村居民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认知与信任。在宣传形式上,既要采用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方式,又要借助互联网进行大力宣传。在宣传内容上,除了宣传保险产品,还要宣传保险行业优秀人物、保险行业诚信服务事迹等。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居民文化整体比较低,因此,宣传时用到的文字、语言、画面应尽可能通俗易懂,以提高其宣传效应。

保险企业从产品设计、理赔服务等维度践行社会责任

  目前,保险公司对接健康扶贫所开发的保险产品,其承保范围主要是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制约了商业健康保险发挥防返贫作用。建议保险企业健全扶贫帮扶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助推乡村振兴的保险产品体系,扩大普惠保险覆盖面,积极拓展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政策性业务。将健康扶贫相关保险产品的承保对象扩大至所有的农村居民,虽然增加了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难度,但是随着承保对象的扩大、购买人群的增加,健康风险分散程度高,能提高商业健康保险防止贫困的作用。保险公司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整合健康数据,开发针对不同年龄群、保障多样化的疾病保险,推广失能损失保险、护理保险产品等。

延伸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开展,既有利于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减少疾病负担,也有利于保险公司延伸附加值服务,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开展了一定形式的健康管理。例如,“两癌筛查”,单位组织员工定期体检等。但是现有的健康管理并未真正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而且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健康管理服务非常有限。基于此,建议政府、企业、保险机构协同整合资源,面向农村地区,推进健康管理,延伸健康保险服务。

  首先,在农村地区加强健康教育,其内容不限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医疗依从性、疾病的预防等,引导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其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被保险人身体状况进行检测,为被保险人制定健康档案,配置专业健康管理专家,及时评估客户健康风险,合理干预。最后,加强与医疗保险部门、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医疗信息数据库,为农村居民提供上门就诊指导服务,节省就医通勤时间和交通费用。

提升保险理赔服务水平

  保险理赔服务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因素。保险企业应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切实提升理赔服务水平,积极为客户创造价值。首先,保险企业应开展广泛调研,了解农村居民的保险理赔服务需求。其次,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优化理赔流程,加强理赔人员的培训以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再次,加强与政府的合作,积极参与医疗费用、商业健康保险赔付费用统一结算平台的开发、建设与维护,强化科技赋能,为被保险人提供便捷的直赔、理赔服务,改善客户理赔服务体验。最后,健全客户体验管理闭环机制,完善客户服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考核体系,督促理赔人员做好理赔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彦帆.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N/OL]. 人民日报,(2022-05-27 )[2023-02-16].http://www.moa.gov.cn/ztzl/ymksn/rmrbbd/202205/t20220527_6400606.htm.

  [2]赵鹏,孙力扬,李金进.浙江保险扶贫精准对接及发展研究[C]//浙江保险科研成果选编(2017年度).中国人寿浙江省分公司,2018(13):53-65.

  [3]王兴智.商业健康保险精准扶贫调查——以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为例[J].青海金融,2018,335(08):52-56.

  [4]黄薇,张岚,郑小华,等.新形势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发思路与策略[J].卫生经济研究,2021,38(02):26-29+34.

  2022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经营模式变革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健康保险在破解因病返贫风险治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湖南省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编号18C1218)。

  编校:牛勇雯

  网络:柳绣华

  监审:侯欣怡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