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资源在黑龙江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使命
摘要: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和冰雪资源大省,通过开发利用冰雪资源推动乡村地区发展,是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关键。文章首先论述黑龙江冰雪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对于乡村地区发展的价值意义;其次探讨黑龙江开发利用冰雪资源在助力本省乡村振兴中肩负的使命责任;最后指明黑龙江冰雪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极高适宜性,以期为黑龙江冰雪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益启发。
冰雪资源在黑龙江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使命,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带来的旅游吸引力,更在于其对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在经济层面,冰雪资源是黑龙江乡村振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开发利用冰雪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是黑龙江建设旅游强省的重要举措。在文化层面,冰雪资源蕴含的冰雪文化体现了黑龙江地区人民在严寒环境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将其作为黑龙江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可以有力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因此,冰雪资源在黑龙江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使命。充分发挥冰雪资源的优势,推动冰雪产业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有助于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黑龙江冰雪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黑龙江地处我国最北方,冰雪资源是黑龙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利用好冰雪资源是黑龙江经济发展的特色重头戏,2023年冬天爆火的哈尔滨冰雪旅游,是黑龙江省谋定发展大局的成果,对促进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冰雪资源的开发对于自然地理条件有着极高的要求,保存较好、体量较大的自然冰雪资源大部分位于乡村地区或城市外围,因此,充分发挥冰雪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黑龙江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冰雪资源的经济价值
开发利用冰雪资源有利于改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冰雪资源在黑龙江分布广、体量大,但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功能属性不同,大型集中连片可供开发利用的冰雪资源一般远离城市,靠近乡村或城郊。冰雪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经济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投资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例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地是黑龙江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地,由于滑雪运动对地形有着较高的要求,该地位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的三座山峰地区,周边广布村舍。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地的建设伴随着景区通达性的增强,促进了周边乡村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乡村民宿等产业的发展。
开发利用冰雪资源有利于促进产业融合,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冰雪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与各行各业进行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冰雪资源开发可以与旅游业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带来直接的经济贡献;冰雪资源开发可以与农业相结合,为冬季农业提供独特的生态条件,如被冰雪覆盖的土壤具有保温保湿作用,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储存,为农产品提供了天然的保鲜手段,有效延长了农产品的销售期,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此外,因地制宜开发冰雪教育培训、冰雪创意研发,甚至联合乡村集群打造依托冰雪资源的全产业链条体系,都是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助推产业振兴的全新引擎。同时,冰雪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交通运输业、住宿业以及餐饮业等的发展,为传统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开发利用冰雪资源有利于带动乡村劳动力就业。冰雪经济自身发展以及配套服务产业发展,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例如,1999年海林市开始规划打造雪乡国家森林公园,过去以伐木为生的村民们陆续转型开起了民宿、餐饮店,对带动村民转型就业、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冰雪经济发展能催生新的就业需求。例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冰雪博览会等,每年在工程实施方面需要3万人左右,有利于村民和下岗工人实现二次就业,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冰雪资源的文化价值
开发利用冰雪资源有利于增强黑龙江乡村文化自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冰雪体育运动事业一直保持着内在发力、埋头发展的态势。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视和支持。2015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2022年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冰雪体育运动的崭新形象,也增强了国民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和对冰雪文化的自信。同时,由于东北地区独特的冰雪文化传统,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尤其增强了东北地区乡村居民对冰雪运动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东北冰雪文化一时之间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也为2023年底哈尔滨的爆火埋下了伏笔。在哈尔滨旅游“出圈”的同时,东北乡村也以主人翁的意识和姿态,以极大的责任感与自豪感,用不同的方式助力冰雪旅游的持续爆火。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胜利村,村民自豪地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越野滑雪项目与昂昂溪区先祖冬季雪地狩猎的历史渊源联系在一起,并且格外强调昂昂溪区先祖制作滑雪板的材料为兽皮,手杖是木制材料,展现出极强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
开发利用冰雪资源还有利于促进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传播,提升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影响力。2023年底,哈尔滨文旅部门邀请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赫哲族同胞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与游客互动,为游客展示民族服饰和民俗文化,讲述狩猎与驯鹿的古老故事。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得以广泛传播,鄂温克驯鹿习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视野。在赫哲族聚居地的佳木斯同江市的街津口、八岔赫哲族乡和全市的4个民族村,更是将一系列民族节日、节庆活动打造成极具互动性和体验感的乡村文旅项目,促进了赫哲族民俗文化的传播。
当前,人们在旅游消费时更加注重多样化、个性化体验,这就需要乡村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等的内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促进“衣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为游客提供新奇独特、互动感强的文化体验。
黑龙江冰雪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
黑龙江冰雪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在于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促进冰雪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因此,未来黑龙江应继续深化冰雪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冰雪产业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强对冰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此外,黑龙江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黑龙江冰雪资源可以更好地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冰雪产业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开发与利用冰雪资源,是当前坚持新发展理念的优质发展策略,也是黑龙江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在传统资源逐渐枯竭的背景下,实现产业优化与升级的重要发展思路。在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上,黑龙江应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借助冰雪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首先,冰雪产业发展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冰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推动产业发展和乡村经济融合的基础。对于黑龙江乡村地区来说,冰雪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好长期的开发决策和管理规划,包括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冰雪产业的发展不受交通条件的制约;优化通信设施,确保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信息畅通;保障水电供应,满足冰雪产业发展的能源需求;提高商业服务水平,满足冰雪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需求。因此,黑龙江应加大对冰雪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其次,着力促进乡村地区冰雪产业链的完善,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冰雪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冰雪旅游、冰雪服务、冰雪文化产业、冰雪体育运动、冰雪教育培训、冰雪创意研发、冰雪工业制造等。黑龙江乡村地区在发展冰雪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产业链的完善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乡村地区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人文状况,开发各具特色的冰雪产业链发展模式,利用乡村地缘优势,将冰雪产业链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让冰雪产业成为东北乡村地区的支柱型产业,以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乡村居民。
最后,促进冰雪产业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黑龙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发展现代化农业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因此,黑龙江乡村地区要结合本地特色,找准冰雪产业与乡村经济的契合点,实现农村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良性融合,尤其是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既要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又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充分发挥乡村农业、手工业、民俗文化的优势,并以此为依托,开发乡村冰雪资源的创意副产品。同时,要在保护乡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打造冰雪资源开发的完整业态,做到乡村冰雪产业发展与乡村生态保护的平衡与共融,从而实现冰雪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传承创新冰雪文化,打造乡村冰雪文化品牌
黑龙江拥有丰富多样的冰雪景观,其与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传统、民俗风情以及艺术元素的冰雪文化。为切实推进乡村振兴,黑龙江省应致力于冰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着力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冰雪文化品牌。
首先,深入挖掘乡村冰雪文化的内涵。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除汉族外,有10个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多样化的冰雪活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活动已经演变为极具民族特色的冰雪民俗活动。黑龙江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冰雪民俗活动的保护,为乡村冰雪文化品牌的打造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注重冰雪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黑龙江乡村地区应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市场需求,对冰雪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更具时代感、更具吸引力、更易理解的冰雪文化产品和服务。例如,丰富和改进冰雪民俗演艺,鼓励各乡村地区推出更多优秀的冰雪文艺作品,并借助多种渠道实现广泛传播,让地方乡村文化“走出去”,为乡村发展创造新的引流点。此外,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冰雪文创产品也是推动冰雪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设计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衍生品,如纪念品、家居用品、服饰等,可以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冰雪文化的魅力,从而让冰雪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最后,积极打造乡村冰雪文化品牌。品牌的打造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支持,黑龙江应致力于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冰雪文化品牌,可以借鉴国际冰雪旅游的成功案例,特别是瑞士的冰雪旅游模式。瑞士以其独特的冰雪景观和深厚的冰雪文化,吸引了全球游客的目光。相关主体应借鉴瑞士冰雪旅游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乡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冰雪文化发展路径。同时,还应打破乡村地区发展的孤立性和分散性,充分发挥冰雪文化优势,加强各地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同发展,统筹构建完整的乡村冰雪文化体系,扩大东北乡村冰雪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
综上所述,推动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和强劲动力,二者呈现出极强的发展适宜性,有助于为黑龙江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促进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冰雪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动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致力于冰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对促进黑龙江乡村地区经济产业的繁荣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的冰雪资源大省,黑龙江省应深刻认识到冰雪资源开发在乡村振兴中肩负的重要使命,并加强对冰雪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采取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冰雪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传承创新冰雪文化以及打造冰雪文化品牌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冰雪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乡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更能为黑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其实现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2023年“揭榜挂帅”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演进特征——基于一号文件的文本分析(项目编号:kjcx2023-006mdjnu)。
编校:乔星琦
网络:柳绣华
监审:原琳娜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