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促进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将深度融合发展,作为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典型代表,电子商务将迎来广阔机遇。现以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和趋势、要素和边际效率,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四方面入手,分析电子商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同时,通过不同维度对比分析,揭示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电子商务促进湖北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湖北省在“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打造“三高地、两基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因此,研究并推动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对湖北省打造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探讨和研究。
电子商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分析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迈进,数字经济正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1],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经济将成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形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向纵深演进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与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将会加速,农业电子商务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抓手之一,具有新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从以下层面理解电子商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
从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看,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发展最为成熟的业态模式,同时也是最具活力、业态创新能力最强的领域之一;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渠道和载体,尤其是在农业、服务业等领域,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
从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和趋势看,在政策规划层面,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和任务为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推进农村电商与数字乡村衔接等,“数商兴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将加速实施;在产业发展层面,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新技术加持、新需求引导下,垂直电子商务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农业作为规模体量大,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产业,具有更大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空间。
从要素和边际效率角度看,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正成为一种要素资源。在农业生产流程中,传统流通模式依赖人力、物力等资源投入,且由于农业分散分布,存在规模不经济和边际效率较低等特点。数据作为要素资源,将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流程的投入产出结构,一方面能够减少资金、人力的投入,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边际效率。
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基础看,“十三五”期间,农村电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底,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79万亿元,是2015年的5.1倍,增速远高于同期电子商务整体增速。与此同时,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长足进展,网络接入、物流体系等关键支撑要素更健全。至“十四五”初,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课题研究项目“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服务湖北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编号:HBZJ2023324)的成果。
【作者简介】张琴(1986—),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水洪丽(1992—),女,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总的来看,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喜忧参半,喜的是农村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较快,省内一些区域的发展优势逐步显现;忧的是从横向区域对比,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在国内排名靠后,省内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从纵向对比看,显现良好发展势头,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产品
“十三五”以来,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快车道,新增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4个。根据《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湖北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85亿元,全省农村电商经营市场主体超过2.5万家,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共有49个县市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鄂西、江汉平原、大别山区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富集的热点区域涌现一批特色电商示范县,利川、潜江、红安、丹江口等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一批电商专业村崭露头角,潜江小龙虾、秭归脐橙、随州香菇、洪湖莲藕、五峰印象、恩施硒茶、蕲春蕲艾等一批特色原产地农产品成为网红产品,初具品牌效应。
从横向对比看,距离国内先进地区仍有差距,并落后于周边省份
商务部下属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从区域看,东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2021年底,东部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占全国比重达78.7%,同比增速为10.8%;湖北省所处的中部地区占比13.0%,为全国第二,同比增速为15.1%,增速最快,中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呈现出较好态势,但仍有广阔空间。从省份看,排名前10省份的零售额合计占比达到89.8%,排名前五的浙江、江苏、福建、河北、山东的零售额合计占比达74.%,领先优势突出,湖北省未进入前10。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与湖北相邻的河南、江西、安徽、湖南均进入前10,从某种程度上说,湖北省成为中部农村电商发展的凹陷地带,这需要引起重点关注。
从省内区域发展情况看,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
从湖北省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武汉市遥遥领先,宜昌、襄阳处于第二梯队,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也存在类似现象。《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度武汉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130亿元,占比超过70%;排名第二的是宜昌,仅超过10亿元,差距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从增速看,黄石增速最快,同比增长率达到87.07%,鄂州市、潜江市、咸宁市、仙桃市、恩施州、孝感市等地增速水平也较高,同比增长10%至50%。
部分区域立足于自身农业产业特点,开展先行先试,显现良好势头
从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态势看,鄂西宜昌、恩施地区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宜昌市为例,截至2022年年中,宜昌市有5个县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5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3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总量均位居全省第一[2]。
进一步看,宜昌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均打造了自身品牌,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五峰县在农产品组织和品牌打造、企业和平台建设、物流组织方面开展全面探索,形成了具备鲜明特色的五峰模式,成为商务部典型案例。其在农产品组织方面,建立“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从源头加强农产品产业链建设,开发五峰茶叶、马尔科土豆、牛庄天麻、土家腊肉等一批极具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建立3条物流专线,畅通县域电商物流体系,实现24小时到镇、48小时到村,着力打造了“五峰印象”“五峰蓝”品牌,对接头部电商、主流大平台,有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取得良好发展成效。2021年,五峰县电商从业人员达5600人,网络零售额达5.71亿元,成功打造了山区农村电商特色品牌和优势产业。
如前所述,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取得较好成效的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较低。湖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生产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高[3],总体上仍处于小农分散生产阶段。同时,出产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较少,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难以得到保障,从源头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湖北省各地区一些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价值较高,但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难以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带动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2.物流基础设施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随着5G的大范围推广运用,湖北省农村网络等软性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截至2022年底,湖北5G基站达到8.5万个,5G网络实现城区深度覆盖、县域全覆盖、乡镇全通达,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90%以上[4]。但其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与江浙沪“包邮区”相比仍存在差距,在网络化、低成本、高时效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3.电子商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乏。随着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其对高素质农村电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直播电商快速发展,对电子商务运营、数据分析、UI设计、经营管理等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人才供需存在硬的缺口,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难以留住人才。
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综合考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方向,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推动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5],“十四五”期间,湖北省要大力发展十大现代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包括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魔芋)、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现代种业、菜籽油、柑橘、道地药材,并积极拓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根据《湖北省数字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湖北省要联动各部门,推进农业经营网络化,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要措施包括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一批电商专业村等。因此,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要聚焦优势产业、重点区域,在对其进行深耕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品牌,以点连线,连线扩面,通过梯次培育、层次递进提升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同时形成若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着力提升农产品标准化发展水平
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基础是标准化,农产品标准化发展是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要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角度着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完善相关机制,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要通力协作,运用好市场化机制,加快提升农产品标准化发展水平。其中,政府要引导推动,行业协会要搭建桥梁,企业要成为推动主力,合作社、农户要积极参与。
进一步健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对标东部先进地区,进一步加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上,着力完善县域内部微循环体系,形成骨干网络健壮稳固、毛细循环畅通完善的硬件布局。同时,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带动物流企业发展,升级农业产业物流链[6],通过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升电子商务发展的效率,降低成本。
以应用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动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做出针对性改革调整
聚焦湖北省“十四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立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方向,充分挖掘产业发展需求,以应用为导向,聚焦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重点围绕龙头产业和企业,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开展相关专项课题研究,采取推动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等手段,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全面的改革调整,更好地服务于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进一步加大数字农业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
充分发挥湖北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数字农业人才培育工作,开展相关研究和项目建设,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建立一批数字农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应用。
充分挖掘并利用农村电子商务数据资产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将成为重要资源。随着湖北省农村电商规模体量的扩大和发展水平上的提升,相关人员要从更高层面重视农村电商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应用,促进农村电商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
总的来看,“十四五”期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数字经济最成熟、最重要、最活跃的产业形态,电子商务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背景下,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亟待补足短板,要进一步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目标,从促进产业协同,提升农产品标准化发展水平,健全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1-12-12)[2023-05-2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2]宜昌市商务局.宜昌市获批5个省级电商示范基地、23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总量居全省第一[EB/OL].(2022-11-17)[2023-05-20].http://swj.yichang.gov.cn/content-42665-974778-1.html.
[3]谢昀轩.湖北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5):90-91.
[4]5G基站数量3年翻番,湖北信息通信业启动登峰行动构筑“数字九省通衢”[EB/OL].(2023-04-05)[2023-05-20].https://hubca.miit.gov.cn/xwdt/xydt/art/2023/art_4609b6d057834e3dbca3301784e0c065.html.
[5]湖北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EB/OL].(2021-11-04)[2023-05-20].http://www.hubei.gov.cn/zfwj/ezf/202111/t20211104_3845099.shtml.
[6]胡蝶.基于电子商务视角的湖北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4):13-14.
责任编辑:张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