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乡村振兴安阳新范例
基本情况
在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创造性开展“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活动,安排全市100家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包130个人居环境弱差的村庄,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助力乡村发展。2023年起,在“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活动基础上,安阳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百家企业包百村”农村人居环境“双百”帮扶活动,按照“按线打造,连村成片”的工作思路,聚焦辖区内安阳县安楚路沿线,汤阴县机场双干线沿线,文峰区、北关区辖区全域,殷都区、龙安区城乡接合部,以及林州市、滑县、内黄县部分干道沿线,选取209个人居环境弱差村,有针对性地安排100家市直单位和104家企业进行分包帮扶,助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乡村振兴的实现,积极打造“千万工程”的“安阳样板”。
“双百”帮扶活动的做法和成效
主要做法
1.助力村庄环境改善
利用每周五下午时间,各帮扶单位到分包村庄进行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
2.助力村庄建设
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帮助扶持力度,有效提升分包村内外道路、绿化、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协助县乡村结合村庄现状,在符合村庄整体设计情况下,科学制定村庄建设规划。
3.帮助村庄发展集体经济
通过拓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电商网络等形式,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增强村庄自我发展的能力。
活动取得的成效
活动开展以来,在安阳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帮扶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帮助分包“双百”村在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发展乡村产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补齐农村设施短板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各村抢抓发展有利时机,在帮扶单位或企业的帮助下,千方百计想办法,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例如,安阳县吕村镇西吕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60万元,对村内主路硬化提升长达4公里,并对村内坑塘集中治理,修整村内学校,进行墙体美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北关区柏庄镇后林都村对村内路肩统一进行修缮,铺设路缘石、防水砖,并将村内空地建成游园,群众交口称赞。柏庄镇大花村对村内主路及路域环境进行综合提升,融入文明和谐元素、打造绿地游园。安阳市总工会于去年扎实开展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助力分包的林州市连家坡村环境实现质的飞跃,其经验被河南省主要媒体宣传推广。截至目前,已有汤阴县白营镇大付庄村等五个“双百”村成功入围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
(2)提升村庄绿化品质
各帮扶单位结合村庄实际,通过整治残垣断壁和空心宅院打造小游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简称“一宅变四园”)工作成效显著,双百村中129个村开展了“一宅变四园”工作,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例如,安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在滑县小铺乡郑家庄村建成的人大主题公园,安阳市政府办公室对北关区柏庄镇张小庄村连片拆除22户残垣断壁,建成3700多平方米村内游园。柏庄镇前灵芝村(安阳市供销合作社分包)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建成小菜园10余处。全市已有22个双百村被命名为市、县“森林乡村”。全市绿起来、美起来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3)促进村庄美化净化
“双百”帮扶单位坚持每周五深入帮扶村进行村庄卫生清洁,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例如,安阳县吕村镇王洋凡村(安阳市公安局分包)清理墙体小广告14 00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困扰群众已久的环境难题;滑县城关街道双村营村(安阳市工商联分包)对全村墙面翻新提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内黄县后河镇小徐村(安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包)、高堤乡关村(内黄县农信社分包)对村庄墙体设计提升,融入科技、动漫、生态等元素打造的3D美化墙,成了当地群众休闲游玩的理想去处和文旅打卡“网红”地标。
汤阴县伏道镇后攸昙村(嘉士利食品公司分包)利用坑塘打造了4000平方米街心游园,湖心建有休闲凉亭,坑塘周围进行了灯光亮化,极大满足了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内黄县楚旺镇堤上村(内黄县陶瓷商会分包)投入资金28万元对村北连片废弃坑塘进行回填平整,建成6 500平方米的小花园,增加了群众的休闲娱乐空间;北关区二十里铺村(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包)以村内御路沟整治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切入点,打造街心游园,让昔日避之不及的旧坑塘,成为群众休憩的好去处。
2.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双百”帮扶单位将环境整治与分包村庄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帮助村庄培育发展本村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实现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蝶变。例如,安阳县开展产业园建设,推动吕村镇西吕村7个大棚发展果蔬产业,6个大棚发展黑木耳、白木耳产业,村集体经济一年能收入30多万元;北郭乡北郭店村依靠产业园和土地租赁,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汤阴县瓦岗镇龙虎村总投资800余万元建设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建成种鸡养殖场,占地面积20余亩(超13 3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 000余平方米,养殖场内种鸡存栏量超过3万只,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还有小麦种子仓库目前正在建设中。汤阴县大朱庄村今年对8个蔬菜草莓大棚的周边道路进行了整修,进一步方便了游客休闲采摘,也提高了集体经济的收入。龙安区东风乡郭潘流村在安阳市人民医院的帮扶下,共同打造“共享菜园”健康项目,村集体年增收25万元。
3.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1)建强基层组织
按照有关要求,各“双百”村落实“四个一”标准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北关区民航路街道西梁贡村筹集资金建成了党建综合体。北关区民航路街道黄家营村、龙安区东风乡麻鞋店村以及安阳县北郭乡邓庄村均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修缮升级,为组织活动提供了阵地保障。
(2)办好惠民实事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促进治理水平提升。例如,北关区柏庄镇六寺村发挥“小板凳议事厅”作用,共同商议解决村民关心的难题;民航路街道养鱼屯村建成共享职工之家,设置交流室、心理疏导室和爱心驿站,满足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日常饮水、防寒保暖等需求。安阳县白璧镇杜固村关爱村内老人,建成日间照料中心,使之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阳县吕村镇前冯宿村、汤阴县古贤镇后路村发挥帮扶单位优势,建设廉政文化街和村史乡贤馆,不仅向村民普及了廉洁文化知识,而且加强了村民与乡贤的沟通联络……同时,各“双百”村还以“五美庭院”“星级文明户”创建为抓手,不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庭院小美促进人居环境大美。截至目前,“双百”村创建成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7个,建成日间照料中心27座,公办幼儿园22所,80%以上的家庭成为星级文明户,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参与度不断提升。
“双百”帮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资金缺口问题
无论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乡村产业,还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都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进行保障。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弯道超车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及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受到一定冲击,在税收资源及其他财政收入收紧的情况下,各地区财政比较困难,能够投入“双百”帮扶活动的资金不足。安阳市一些企业受到市场冲击较大,自身经营变得困难,有些企业甚至无法生存,如河南银睿医疗器械公司、安阳安李支线服务公司已经破产注销,无力进行“双百”帮扶活动。
各单位帮扶力度差距大的问题
从实际效果来看,民营企业帮扶力度普遍弱于市直单位(市管企业),在2023年度综合考评中,排在前40名的“双百”村中,仅有6个村为民营企业分包,而排名最后的9个村庄,如安阳县吕村镇张中尚村等村均为民营企业分包。此外,央企帮扶力度也普遍偏弱。以金融企业为例,共分包了12个“双百”村,占比5.74%,截至目前,投资总额仅为6.23万元,仅占到帮扶单位总投入的1.16%。全市40个成效显著的“双百”村中也仅有一家为金融企业分包。对殷都区西郊乡卢士旺村(工行安阳分行分包)村委会内村室长期墙体开裂;曲沟镇西夏寒村(建行安阳分行分包)还有多达10条、近2万平方米背街小巷未硬化等诉求,两家金融企业均未提供实质性帮扶,大多仅仅是帮助当地打扫卫生,与当地干部、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村庄公共设施后期管护不到位问题
部分“双百村”重建轻管,甚至存在失管失控隐患。例如,文峰区商颂街道小官庄村、宝莲寺镇刘王坡村、东风村等虽见有保洁责任区标识牌,但人员和电话内容空白缺失,同时村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垃圾随意倾倒现象较为严重,无人管理;汤阴县瓦岗镇龙虎村虽建有多处游园,但后期管护不到位,多处空地随意堆放秸秆等废弃物,部分空地杂草开始蔓延;安阳县北郭乡徐北郭等村存在村内坑塘治理不到位、墙体广告、背街小巷治理、残垣断壁等问题。
关于“双百”帮扶活动的建议
多元投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千方百计拓宽投资渠道,采用加大财政投入、整合项目资金、政府统一融资、单位帮一点、集体拿一点、乡贤捐一点、群众筹一点等多种办法筹集资金,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在未来3~5年内,设立“双百”帮扶财政单列专项奖补资金,每年不少于1 000万元,用于村内人居环境整治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市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县区配套资金、单位帮扶资金、各级项目资金等支持,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共同助力“双百”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深化推进“双百”帮扶工作
各帮扶单位要结合村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双百”帮扶。一是对基础设施条件尚不完善的村庄,在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基础上,补齐设施短板,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实现村庄基本干净整洁有序;二是对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的村庄,坚持“微改造、精提升、巧植入”,满足群众对村庄环境舒适度基本要求;三是对成效显著、亮点突出的村庄,挖掘当地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赓续农耕文明、厚植乡风乡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除此之外,要压实责任,细化考核方法。首先,各分包单位严格落实主要负责同志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成立专班,每周五到村开展帮扶并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协调解决难题,努力提高环境水平。一是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见效。分包市直单位、企业变“站着看”为“主动干”,躬身入局,以身垂范,推动“双百”各项决策部署直达农村。二是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分包市直单位、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症结。三是助力产业发展。分包企业结合所在行业特点、经营管理模式等,扶持带动村庄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其次,制定细化“双百”帮扶考核办法。对于帮扶力度大、成效明显的机关单位可以进行表彰,企业可以进行税收奖补,提高帮扶单位积极性;对于已破产注销无法进行帮扶的企业,及时遴选优质企业进行接续帮扶,确保帮扶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个“双百”帮扶村。
加强村庄公共设施后期管护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日常管理,确保公共设施能正常使用。二是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设立责任制公示牌,明确公共设施类型特征等基本信息,强化监督和管理。三是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机制,保证垃圾不过夜,日产日销;加强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源头消灭黑臭水体。
通过开展“双百”帮扶活动,安阳市各单位各村因地制宜借鉴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探索出推动乡村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发挥“双百”帮扶村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全市所有乡村,将有力推进全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编校:侯欣怡
网络:吴飞飞
监审:陈绪绚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