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卖农货,电商新风尚
直播电商是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下的产物,然而直播电商运营需要从打造农产品账号、做好农产品推广两方面入手,继而借助多样化营销和多渠道商务合作的方式开展农产品销售工作,需要运营者具备一定的网络思维和灵敏的需求嗅觉。农产品账号运营者大多为经验较缺乏的农户,在推广、运营的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题,需要一定的理论经验作为引导,文章便是基于此背景展开了具体讨论。
直播电商模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于农产品销售而言
当前网民基础量大、在线时间较为统一,为直播电商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支持。电商利用直播模式进行农产品销售更能够聚集线上流量,吸引大量的客户粉丝,并且在直播中通过主播的跨时空讲解,每一位潜在客户能够充分挖掘自己需要的农产品。通过线上互动回答,统一解决客户购买问题,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线上农产品销售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直播过程中通过丰富的互动环节,如发福袋、开盲盒等形式,能够有效的丰富农产品销售手段,实现农产品捆绑销售,用销售量较高的农产品带动销售量一般的农产品从而实现整体发展。此外,通过直播展示介绍农产品的发展历史,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了解程度,能够尽可能的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实现良好的线上农产品销售效果。
对于农产品电商领域而言
当前阶段,电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落后于其他领域,如果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从销售方面入手,尤其是借助直播销售农产品,能够贴近农产品特点打造销售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农产品销售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培养起基础客户的重视程度,更能够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利用个性化的直播运营销售,打造风格鲜明的电商账号,从而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基础客户也会在农产品销售水平日益提升的现状下沉淀,成为支持品牌发展的老客户。因此,直播电商模式激发了农产品电商领域内部活性,使得农产品电商领域内实现良性竞争,拉近农产品电商领域与其他产品电商领域距离,有利于帮助农产品电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对于乡村经济发展而言
农产品电商领域在本质上仍属于乡村经济的范畴,在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下为实现发展目标,相关单位和部门采取了一定的手段进行扶持,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策扶持不能作为乡村经济振兴的首要手段,要发展乡村内部经济,就要挖掘乡村经济闪光点。直播电商模式进一步打开了乡村大门,使得乡村农产品能够从线上面向全国,是乡村经济能够独立发展振兴的重要表现。同时,直播电商模式能够全面地展示乡土文化、乡土风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从多产业、多领域实现乡村经济繁荣发展。
直播电商模式应用于农产品电商面临的难题
农业电商人才缺失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人才资源的流动具备一定的弊端,优质人才大量涌入经济繁荣地区形成内卷现象,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到优秀人才缺乏的限制难以改善现状。在国内农产品电商领域内,仍然存在人才缺失方面的问题。部分农产品品质优良却因为不合理的运营和销售而无法畅销,正是因为相关人才的缺失使得农产品电商运营不得当,尤其当前阶段相关教育资源侧重于流向医学、工程等热门专业,使得部分高校缺乏丰厚的资源支持,无法提升电商专业实力,形成电商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的现象。同时,高精尖人才的缺失同样制约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由于农产品电商入行门槛没有过多的限制,降低了电商人才标准,无法输出高精尖优质电商人才。
农业电商产业分散
受到传统老旧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户在线上运营农产品时倾向于个体运营,虽然个体运营在处理商户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个体运营制约了相关农产品的产量,并且容易出现同质化竞争的现象,产品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恶性商业竞争,不利于农产品电商领域的整体繁荣进步。同时,个体运营在物流合作方面会受到限制,部分物流企业倾向于与大规模的企业合作,规模较小的个体农产品运营在物流服务方面并不占据优势地位。此外,个体运营提供的农产品种类有限,客户无法从有限的农产品种类中挑选出心仪的产品,会消耗客户的购买热情,不仅不利于短时间内的产品销售,更不利于维护客户关系和挖掘潜在客户。尤其是电商个体化运营初期,常常因为初始粉丝基础不达标而遏制电商长远发展,部分电商的销售热情和销售信心也会逐渐降低。
农业电商营销滞后
在内卷的商业经济背景时代下,无法实现有效产品销售创新便是退步,长时间使用单一的营销模式会增加客户的疲倦感,从而丢失部分客户。相比于其他产品电商,农产品电商运营较晚,因此营销模式大多借鉴其他产品的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可能会在农产品电商运营的初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时间一长,会消耗农产品客户的购买欲望,使得农产品电商无法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部分电商农户产品营销创新理念淡薄,害怕创新型的营销方式会带来反向的作用,不愿意采取相关的营销创新实践措施,在单一传统的营销模式下,部分农产品电商宛如温水煮青蛙,永远无法实现农产品电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部分电商虽然具备一定的营销模式创新的思维,但是缺乏营销模式创新的能力,只能够搬运同类型其他产品或者不同类型产品的营销模式,无法采取针对性的营销模式,使得产品营销与产品理念无法贴合,同样不利于农户电商长远运营。
内容垂直深度不够
视频账号运营需要博主定时发布与账号定位相关的内容,直播电商模式要想持久运行亦是如此,但是当前阶段部分直播产品种类繁多,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顾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但是使得直播内容无法朝向垂直方向发展。一旦直播内容深度较浅就容易被同类型的直播取代,这也是大部分农产品电商现状,尤其是部分电商直播时为了提高直播间热度会选择生活家居类产品,不仅与账号定位内容不符还会与其他生活家居类账号产生冲突,不利于农产品电商直播长远发展。
主播专业素养缺乏
网络时代下具备一定语言逻辑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主播,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主播的入行标准,并且大部分主播入行后没有经历过规范化的培训工作,正式上岗后没有能力自行解决直播间突发的直播事故,使得相关农产品直播质量不佳。此外,部分主播没有全面了解过直播间产品,缺乏与直播间产品的契合度会使得直播介绍效果不佳,无法吸引消费者继续观看直播,尤其是部分主播缺乏职业素养,工作过程中面对产品质量相关问题无法给出有效的专业的回答,使得直播间的顾客忠诚度不高,农产品直播电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管理机制较为落后
直播电商运营过程中,直播间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工作单位,既然存在工作单位就一定会存在相关的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网络时代人人都有发言权,使得部分直播间网民发言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农产品正常直播的同时不利于直播间内的管理工作。此外,部分直播间的管理主要依赖第三方平台监督机制,有时候平台监督不够及时,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容易说出敏感词汇并且容易诱导消费者朝向不良的方向发展,正是由于农产品直播间质量良莠不齐,无法让顾客深度信赖相关的农产品电商直播。
重视利益忽略传播
虽然农产品电商直播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农业直播领域而言,更重要的是帮助农产品树立良好的商品形象从而为农业领域长足发展提供支持。在农产品直播过程中,如果能够进一步弘扬乡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则更能够帮助农产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农产品电商社会效益的实现,但是当前大部分农产品电商并不重视社会形象的树立,甚至部分直播过程中会与顾客在经济利益方面产生冲突,不合理地处理顾客的售后需求,最终丧失消费者的信任,无法实现农产品直播电商运营的长远发展。
有关直播电商模式应用于农产品电商的路径建议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当地政府应成立专业的直播培训机构,联合农业企业、电商平台,对本地农户、农业企业开展相应的电商培训,培养本土的专业直播运营人才。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如提供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吸引更多电商人才投身农村电商事业。学校应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开设相关课程,培养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
带动农产品文化产业
农产品电商直播水平的提升带动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农业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领域内的乡村振兴,帮助乡村文化得以顺利传承和弘扬。在相关农产品电商直播过程中,应当及时认识到带动农产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实时跟进国家发展需求更新自身销售理念,利用现代化手段宣传文化产业和乡土特色文化,提高网民在这两方面的认知能力。部分农产品电商在直播过程中,可以将特色乡土文化印刷在卡片或者小物件上作为赠品附送给购买农产品的顾客,一方面能够打造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另一方面能够推动特色乡土文化进一步弘扬。这不仅能够丰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能够为振兴乡村经济做出贡献。
实现多渠道推广营销
要想进一步扩大直播间粉丝基础,吸引网络流量,就需要相关直播团队做好多渠道、多平台的推广营销工作。尤其是针对不同平台特点的推广工作,在打造直播电商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先从受众较多的微博平台入手,以提高农产品直播电商的知名度,通过特色化的直播宣传实现基础粉丝量的增长,然后根据农产品适用人群,选择用户质量较高的平台如小红书、得物等,为农产品直播电商运营提供更加坚固的粉丝支持。真正落实农产品的直播工作需要从快手、抖音等平台入手,这类平台的粉丝购买能力较强并且回头率较高,容易帮助农产品获得忠实粉丝的支持。当农产品电商直播规模到达一定程度时并且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就可以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播,这类平台是百姓生活中常用的购物平台,能够帮助农产品直播提高国民知名度。
清晰定位直播间特色
实现农产品直播电商长远发展首先要做好农产品账号内容管理,清晰地定位出直播间的特色内容,通过强化直播间特色化的品牌意识形成特色直播间,合理增加直播间垂直内容,增强农产品电商直播整体效能,提高基础顾客忠诚度的同时吸引大批量潜在顾客,同时做好直播间特色产品的宣传介绍文案,让新顾客能够尽快的了解农产品电商直播主要内容。此外,当面临同类型卖家的商品竞争时,可以借助定期促销、开宝箱赢产品、凑满减等活动为相关消费者争取最大利益,从而引导直播间消费者走向。部分农产品电商直播可以以农产品的生态化生长为特色,向顾客展示农产品的绿色生长环境,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吸引度。同时,可以赋予农产品运营一定的故事内涵,通过创造特色品牌故事内容,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于自家农产品的认可程度,尽可能提升顾客的忠诚度。
提高主播的专业能力
提高直播电商模式在农产品电商中的应用水平需要从直播工作人员方面入手,尤其是主播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管理方面。主播是带动直播间氛围的最重要人物,如果农产品直播过程中,主播能够流利的介绍不同农产品的功能、使用或食用方法以及基本情况,并且职业素养较高、不与粉丝发生正面的冲突,那么会帮助直播间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在和谐的氛围引导下相关经济合作才会顺利,农产品直播才能顺利运行,所以提高主播的专业实力和职业素养是十分必要的。要适当提高主播入行门槛和标准,在主播上岗前进行专业的针对性培训,帮助主播认识到工作过程中合理发言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主播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发挥出积极的带动作用。
完善直播间管理工作
健全完善直播间管理机制,督促电商直播顺利合理运行是保障农产品电商直播长足发展的根本条件。只有保障直播间处于网络控制管理的范围之内,才能够得到第三方平台的支持,更有利于吸引流量。因此在提高直播电商模式农产品电商应用水平的过程中,需要直播团队加强对于直播间的内部管理,避免出现违反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从而做好农产品的质量管理,尽可能保障销售农产品的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农产品销售服务。还要做好农产品售后保障管理工作,选派专业的售后客服与顾客进行交流,最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售后需求。同时,做好直播时间的管理工作也是电商直播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保障直播运营时长处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定期、定时开播。
平衡利益与传播,强化社会责任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农产品的品牌传播和文化传播,提升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鼓励农业企业和主播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助农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总的来说,合理应用直播电商模式于农产品电商发展是电商经济、数字经济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切实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引进多样化资源的重要手段。相关电商农户在直播运营的过程中,要坚持产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被网络诱惑迷惑。要实时跟进网络时代发展步伐,利用创新化的推广手段吸引粉丝,做好直播产品销售的同时合理宣传乡土文化,从多维度、多领域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文章总结相关内容,一方面希望为电商农户直播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帮助电商农户提升直播电商运营水平,另一方面则希望能够切实改善部分农产品滞销现状、引领农业产业创新性成长。
编校:郭欢
网络:吴飞飞
监审:侯欣怡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