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乡村景观优化助力芜湖乡村旅游提升吸引力

时间:2025-01-06 09:54:20来源: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文字:谢 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业态,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其健康发展,如《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均强调优化乡村景观对于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性。芜湖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如何在保持乡村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的同时,提升其旅游吸引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以芜湖乡村为例,探讨基于乡村景观优化下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的策略,旨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为安徽省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作出贡献。

基于乡村景观优化下提升芜湖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意义

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基于乡村景观优化下提升芜湖市乡村旅游吸引力分析,对于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芜湖“半城山半城水”,其乡村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背景,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乡村旅游提供无尽的素材。通过科学合理规划与设计,将芜湖人杰地灵的自然环境、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从而实现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例如,利用芜湖南陵县已确认的四个省级传统村落(何湾镇龙山村、工山镇八都何村、何湾镇丫木脚村和何湾镇西山村),打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和感受当地历史文化,不仅能丰富乡村旅游内容,也能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提升乡村经济收入水平

  乡村旅游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乡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通过对芜湖乡村景观进行优化,不仅能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特色,更能吸引更多游客来此观光,增加旅游收入,进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例如,芜湖市繁昌区的马仁奇峰景区,通过合理开发和保护当地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等业态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2024年“五一”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31 308人次,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330 000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1 58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提升。

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增强地方特色

  在乡村景观优化的前提下,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对于提升芜湖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还能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芜湖乡村旅游的地方特色和竞争力。芜湖乡村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如铁画、泥塑、竹编等,这些都是宝贵的乡村文化资源。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设计中,既能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乡村文化魅力,又能促进乡村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芜湖铁画,传承至今已跨越340余个春秋,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绽放光彩,在2006年5月20日,以其独特的锻制技艺,被国务院认可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芜湖市鸠江区鸠鹚古镇,游客不仅可以购买到精美的铁画作品,还可以亲自参与制作,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芜湖乡村文化,也增强了芜湖乡村旅游的地方特色。

基于乡村景观优化下提升芜湖乡村旅游吸引力面临的挑战

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问题

  乡村旅游资源是芜湖乡村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等。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盲目进行大规模建设,导致乡村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如过度开垦土地、破坏山林植被等,不仅损害乡村生态景观,也会影响其生态平衡,降低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保护力度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对于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乡村古迹、传统建筑等,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维护资金,使其在自然侵蚀和人为活动中逐渐衰败,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同时,相关部门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往往只关注某些重点资源,而忽略乡村整体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难以实现全面、系统的保护与开发。

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问题

  在乡村景观优化背景下,芜湖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显著,芜湖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餐饮和住宿接待型为主,而且很多项目都停留在传统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上,缺乏特色和创新,导致产品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缺乏精品,难以满足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例如,大部分村庄都有类似的农家乐、采摘园,甚至连宣传方式和旅游路线都大同小异,趋同性的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更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

缺乏有效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基于乡村景观优化的视角来看,芜湖乡村旅游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品牌塑造和互联网营销潜力的挖掘不足。一是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定位不够清晰,对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不足,往往忽视了游客的真实需求,没有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无法吸引目标市场的关注,导致提供的服务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而线上营销手段的应用又相对滞后,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弱,大部分乡村地区的旅游信息传播渠道单一,难以触达更广泛的潜在游客群体;另一方面对于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及口碑推广工作也不够到位,使得芜湖乡村旅游的魅力并未被充分展现出来。

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难题

  在推进乡村景观优化的过程中,芜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资金与用地双重瓶颈,严重制约了乡村景观优化措施的实施和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提升。尽管一些区域通过智慧旅游系统等现代化手段提升游客体验,但这些系统及其相应设施和平台在很多乡村地区仍处于待完善状态。便民惠民的旅游措施也未能充分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资金的短缺和用地保障的不足,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交通不便、配套设施落后、信息化建设缓慢等问题,共同构成了阻碍芜湖乡村旅游吸引力提升的根本挑战。基础设施的短缺不仅限制了游客到访,也影响游客对乡村美好体验的期待。

基于乡村景观优化下芜湖乡村旅游吸引力提升策略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旅游景观

  在提升芜湖乡村旅游吸引力的诸多策略中,核心之策莫过于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并以此为契机来优化旅游景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多个层面入手,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包括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确保乡村地区的开发活动不超出生态承载力,推行生态补偿制度,鼓励当地居民和开发者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监管与惩处,通过法律手段形成有效的威慑。二是优化旅游景观方面,则须着眼于提升乡村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例如,开展乡村绿色植被恢复计划,种植本土树种,创建生态公园和绿色长廊,增强乡村地区的自然美感及生态价值。此外,对传统村落进行精心规划与修缮,保留乡土建筑风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文化景观。同时,实施环境教育项目,提高当地社区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知,培养其成为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通过组织环保志愿活动、开展生态旅游教育培训,以及利用媒体平台宣传环保理念,形成全民共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再者,推动乡村旅游业绿色发展,倡导低碳旅游模式,不仅涉及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废物排放,也包含制定可持续旅游规划,确保旅游设施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

  在乡村景观优化的框架下,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成为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关键一步。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只有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才能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有效避免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芜湖乡村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如铁画、泥塑、竹编等,这些都是宝贵的乡村文化资源,注重一村一特色的发展理念,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中融入乡村文化元素,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乡村文化节、开展乡村文化培训等,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传承意识,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芜湖乡村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深入挖掘内涵,将其转化为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了解和感受乡村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利用芜湖市繁昌区的马仁奇峰景区,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了解和感受当地的红色历史和文化;也可以利用芜湖县的陶辛水韵景区,打造以水乡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水乡风情和文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应创新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推出更多具有特色和创意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利用芜湖市鸠江区的鸠鹚古镇,打造以传统手工艺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自参与铁画、泥塑、竹编等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利用芜湖县的六郎湿地花海景区,打造以花卉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欣赏美丽的花卉的同时,了解和感受花卉文化的内涵。

创新营销手段,提高市场知名度

  在乡村景观优化的背景下,创新营销手段成为提升乡村旅游市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并增加市场份额,应运用创意和技巧,让市场营销更加生动有趣。第一,可以通过故事化营销来吸引游客,将乡村的历史、文化、风景等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各种媒介如网络、电视、广播等进行传播,使游客在听到这些故事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可以讲述马仁奇峰的形成过程、赭山公园的历史变迁等,让游客在了解这些景点的同时,也了解了背后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第二,可以利用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例如,可以在微博上创建官方账号,发布各类活动信息、优惠信息以及各种吸引人的旅游攻略;在抖音上发布具有地方特色的短视频,展示乡村的自然风光、特色美食和独特的文化活动,吸引网友的关注和点赞。同时,也可以与在线旅游平台如携程、去哪儿网等合作,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更多的在线用户预订旅游产品。第三,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来提高市场知名度。例如,举办音乐节、美食节、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加,在活动期间,可以邀请明星、网红等进行现场直播,吸引更多的粉丝前来观看。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芜湖乡村旅游的市场知名度,也可以提高其在游客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构建多元化合作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支撑乡村旅游景观优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构建多元化合作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将乡村旅游业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确保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政府还需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合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鼓励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公私合营(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旅游业,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并对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政策激励。此外,还需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课程,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专业技能和乡村景观知识,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通过深入探讨乡村景观优化对芜湖乡村旅游吸引力提升的意义和挑战,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营销手段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分析结果对于推动芜湖乡村旅游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未来,期待更多的成果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同时期望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社区共同努力,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繁荣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编校:张春兰

  网络:吴飞飞

  监审:郭欢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