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大粮山下,千年古镇——记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

时间:2024-11-15 10:12:12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文字:张春兰

  米山镇,古称盖州,其名称由来可追溯至唐武德元年(618),当时设盖州府,辖高平、丹川、陵川、盖城四县。据《明统一志》记载,因赵将廉颇曾在此积米,故得名米山。1962年,为了进一步细化管理,以村中为界,米山被分为米东和米西两个行政村。明清时期,米西村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发达的手工业、商业,村镇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空前繁荣。2012年12月,米西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米西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文化遗产,米西村的宝贵财富

  米西村拥有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古战场遗址、古建筑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米西村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历史记忆。


米西村

  米西村是大粮山脚下的一个重要村落。大粮山不仅因自然风光秀丽而著称,更因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名扬四海。战国时期,这里曾是长平之战的主战场,廉颇将军曾在此地修壁筑垒、驻军屯粮,留下了“廉颇道”“廉颇屯”“营房岭”“廉颇冢”等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至今依稀可辨,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据说,汉宣帝时,为纪念廉颇将军的功绩,在大粮山上修建了廉颇祠,历经多次重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些建筑群落,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更寄托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如今,大粮山已成为一处集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除大粮山的建筑外,米西村内部的建筑同样令人叹为观止。高平铁佛寺是米西村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位于上西门街铁佛寺巷内,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该寺因金大定七年(1167)归安了铁佛一尊而得名。这座创建于金代、重修于明代的寺庙外观看似不起眼,内部却保存了释迦牟尼、观音、普贤菩萨等塑像27尊,这些彩塑造型生动、色彩丰富、工艺精湛,是明代佛教彩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铁佛寺占地面积约892.55平方米,坐北向南,为单进四合院布局。院落中轴线北端为正殿,南端为天王殿,正殿西侧有耳殿三间,院内有东、西禅室各五间。正殿和天王殿的梁架、屋面等均体现了明代的建筑风格,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高平铁佛寺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对于研究古代建筑、雕塑、宗教文化等也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0月,高平铁佛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铁佛寺

  显圣观,坐落于米西村内,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后几经修缮,形成了现今独特的建筑风格。该观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占地面积约2018平方米,为一进院落,彰显了古代宗教建筑的庄严与肃穆。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悬山顶设计,斗栱五铺作,展现出明代建筑的雄浑大气与精致细腻。同时,清代元素的融入也为建筑增添了几分柔和与细腻,如保留下来的清代二层楼建筑及云纹斗栱等。在装饰与彩绘方面,显圣观同样表现出色。檐下、梁枋等部位施有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彩绘图案,不仅美化了建筑外观,更增添了几分意趣,使人在观赏之余可以感受到古代艺术的魅力。显圣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亦十分考究,注重质地优良、经久耐用,其建筑工艺更是精湛无比,不论是木构件的榫卯连接,还是砖石砌筑,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与高超技艺。


显圣观

  近年来,显圣观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相关部门与社会力量纷纷投入资金对其进行修缮与维护,力求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风貌与建筑特色。目前,显圣观的主要建筑正在进行保护性维修工程,预计修缮完成后将以更加威武雄壮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走在米西村的青石板路上,两旁是斑驳的墙壁和古朴的门楣,街道布局规整而别致,体现了古代村落的规划智慧。街道多呈网状或环状分布,便于村民日常出行和物资交流。主街道宽敞平坦,两旁民居错落有致,商铺林立,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米西村还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巷弄,如铁佛寺巷等,这些巷弄狭窄而幽深,两旁多为传统建筑,仿佛能带领人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

  米西村的庭院布局也颇具特色。传统民居大多为四合院或三合院的布局形式,院落规整,布局合理。庭院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为村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明清时期,米山村依靠开采矿产、手工业和商业逐渐繁荣起来,许多大户人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宅院,如郭家大院、贾家大院等,这些宅院不仅建筑精美,庭院布局也极具匠心。现如今,传统建筑占村内总建筑的80%,有些虽已改造,但仍保持了原有的格局。郭家大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一组连在一起的民居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别致。院落中的房屋建筑全部是两层,气势恢宏;房屋上的木雕雀替和窗棂更是精美绝伦,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古建筑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见证了米西村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过往。

  除了古建筑群的辉煌外,米西村还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著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米西村都会举办盛大的“米西庙会”,这一习俗已延续数百年之久,是村民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要仪式。庙会上,锣鼓喧天,龙舞狮跃,各种传统戏曲、民间艺术表演轮番上阵,热闹非凡。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还能近距离感受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值得一提的是,米西村还保留着多种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如剪纸、刺绣、根雕等,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剪纸艺术以其精湛的刀工和生动的图案,将村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巧妙融入每一寸纸张之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韵味。刺绣工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细腻的针法、绚丽的色彩与丰富的图案相结合,不仅装点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更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而根雕艺术则是利用自然之木,通过艺术家的巧手雕琢,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形态各异、意境深远的艺术品,让人在赞叹之余,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文智慧的完美结合。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米西村宝贵的财富,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未来的希望。


根雕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米西村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积极探索乡村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推广特色农产品等方式,米西村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的米西村,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让更多的人感受这座千年古村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

现代农业与多元经济并存

  进入新时代,米西村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多元经济。全村现有耕地面积约1.82平方千米,以农业种植为主,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运输业、加工业和旅游业。

  米西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米西村的谷物种植历史悠久,其中玉米是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秋保玉米种植户是一家专注于玉米种植的小微企业,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细的田间管理,确保了玉米的高产和优质。这些玉米在供应本地市场之余,还销往周边地区,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玉米农作物

  近年来,米西村还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产业,成立了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种植苹果树、梨树、桃树等多种果树,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等措施,提高了果品的品质和产量。果树种植不仅丰富了当地的农产品种类,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观光。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米西村的农户们还积极种植各类蔬菜和花卉。他们利用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实现了蔬菜的四季供应和花卉的常年种植。这些蔬菜和花卉不仅满足了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为村民拓宽了销售渠道和增收途径。

  米西村的养殖业同样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目前,村内以生猪养殖为主,同时涉及家禽、水产等其他养殖领域。米西村的生猪养殖业规模较大,拥有多家管理科学、设施完善的养猪场。这些养猪场通过引进优良种猪、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严格的防疫措施,确保了生猪的健康生长和产品的高品质。除生猪养殖外,米西村部分农户还从事家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产业。他们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林下养鸡、稻田养鸭等生态养殖模式,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提升了养殖效益。同时,一些农户还尝试养殖鱼类、虾类等水产品,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米西村积极探索多种经济发展模式,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除传统的农业和养殖业外,该村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作物和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米西村还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高平长平古战场大粮山景区的开发,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米西村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通过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等方式,将本地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这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了市场范围,还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米西村的现代农业和多元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当地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村民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治理整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米西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一案三促五治”工作法,推动了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全面提升。这一工作法以案件为引领,通过制度、体制和干部三方面的促进措施,实现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

  在制度方面,米西村进一步健全了民主决策程序和内控制度,确保了村级事务的公开透明和公正处理。在体制方面,推行了“5+”网格治理新模式,将全村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在干部方面,通过调整配强支村两委和包村干事等力量,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米西村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者。

  2022年以来,米西村积极部署,系统强化了农村环境治理与村容美化工作。米西村将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拆、清、整、绿、建”五措并举,全面提升村庄环境。近几年,米西村共清理积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上千吨,清理河道数千米,拆除废弃建筑多处。同时,米西村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改善村民的用水、取暖、改厕等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老旧道路整治

  在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方面,米西村亦不遗余力。米西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将道路提升列为“办实事、解民忧”民生实事之一抓在手上,研讨整修方案,迅速采取行动。其中,正西街作为通往镇区的主干道,率先进行了整治提升,该项目的完工,有效解决了道路泥泞、坑洼和灰尘满天的问题。铁佛寺口袋公园引入银杏、桂花等绿化树种,增设现代路灯;同时,打造了铁佛寺文化一条街,让村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显圣观停车场的建成有效缓解了老街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二仙庙文化广场翻新工程,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增设了健身设施,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促进了社区的和谐。

  大粮山下,米西村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米西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米西村将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晋城市高平市的大地上,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标杆。

  编校:乔星琦

  网络:吴飞飞

  监审:肖慧敏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