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千年古韵绽新彩,共绘富裕新图景——记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中庄村

时间:2024-11-07 09:55:25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文字:白 玉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三千年,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70%以上在山西境内,素有“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隐匿着一片古朴典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堡式古村落。这些村落,宛如珍珠散落太行怀抱,虽不显山露水,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情怀。

  润城镇是阳城县最繁华的城镇之一,在明清的辉煌岁月里,商贾云集,市井繁荣。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当地人民构筑起一座座城堡式的村落,它们不仅是抵御外侵的坚固堡垒,更是岁月的守护者。坚固的城墙、密布的垛口、巍峨的看家楼,共同绘就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在这些村落中,许多古民居因建造精良而得以保存,至今仍有人家烟火,书写着世代传承的故事。

  润城之地,自古文风昌盛,重教兴学蔚然成风,孕育了无数英才。在这片土地上,“郭峪三庄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的佳话流传至今,“三庄”分别对应着上庄村、中庄村、下庄村,“上下伏”分别对应着上伏村、下伏村,它们共同见证了润城人才辈出的辉煌历史。每到一处,村民们都会自豪地细数着村中进士、举人的荣耀,那是他们心中永远的骄傲。

  其中,中庄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八方来客。漫步其间,小巷纵横,古韵悠长,牌楼高耸,流露出岁月的痕迹。村内的明清古宅与古院错落有致,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辉煌,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中庄村鸟瞰图

  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包括上庄村、中庄村、上伏村在内的多个中国传统村落,逐渐成为游客争相探访的热门目的地。阳城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地理优势,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一系列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也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道路。

  近年来,阳城县润城镇的中庄村,紧握太行古堡群复兴的历史契机,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底蕴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布政李府景区为核心,以民宿产业为引擎,踏上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道路,为这座承载着千年岁月风霜的古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庄村翻开了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崭新篇章。

  中庄村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抓太行古堡群保护与开发的时代机遇和乡村文旅发展机遇,通过完善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以布政李府景区为核心,以民宿产业为亮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强力推动文旅产业迈向新高度,让这座千年古村焕发新生,引领村民沿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开拓前进。

中庄蝶变,明清古韵焕新生

  中庄村,这座历史悠久的村落,有众多蕴含深厚底蕴的古建筑。古朴雅致的民居宅院错落有致,其中十多处宅院保存完好,追溯其建造年代,多集中在明代至明末清初,彰显着那个时代的匠人智慧。这些宅院均为当地的李氏家族所建,是李氏家族辉煌历史的见证,因此,中庄村古建筑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李家大院”。它们不仅承载着李氏家族的历史记忆与家族精神,更是中庄村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作为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的宅邸,它们不仅见证了李氏家族的兴衰,也是李氏家族文化与传统的体现。这种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使得李家大院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充满生命力与情感的文化空间。


中庄村内古宅与古院错落有致

  李氏家族中的代表人物是曾任河南、山东两省布政使的李豸,他与其子李可久均高中进士,成就了阳城地区父子同中进士的佳话,可见李家在明嘉靖年间达到了鼎盛。古往今来,官员衣锦还乡后往往热衷于修建宅邸,以彰显家族之荣耀,李家大院也体现了这一传统,其规模之宏大,布局之精妙,与邻近的上庄村古迹交相辉映,共同诉说着厚重的历史。

  李家大院匠心独运,分为“棋盘八院”与“环宅院”两大区域。棋盘八院,顾名思义,其布局从空中俯瞰犹如一盘精心布置的棋局,八座院落错落有致,南北排列、院院相通,各具特色而又和谐统一。这些院落多为四合院或三合院结构,正房巍峨,多为三层小楼,厢房则精巧别致,两层设计。棋盘八院的每个院落都设有大门和二门,中间有“之”字形的小巷连接,错落有致。所有的院落都前后递进、左右相连,关上门,自成一体,打开门,四通八达。屋顶采用悬山式,廊前木构精巧,砖雕、木雕细腻入微,将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生活哲理巧妙地融入其中,是民居砖雕艺术的精品,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尽显中式美学的魅力。


李家大院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历经岁月洗礼,许多院落仍在修缮中保留了原貌,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而环宅院作为李家大院的另一标志性建筑,其正房更是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成为中庄村古建筑群中的点睛之笔。

  李家大院不仅是李氏家族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缩影。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研究古代建筑、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的重要窗口,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烙印在一砖一瓦、一雕一琢之中。李家大院作为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的宝贵载体,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细的雕刻工艺以及背后的故事,共同绘就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人在欣赏古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韵味。


环宅院

  此外,中庄村还藏有另一处重要古迹——汤帝庙。这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庙宇,历经清代多次修缮,直至2004年进行全面整修,才重现昔日辉煌。汤帝庙坐北朝南,布局严谨,中轴线上的戏台、献殿、正殿等建筑,均为明清时期的宝贵遗产,其建筑风格独特,斗拱飞檐、琉璃脊饰,无不彰显着古代建筑的魅力与韵味。


村内精美的砖雕

古韵新生,乡村旅游的活力探索

  中庄村,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布政李府景区作为中庄古建的标志性代表,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潜力。当地政府高瞻远瞩,引进阳城县棋盘老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精心打造60余间明清主题民宿,并为游客提供独具地方特色的“八八宴”美食体验,吸引周边省市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古村重现往昔繁华。

  2021年,中庄村布政李府景区迎来了旅游业的井喷式增长,接待游客近5万人,村集体增收80万元。为进一步拓展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中庄村积极规划明清风情步行街,融合餐饮、茶艺、民俗表演等多种要素,同时与阳城县缘沁生态种养有限公司合作,引入缘沁生态种养项目,开展孔雀、鸵鸟、珍珠鸡等特色养殖项目,并建设玉皇山生态采摘体验园,提供多元化旅游体验,让游客在品味古韵的同时,也能亲身体验田园牧歌的乐趣。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实施后,将有效促进村集体增收,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中庄村深刻认识到产业振兴的关键作用。因此,中庄村在深耕文旅产业的同时,还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挖掘土地与闲置厂房的潜在价值,有效盘活了各类资源,不仅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福祉的双重提升。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与成功探索,共同铸就了独具魅力的“中庄样本”,为同类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案例与深刻启示。

设施升级,打造品质旅游新体验

  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阳城县布政李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中庄村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旅游整合运营。多维度优化升级基础设施,从标准化水冲式旅游公厕的修建,到大型停车场的扩容;从明代古暗道的恢复,到指示路牌的增设;从村内古建的绿化亮化,到景区路面的硬化与环境卫生的整治,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游客打造了一个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同时,景区还初步形成了集“吃、住、行、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特别是明朝特色客栈这一项目的推出,更是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民宿”。

  中庄村在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过程中,注重村民利益的保障与提升。通过租赁村民古房、集体修缮、村民入股等方式,让村民成为乡村旅游的直接受益者。明清风格民宿、传统美食体验、民俗表演等项目的开展,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更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中庄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路。

文化赋能,旅游添彩新篇章

  拥有1500年悠久历史的中庄村,毗邻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让这片古村落成为探寻三晋文化的又一热门“打卡”地。中庄村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自2017年起,中庄村便启动了资源激活计划,集全村之力,与村民共同努力,将散布的60余处闲置古宅与古迹纳入精心保护与全面开发的框架之中,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旨在唤醒这些沉睡的文化瑰宝。

  同时,中庄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让这座千年古村焕发新生。这座村落以其壮丽的古建筑群闻名遐迩,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成为阳城县乃至山西省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布政李府景区作为中庄古建的代表,不仅承载着明朝布政使李豸的辉煌过往,更以其独特的“棋盘院、粮仓院、师生院、进士第”等建筑,展现了山西省官家古建的杰出风采。中庄村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成为乡村旅游的璀璨明珠。占地3.8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穿越时空,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中庄村以“古堡活化”为核心战略,成立文物保护中心,通过租赁、修缮、入股等多元化方式,让古建筑焕发新生,不仅保留了历史记忆,更激活了发展新动能,成为阳城县古堡文化复兴的典范。


棋盘八院

非遗赋能,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八八宴”专为欢聚一堂的庆典而生,其完整呈现包括9道开胃凉菜与16道热气腾腾的主菜,每一道都是对五谷丰登、食材多样的完美诠释。“八八宴”作为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美好寓意的传统美食,其历史可追溯至400余年前。此盛宴的筹备过程堪称繁复精细,选材考究,加工精细,整个流程细分至60余道工序,涉及食材种类高达80余种。从经典的炸、炒、熘、煨、炖,到细腻的扒、煮、氽、烩、烹,再到独特的煎、卤、蒸、熬、焖,无不展现出当地人民对食材的尊重与对烹饪艺术的深刻理解。

  中庄村在推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特别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八八宴”作为当地流传数百年的宴席,不仅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更成为景区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中庄秧歌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在景区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更为中庄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美食,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民俗表演。中庄村巧妙融合“现代旅游+民俗文化”,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与知名旅游平台合作,推出民俗演艺、文化节庆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乡村旅游氛围,吸引了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中庄村围绕“四朝古村、民俗中庄”的发展定位,以“筑巢引凤、固巢养凤”为路径,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形成了依托古堡活化利用带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中庄模式”。中庄村不仅吸引了大量周边省市的游客,丰富了旅游产品,还极大地提升了村庄的旅游吸引力和经济活力。


中庄村古建筑颇具特色

  由此可以看出,中庄村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对农民增收、人居环境改善、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庄村布政李府景区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带动优势,为阳城县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该村在“生态立村、文化兴村、产业强村”理念的指引下,致力于构建环境优美、文化繁荣、产业兴旺的休闲旅游胜地,让传统村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中庄村正以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征途上阔步前行,让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在新时代的春风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璀璨明珠。当我们走进中庄村李家大院时,不仅是在欣赏一座座精美的古建筑,更是在感受一段鲜活的历史、品味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瑰宝。

  展望未来,阳城县将继续深化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开发,融入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发展大局;继续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优化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旅游产品质量。通过创新赋能,传统村落将成为文化、生态、经济和谐共生的典范,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贡献力量。

  编校:乔星琦

  网络:吴飞飞

  监审:肖慧敏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