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一粒沙棘引领经济发展新篇章——记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开栅村沙棘

时间:2024-10-12 09:36:33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文字:董亚泥

  开栅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地势西高东低,土石低山区、黄土丘陵区与山前倾斜平原区交织,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开栅村西依吕梁山,东、南与晋中平原接壤,北距省城太原仅60公里,夏汾高速公路纵贯村南,307国道横穿村镇,文峪河水库坐落村内,是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3000余户,11000多人,耕地面积3200亩(约2.13km2)。

  开栅村的村容村貌,是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古老的建筑与现代化的设施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时代风貌。村中绿树成荫,街道整洁,新旧房屋错落有致,既有传统的北方民居,也有现代化的建筑。繁荣的集市,显示出这个村落蓬勃的经济活力。

  开栅村依山傍水,地处交通要道,是吕梁山的咽喉要地,自古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开栅村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时间不得而知,但据1936年北山修炮台的出土物考证,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存。《文水县志》记载:“魏武帝筑栅城以备北虏当文峪口。”因立木栅为城,故又名“栅城”。宋金时期开始称“开栅”。公元304年,南匈奴恢复统一,刘渊被族人拥立为大单于,起兵反晋。两军在大陵(文水县古称)发生战争,结果刘渊大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汉国。两军交战之地就是开栅地区。公元1126年,宋金两军各调集十数万将士于此交战。明末,官府为防止农民起义军攻入晋阳(太原市古称)派兵驻守开栅长达八年。公元1648年至公元1671年均有官军驻防此地。

  民国时期开栅村商业十分繁荣,在开栅村的正街(今开阳东、西街)上,曾经开着很多的商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较大的商店在开栅有40余家,包括钱庄、绸缎铺、药房、木材店、酒坊等,另外还有少量的粮店、粉醋店、旅店、理发店、熟食店、点心月饼店、磨面坊、典当铺、棉花店等。

  开栅村还有“三街六巷九道门”之传说。以前的开栅村中有三条大街:南大街、中街和北大街。在公元1767年,天降大雨,声如雷鸣,突发的文峪河水,波涛汹涌,浪花翻滚,冲出狭窄的河床一泻千里。村中南大街和中街南部的房屋承受不住洪水的力量,挣扎片刻几乎全部倒塌,只剩余中街北部的房屋,即开栅村的下街。北大街为开阳东街和开阳西街。

  开栅村是一个充满活力、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经济繁荣的村落。在这里,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每一眼都能看到现代文明的进步。开栅村,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吕梁山的怀抱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绿色枝叶衬托下的红色沙棘果分外娇艳

  在开栅村的土地上,沙棘以其坚韧的生命力,傲然生长。它不似牡丹娇艳,不比松柏挺拔,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采。沙棘果,那一串串金黄的珍珠,悬挂在枝头,随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珍贵礼物。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那是岁月的馈赠,是风雨的洗礼。沙棘枝干,或弯曲,或笔直,却总是那么坚定地伸向天空。在严寒的冬季,它们不畏风雪,依然挺立;在温暖的春季,它们孕育着新的生命,默默准备着绽放的盛宴,是岁月的痕迹,是坚韧的象征。而沙棘叶,那一片片细小的叶片,虽不起眼,却承载着沙棘的生命之息。它们在春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生长的故事,是沙棘的守护者,是果实的摇篮。

  然而,这繁茂的沙棘林并非随意生长于大地之上,而是村民们汗水的结晶。在这片土地上,村民们的辛勤培育,让沙棘得以茁壮成长。他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料着每一株沙棘。春日,他们播种希望;夏日,他们浇灌汗水;秋日,他们收获喜悦;冬日,他们默默守护。

  村民们的付出,是无声的诗,是坚韧的歌。他们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却也因此显得更加有力。他们的脸庞,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也因此显得更加坚毅。他们的身影,穿梭在沙棘林中,是开栅村上最美的风景线。


金黄的沙棘果

成熟的沙棘果实

  沙棘,这种在地球上存在超过两亿年的植物,以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渐成为许多地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首先是沙棘的生态价值。沙棘具有极强的抗逆性,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并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树”。在像吕梁这样沙棘资源丰富的地区,种植沙棘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为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据吕梁新闻网报道,吕梁部分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其次是沙棘的经济价值。沙棘从果到叶再到枝,全身都是宝,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在吕梁部分地区,沙棘产业已形成了从育苗种植、科研开发、生产加工到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市场运营模式。例如,文水县通过沙棘专业镇建设,年可加工沙棘鲜果1.5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销售收入达1.67亿元。沙棘产业以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融合的深入发展,沙棘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沙棘,作为一种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性灌木,早在唐朝,就被用于中医治疗,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沙棘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其种子、叶、果实等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维生素、类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铁、镁、钠、钙)、黄酮、生育酚、多酚及其他人体必需的活性物质等,被誉为“维C之王”。自1977年沙棘首次载入《中国药典》以来,其药食同源的特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令人垂涎欲滴的沙棘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天然食品需求的增加以及保健产品的青睐,沙棘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国各地纷纷加大沙棘种植力度。山西吕梁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沙棘资源,成为全国沙棘产业的佼佼者。

  吕梁的沙棘种植面积广、品质优,素有“世界沙棘在中国,中国沙棘在山西,山西沙棘在吕梁”的美誉。据统计,吕梁现有不同盖度的天然沙棘面积超过120万亩(约800km2),约占全省沙棘面积的1/5、全国沙棘面积的5%。谈及吕梁沙棘的佼佼者,非开栅莫属。2023年6月份,吕梁市政府将开栅镇命名为“沙棘特色产业镇”,预示着这里的沙棘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栅村有三家沙棘加工企业,其中,全国知名的沙棘生产基地——吕梁野山坡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这家公司生产的沙棘饮料和蓝莓汁,深受大众喜爱,品尝过的人不计其数。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沙棘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引领、市场运作等多种举措,开栅村的沙棘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吕梁已形成了集沙棘种植、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市场运营模式。而开栅村,作为这一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积极参与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共同推动着沙棘产业的蓬勃发展。

  沙棘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还催生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沙棘加工企业。其中,吕梁野山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完善的销售网络,实现了沙棘产品的规模化、品牌化生产。该公司的沙棘果汁、沙棘果油、沙棘代餐粉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国内外市场。


开栅村沙棘饮料车间外貌

  开栅村沙棘经济的成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宝贵经验。首先,是政策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吕梁市委、市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沙棘,同时加强市场引导,推动沙棘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其次,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促进。开栅村沙棘产业注重科技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沙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产业升级,推动沙棘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再次,是龙头带动与集群发展相协同。开栅村以沙棘产业的龙头企业为标杆,构建起“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实现了沙棘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最后,是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相并重。开栅村沙棘产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通过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沙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沙棘产品的多元化销售渠道。展望未来,吕梁沙棘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沙棘的果实和叶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C、E、K,β-胡萝卜素,以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沙棘的这些特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展现出其多面的价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沙棘相关产品。

  沙棘代餐粉。沙棘代餐粉是一种营养补充剂,通常由沙棘果实、种子和其他营养成分混合制成。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E,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沙棘代餐粉可以作为身材管理期间的辅助食品,提供必要的营养,同时控制热量摄入。

  沙棘皮。沙棘皮是指沙棘果实的外皮部分,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和植物化学物质。沙棘皮可以用于提取沙棘油,这种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沙棘皮也可以直接食用或用于制作果酱、果脯等食品。

  沙棘酒。沙棘酒是一种以沙棘果实为原料的果酒,通过发酵过程制成。它含有沙棘果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E和β-胡萝卜素,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沙棘果油。沙棘果油是从沙棘果实中提取的油脂,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用于烹饪、制作沙拉酱或直接口服。沙棘果油也常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具有保湿和抗衰老的功能。

  沙棘汁。沙棘汁是直接从沙棘果实中榨取的果汁,保留了果实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作为其他饮料和食品的添加剂。


沙棘酒

装瓶的沙棘汁

  沙棘产品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展望未来,沙棘产业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飞跃。首先,科技创新。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沙棘的产量和品质,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其次,市场拓展。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沙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再次,产业融合。推动沙棘产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等融合发展,打造沙棘特色小镇和沙棘文化旅游线路。最后,政策支持。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为沙棘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保障沙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开栅村,沙棘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是开栅村的骄傲,更是村民们的希望。它的存在,让这片土地更加生机勃勃,让这里的人们更加坚强不屈。沙棘,是开栅的灵魂,是生命的赞歌。它更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这里的沙棘,承载着村民们的辛勤与智慧,见证了从贫瘠到富饶的转变,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的飞跃。

  随着沙棘产业的蓬勃发展,开栅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绿意盎然的沙棘林。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沙棘,这个小小的果实,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然而,这一切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它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是无数次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勇气。开栅村的村民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汗水,书写了一部奋斗的史诗。他们的故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

  今天,当我们站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望着那一片片金黄的沙棘果时,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沙棘,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植物,如今已经成为开栅村的骄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它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更引领着整个村庄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沙棘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为开栅村乃至更广阔的地区带来更加繁荣的景象。让我们共同期待,沙棘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活力,为经济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编校:侯欣怡

  网络:柳绣华

  监审:董亚泥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