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走近西易——记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西易村

时间:2024-09-03 14:10:33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文字:申 树

  在踏足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西易村之前,我只听说有的村庄非常富裕,却从未见识过;我也只知道别的省份有实现了共同富裕的村庄,却不知故土山西也有这样的村庄。近日,在西易村,我看到了一个村子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而增加了发展壮大的可能性,也看到了中国农村的未来。

  去西易村源于一个这样的契机。在与白堂乡相关工作人员对话的过程中,“西易样板”一词频繁出现,一问方知,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有一个叫作西易村的地方,其是山西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样板,社会地位高、经济实力强、文化建设好,故被称作“西易样板”。基于这样的了解,我们踏上了前往西易的旅程。


风景秀丽的西易旧村

  在西易村,我惊诧于一个村庄的富有,亦震惊于领导班子的远见卓识。然而,西易村并非未曾经历磨难,并非从一开始就富有,而是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后发生了蝶变。

  根据记载,西易村原名西乱壕,明洪武六年(1373),原籍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的西易苗氏祖先苗典次子苗守义定居西乱壕,期间几易村名,并在最终定名为西易村。据介绍,全村现有498户,1468口人。

  在乡村振兴方面,西易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出了村民在册人数全托式的管理模式,率先在山西蹚出了以工补农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共同富裕之路,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全村村民实现“六有”(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并且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诸多荣誉。


易苑小区一角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西易村的产业成果有目共睹,村集体参股的山西西易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设二十多个企业,目前共有三座煤矿、七个运销企业、十余个非煤企业,经营范围涉及煤炭产、洗、运、销以及机械、耐磨材料、陶瓷、热虹吸管制造、餐饮、金融、房地产、农牧业等多个行业。在生态方面,西易村“见缝插绿”,在工业园区内的闲散土地上种植了油松、侧柏、云杉等优良树种,在观音庙前、龙王庙前、南台梁等处种植了李子树、杏树等经济林,在易苑小区内种花、种草、种树进行绿化。在乡风方面,西易村积极推进移风易俗,主张婚丧事从简,破陈规、除陋习、树正气。在治理方面,西易村的基层治理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在生活方面,西易村民生活条件富足,衣食出行都有保障,不会为钱而担忧。同时,精神生活愉悦,基于现有的西易民俗文化馆、西易民俗文化街、西易村史馆、西易村党建馆等文化设施体系,西易村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颇高,人们的脸上时常洋溢着笑容。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也离不开西易三任书记的兢兢业业。

  在西易村,有一位“三白矿长”,他就是苗滋种。苗滋种是在西易煤矿经营不景气、村民未能因宝贵的煤炭资源富裕起来的情况下自请辞去崔家岭煤矿长职务返回西易接手的。在他接手时,曾有人劝他联络村里的干部承包经营,这样既符合国家政策,对个人来说也是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但他说,“我不仅是西易煤矿的矿长,更是西易村的支部书记,搞承包几户几十口人富裕,大多数村民贫困,我不光彩,要富就共同富”。就此,为西易村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关于“三白矿长”这一雅号,还得从头说起。当时,由于西易煤矿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效益差,拖欠工人工资三年有余。面对这样的烂摊子,苗滋种不仅贷款20多万元补发了工人工资,使得生产得以恢复,还果断提出了“堵塞管理漏洞,反对铺张浪费”的口号。其中包括招待客人方面,他指出:“如果不是上级特别安排的会议,一般来矿客人要从俭招待,都是白面馒头、白豆腐烩菜、散装白酒,想吃炒菜没有。”于是,西易煤矿在苗滋种的带领下安全生产,产量倍增,效益可观。1989年,苗滋种已年近六十,在自觉精力、文化等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情况下,他向上级申请调派一位具有煤矿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掌管西易煤矿。经研究决定,白堂乡党委把时任乡办潘家窑煤矿技术副矿长的苗寨调回西易煤矿。


易苑小区内部石碑

  1989年,苗寨接任西易煤矿矿长后,经过20多年的努力拼搏,把西易煤矿发展到拥有三座煤矿、四个运销企业、十余个地面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在苗寨的带领下,西易村党支部于1998年成立党总支,于2006年升格为村党委,并且成为朔州市唯一的农村党委;同时,集团公司成为朔州市地方煤炭主体企业,公司实际固定资产达40.6亿元。另外,1998年,“人人参股、人人分红”的股份制车队成立;2002年,易苑小区建成。村民享受肉、蛋、面、奶、油、供热、生活费、股份等共计人均每年1万多元的福利补贴,人均年收入3.5万元。由此,以苗寨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把西易村变成了共同富裕的“寨子”,苗寨也圆了父亲为他起名字时的一个“梦”。同时,苗寨还始终重视文化建设。1994年,村办中学建成,教学水平名列全区前列;2002年,易苑双语幼儿园建成。另外,村里还先后成立了文化站、村民职工培训中心,组建了老年太极拳队、妇女秧歌队、军乐队、职工红歌演唱队,创办了《西易报》等刊物。2002年4月15日,西易村还成立了“西易集团公司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会”,为全区贫困大学生解了后顾之忧。然而,人生并不总是如人所愿,2013年,苗寨因病不得不离开西易前去就医。

  2017年11月9日,西易村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党委领导班子,苗杰当选为党委书记,新班子展现新气象,踏上新征程。确定了“不忘初心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认真贯彻“提升西易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两项基本任务和“全面提高党委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全面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三方面重点要求;加大力度做好“抓根本、抓制度、抓形象、抓作风”重要工作;积极推进“经济惠民、生态惠民、安全惠民、文化惠民、精神惠民”五项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建设百年幸福西易”的总体战略目标。现与京能集团、平鲁区政府签订了三方合作框架协议,与大唐张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风电项目协议,向清洁能源方向发展。


西易民俗文化馆

西易民俗文化馆内部雕塑

  在采访西易村的过程中,人们亲切地将苗滋种称作“筑梦人”,将苗寨称作“圆梦人”,把苗杰称作“追梦人”。如今的西易村,村民变市民,农民变工人,人们生活得幸福、安逸、满足、自得。村里有个姐姐对我们说,她作为西易村民,感到很幸福,也可以感觉到村里的大家过得很幸福。她的笑容一直洋溢在脸上。

  作为“样板”,西易村是平鲁区最后一个分田到户的“典型”,也是平鲁区首个整体自行搬迁进城的村庄,还是平鲁区第一个全民参保的村庄。在西易村,没有特富户,也没有贫困户,人们居有所安、老有所养、业有所从、食有保障,人们不需要担心因病致贫、看不起病,因为在国家医保政策的基础上,西易会为村民兜底;人们不需要担心上不起学,因为西易不仅会为学生提供助学补贴,还会增加补贴额度鼓励村里有志向的孩子继续深造,让孩子们上学没有后顾之忧。村民的所思所想,村委一直努力听取;村民所需所求,村委都尽力满足。另外,西易村还带动平鲁地区实现家门口就业2000余人,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才返乡,实现了无线全覆盖等。西易村民的幸福令我们艳羡,他们幸福的来之不易亦值得我们深思。


西易人的笑脸合集

  编校:张瑞

  网络:柳绣华

  监审:原琳娜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