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增能视阈下老年教育发展经验探究
摘要:文章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CRITIC权重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农村老年教育发展水平评估方法。通过选取相关评价指标,搭建老年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样本村庄老年教育发展水平展开综合评价,并提出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政策推进和保障机制设立;实施资源整合,提高农村现有场地条件利用率等优化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如何保障老年群体,尤其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老年群体的精神健康发展成为重要议题。老年教育的效能不仅关系到社会的总体进步,也冲击着整个社会道德价值感顶层设计的正向发展[2]。以提升农村老年人获得感和地区经济发展为双重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发展需要予以关注的时代课题,提升农村老年人自我效能感和精神幸福程度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汇聚力量加以解决。文章采取层次分析法(AHP)、CRITIC权重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估,并建立了农村老年教育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对影响老年教育发展水平的各个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可为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评估样本选取
为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文章采用整群抽样、PPS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抽样单元分别为地级市、下辖县/区和村,并以偶遇抽样方式于抽取村庄中选择问卷调查对象,抽样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调查市级的整群抽样
对我国老年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按照时间序列进行研究,结合2021年12月20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的浙江省老年教育优质(示范)学校和“在浙学”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名单,以各个市级群为抽样单位,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衢州市共8个市。
下辖市(县)/区的PPS抽样
对抽取地级市的下辖市(县)/区的数量进行统计,按照下辖市(县)/区数量等比例确定各区应抽取的村庄的数量,分别在杭州市抽取 4个下辖市(县)/区,在宁波市、温州市、湖州市、丽水市、衢州市、台州市、嘉兴市各抽取2个下辖县/区。再利用拉希里法,按照各街道人口规模进行 PPS 抽样,以确定每个区内具体抽取的乡镇(街道)。
评估村庄的简单随机抽样
了解每个抽取下辖市(县)/区内行政村的大致情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根据所抽取的下辖市(县)/区所包含村落数量,随机抽取1—3个村,总共抽取 24 个村。
评估村庄村民的偶遇抽样
以各村庄村民为最终抽样单位,采用偶遇抽样,随机发放问卷,并进行简单访谈。每个评估村庄发放问卷数量为40份。
评估指标构建——基于AHP模型与CRITIC权重法
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水平由众多因素决定,涉及因素的数量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联及隶属关系的复杂性,需要借鉴层析分析法去梳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使之形成一个简洁、科学、清晰明白的层次系统,且层次分析法能通过因素对目标的影响判定决策优劣,符合后续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应用。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水平评估体系构建过程具体如下。
构建层次结构
层次分析法一共有三个基本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与方案层。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成目标层、准则层与指标层。同时,结合领域内专家意见和已有研究确定14个评估指标,进一步详细评估。
构建评估体系
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由14个指标构成,具体如表1所示。主要评估老年教育环境、老年教育投入、老年教育产出及其相关指标对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的影响,为后续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基础,为分析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的阻碍提供依据。
表1 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指标
权重确定——CRITIC权重法计算各层权数
概念:CRITIC权重法是基于评价指标的对比强度和指标之间的冲突性来综合衡量指标的客观权重[3]。该方法能够充分考虑问题的复杂性和主观性,同时反映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假设有n个待评价样本,p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
其中,Xij表示第i个样板第j项评价指标的数值。
1.无量纲化处理
为消除因量纲不同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CRITIC权重法一般使用正向化或逆向化处理,不使用标准化处理。
若所用指标的值越大越好(正向指标):
若所用指标的值越小越好(逆向指标):
2.指标变异性
以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现:
3.指标冲突性
用相关系数表示:
表示评价指标i和j之间的相关系数。
评估过程中,常利用相关系数来衡量不同指标间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实质上反映了指标间的信息重叠程度。当一个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强时,说明该指标在评价内容上存在较大的重复性,进而减弱了该指标的评价强度,说明应适当降低对该指标的权重分配,以确保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各指标的实际贡献,避免信息冗余和评价结果的偏差。
4.信息量
Cj越大,第j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作用越大,表明该分配给该指标的权重分配应当更大。
5.客观权重
所以第j个指标的客观权重Wj为: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出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权重分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各级指标权重
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及采用原因
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4],在解决多因素指标综合为一个或若干个指标的评价过程中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实施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论域U
2.确定评语等级论域
3.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rmn表示被评价对象从因素um来看对vm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
4.确定评价因素的模糊权向量
为了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对各因素分配一个相应的权重(a1,a2,…,am)。
5.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bn表示被评级的村庄老年教育发展水平从整体上看对vm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
式中
文章在前期AHP模型和CRITIC权重法的基础上确定了14个评价因子指标的权重。标度划分方面,采用李克特5点量法(Five Point Likert Scale),将高、中偏高、中、低偏中、低分别赋予“5、4、3、2、1”的分值,并据此设计量表问卷,获取评价矩阵Rn,并依次进行后续分析。设评语集V的级分为S={100 75 50 25 0},即老年教育发展水平相对先进代表分值为100分,老年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代表分值为0分,最终根据计算得出总得分。
问卷设计
1.问卷设计
根据前期AHP模型和CRITIC权重法确定的14个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设计量表问卷,以14个三级指标作为问卷具体题项设置标准,每个指标下设5个问题,问卷共70题。
2.信度和效度分析(见表3)
表3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输出结果
1.隶属度矩阵计算结果
表4 隶属度矩阵计算结果
由表4可知,针对14个指标与5个评语(低、低偏中、中、中偏高、高)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在使用主因素突出型算子进行研究:首先由评价指标权重向量(由自定义权重可以得到),通过构建出的权重判断矩阵,最终进行分析得到5个评语集隶属度,分别为0.215、0.215、0.172、0.183、0.215。因此可以得到,5个评语集低、低偏中、高的权重最高且相同,集合最大隶属度法并平均可以得到最终综合评价的结果近似为“中”。
说明农村地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一般,接近预期和实地调研得出的中等水平。
2.综合得分计算结果
表5 综合得分计算结果
表5展示了模糊综合评价的综合得分,可用于对总体评价情况进行评估。针对5个评语(低、低偏中、中、中偏高、高),分别赋分为0,25,50,75和100分,计算得出综合得分值是49.211分,得到综合得分近似为“中”。与隶属矩阵计算出的结论相同。
样本村庄老年教育发展现状评估结果
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评估,抽取样本村庄具体老年教育发展水平评估结果见表6(隐去具体信息)。
表6 样本村庄综合得分与排名
将以上结果与实地调研经验相结合进行分析发现,所调研村庄附近有老年教育场所和设施,其老年教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与排名相对靠前。其中,师资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使用情况较为良好的村庄,综合得分与排名更高,与实际调研结果相吻合。存在少数几个村庄与此结论不符,结合实际调研分析发现此类村庄存在老龄人口普遍年龄较长、出行不便等因素。
优化建议
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政策推进和保障机制设立
新时代、新征程,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和乡村振兴目标蓬勃发展的当下,推进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统筹规划和政策落实为积极老龄化社会保驾护航。老年教育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各县(区)委区政府应加快成立由民政、教育、财政、文化等部门组成的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明确工作职责,乡镇、村级具体实施,构建老年教育活动体系框架[5]。
实施资源整合,提高农村现有场地条件利用率
评估过程中,教育场所与居住地之间距离权重达9.958,居住地周围交通便利程度权重达6.351,显示出基础设施和资源对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老年教育学龄段人口逐渐呈现向乡镇、县城集中的趋势,导致农村地区面临老年教育学龄段人口密度下降问题,进而出现教育设施空置或半闲置的现象。这为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空置或半闲置设施的再利用能够为老年教育的推进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场地条件。休闲广场、农业技术工作站等场所,均可以用来兴办老年学校或老年学习点[6]。
加强媒介宣传,转变农村老年教育负面认识
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我效能感和接受教育的意识相对薄弱,其思想观念的转变离不开社会层面的宣传教育。农村老年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有待相关部门做出努力,具体到行动上,应首先从宣传入手,让农村老年群体深刻认识到老年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普及老年教育的益处和成果,旨在让更多人受益,进而实现主观认知的转变,为农村老年群体赋能增权。可以依托全民终身学习周、“三下乡”社会实践等重大活动,加大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老年教育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2]胡国华.基于社会支持和赋权增能理论的老年教育价值功能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0(19):15-19.
[3]汤长安,张丽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演化——基于2013—2019年经验数据分析[J].商学研究,2021,28(05):13-21+45.
[4]彭绍雄,安进,王海涛,等.战术导弹技术成熟度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J].兵工自动化,2013,32(09):28-31.
[5]蒋护纹,刘琼.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开放大学助推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3(02):19-25.
[6]王安荣.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研究[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2(02):16-19.
浙江工商大学教育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浙里共富,携老同行:赋权增能视阈下老年教育发展经验探究——以浙江省24所老年教育示范学校为例”(项目编号:GJ20231900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浙里共富,携老同行:赋权增能视阈下老年教育发展经验探究——以浙江省24所老年教育示范学校为例”(项目编号:202310353075);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桑榆生辉,乐学享老:赋权增能视阈下农村地区老年教育优化路径探究——基于浙江省8地16校24村的调研”(项目编号:2023R408047)。
终审:魏文源
监审:李保燕
编校:李晓亚
网络:吴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