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短视频“破圈”促地方文旅发展

时间:2025-04-10 11:17:50来源: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文字:周 玥

  摘要:2019年,中国正式迈入5G时代。5G凭借其高速率、低时延的特性,极大地提升了短视频内容的传输速度与观看体验,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短视频产业具有包容性强、发展势头迅猛的特点,在当下的数字内容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几个在短视频平台上“出圈”的地区文旅案例,研究短视频对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探索利用短视频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法。

  近年来,国内旅游热潮兴起,在短视频的助力下,许多地区旅游业出现“一夜爆火”现象。例如,2023年春夏,淄博烧烤突然走红;同年冬季,哈尔滨凭借特色冰雪文化在国内乃至全球吸引了大量关注。此外,泉州的蟳埔簪花、徐州的烧烤热、天津的跳水大爷、天水的麻辣烫等,也成为2023年地方旅游的热门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

短视频助力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势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传播方式,因其直观、生动、易于传播的特点,已广泛渗透至各行各业。当大众视线聚焦于文旅产业赛道,便不难发现,短视频在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与宣传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短视频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具备诸多显著优势。

用户基础与市场规模庞大

  在当下快节奏、信息化的生活里,短视频凭借碎片化、娱乐性强等特性,深受广大网民喜爱。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于2025年1月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从1997年的62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11.08亿人。在此背景下,短视频产业已成为数字内容产业中用户群体最为庞大的细分领域。

  随着网络通信与数字传播技术的持续发展,短视频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自2020年至今,其发展势头强劲且未有疲态。《2023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运行状况检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为3 765.2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达到10 660.8亿元。该数据不仅体现了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更表明其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内容多样、形式新颖

  短视频内容涵盖生活分享、娱乐八卦、教育知识、美食制作、旅游攻略等,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多样的内容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短视频的制作门槛较低,吸引了大量创作者,从专业机构到个人用户,每个人都能成为短视频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同时,短视频平台积极鼓励创作者进行形式创新,如微短剧、直播等新形式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短视频的表现形式。

与行业深度融合

  短视频产业真正实现了与其他众多产业的跨界融合,其中也包括地方文旅产业。这种深度融合不仅为短视频行业开拓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盈利空间,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民艺民俗以及地方美食等内容热度持续攀升,成为短视频创作者和传播者关注的焦点,他们热衷于制作和观看此类内容。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短视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短视频制作内容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深度结合,为用户带来了更具沉浸感的观看体验。

社会价值与影响深远

  短视频已成为全民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功能也慢慢从“以自我表达为主要诉求的民间文化”转向“公共性传播普及”。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平台的主动作为下,短视频自媒体积极联通地方文旅产业,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例如,众多旅游博主发布各地旅游攻略,涉及地方美食、传统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诸多内容,不仅使地方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宣传与曝光,还能帮助地方文旅吸引更多消费者。旅游热兴起后,地方文旅借助短视频平台,通过广告投放、电商带货等商业模式,丰富了盈利模式,拓宽了增收渠道。

  综上所述,短视频火爆的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短视频市场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因此,依托短视频传播来发展地方文旅产业的策略是十分可行的。

以徐州文旅“出圈”为例,分析短视频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以沉浸式体验和文化探索为特点的文化休闲旅游,已成为各地积极培育的新兴消费增长点。这种新型旅游的宣传与推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蓬勃发展的短视频行业。文章将以徐州烧烤旅游热现象为例,分析短视频在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徐州烧烤爆火,政府强势助推

  2023年春季,淄博烧烤热度居高不下,线上线下互动频繁,为当地圈粉无数。许多热心网友拿出史实证明邻省的徐州是烧烤发源地,邀请各路网友来徐州打卡吃烧烤。2023年4月13日,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宣布将于4月下旬举办“徐州食尚”旅游节,以“美食+旅游”“好吃+好玩”为主题进行推广宣传。4月14日,认证为“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抖音号”的“文旅徐州”终于上线,并发布了第一条抖音作品。“文旅徐州”账号上线仅三天,发布两条视频后就收获了2.8万粉丝关注和6.1万点赞。在政府的顺势引导下,徐州借烧烤成功“出圈”。众多游客通过短视频了解徐州,来到徐州,爱上徐州。

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可吃可玩”大徐州

  在短视频的加持下,徐州旅游产业的曝光度和吸引力得以提升,游客消费指数持续攀升,成为带动徐州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借助短视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以“文旅徐州”为代表的短视频账号积极发布文旅信息、推广文旅产品,并持续开展各类文旅活动,不断提升徐州文旅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如今,在广大网友印象中,徐州不再仅仅是“两汉文化之都、淮海战役发生地”这样教科书式的表述,而是徐州羊汤、米线、干煸菜、砂锅等美食;是云龙山、云龙湖、宝莲寺等人文自然景观;是物价亲民、市民热情、兼具北方粗犷与南方秀美的城市风情。

  短视频平台上的用户反馈和互动,能为地方文旅部门提供宝贵的市场信息和改进建议。文旅部门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把握游客需求和偏好,优化文旅产品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徐州因烧烤“出圈”后,网友认证徐州不仅美食诱人,游玩之处也多,且不少景点免费,是短期旅游出行和穷游打卡的胜地。这些好评为徐州吸引了大批周末旅客和“特种兵式”游客前来打卡。基于此反馈,徐州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市内旅游经营单位做好宣传推广、游客招徕、品质提升等工作。这种线上线下联动、优势互补的方式,对延长旅游旺季、提升游客体验意义重大。

网红效应持续发力

  此外,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红、达人等意见领袖,也可以为地方文旅产业进行代言推广,提升其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例如,“北京一家五口”“坑坑兄弟”等美食网红博主,持续推出徐州美食攻略,不仅实现了个人账号的涨粉和流量变现,也为徐州旅游热度升温提供了助力。2024年10月29日,“与辉同行‘阅山河·江苏行’”第二站在徐州开播。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与嘉宾访谈,在人文景观与历史文物间“带货”徐州,在设于徐州博物馆的直播间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贺炜与董宇辉访谈了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仅视频号“CCTV远方的家”就收获了40余万点赞量。这种持续的文化输出,成为徐州文旅火爆“出圈”的重要推动力。

短视频火爆推动地方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

  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关键举措。短视频作为数字时代的重要传播媒介,对推动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短视频平台,地方文旅部门可以构建线上文旅生态圈,实现文旅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和智能化管理。同时,短视频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和服务,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地方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首先,依靠短视频助推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是第一要素。近年来,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文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产品的创新与升级。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使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风光。

  其次,跨界融合与业态创新是开发新型旅游产品的上佳选择。数字文旅行业与文化、科技、商业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例如,“汉文化+旅游”长期以来都是徐州主打的旅游推广模式,自从徐州凭借烧烤“出圈”后,徐州文旅大力开发“科技+旅游”“商业+旅游”等跨界融合模式,有力推动徐州文旅产业朝着更高水平迈进。此外,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兴文旅消费产品、业态及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些创新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选择,其中云旅游这一模式还别具优势。它让用户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其他地方的自然风光,感受当地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还有望将潜在的用户转化为实际游客,切实助力地方旅游业实现增收。

  最后,各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5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对加强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有序推进文旅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数字化文旅消费新场景、加速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地方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数字化转型能够打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边界,推动两大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动能。例如,将徐州红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品质、强化管理服务,以及举行淮海战役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活动,实现红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数字技术为文旅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手段,能够激发文旅产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徐州文旅将传统文化、演艺和旅游相结合,打造《彭城风华》,以水上沉浸式夜游为载体,讲述苏轼在徐州的传奇故事。项目将水岸实景演艺、光影演出、情景戏剧以及互动体验融为一体,突破传统水上夜游的形式,采用沉浸式游船体验和停船观演相结合的方式,让游客仿若置身戏中,真切感受“船在戏中游,戏在身边演”,沉醉于一场山湖里的东方美学大戏。

  数字化转型还能优化文旅产业的内部结构,提高产业效率和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文旅产品和服务。通过网络提前预约景点门票、查询演出场次,能够实时获取旅游动态,帮助游客获得最佳的游览体验。

利用短视频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短视频热度居高不下,各行各业都在学习如何利用好这一流量蓝海来实现商品价值变现。对于地方文旅产业来说,搭上短视频的顺风车,无疑是提升自身价值属性,掌握文旅赛道流量密码的好方法。然而,要想利用好这一股东风,各类文旅账号应该从作品内容入手,实现内容创新,得到平台的个性化推荐,不落窠臼,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首先,应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短视频应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展现独特的人文景观、历史风貌和民俗风情,提升文旅内容的吸引力和独特性。例如,徐州曾是一座以煤炭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城市。过去,一提起徐州,人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空气质量差、环境糟糕的旧印象,即便后来经过治理,城市环境日益改善,也仍难以凭借秀丽风景吸引游客。然而,短视频兴起后,徐州“半城青山半城湖”的宣传口号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旅游推广的重点,慢慢改变了人们对徐州的传统认知。

  其次,要注意地区品牌形象塑造与IP打造。利用短视频平台塑造文旅品牌形象,能够提升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旅IP,借助短视频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以此打造品牌效应,形成持久影响力。

  最后,利用短视频平台实现社交互动与情感共鸣。利用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功能,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分享,形成情感联结和集体记忆,提升文旅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短视频讲述文旅故事,传递地方文化和情感价值,激发游客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增强其对文旅目的地的向往和归属感。

利用短视频发展地方文旅产业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短视频行业对地方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内容同质化与过度商业化

  在短视频平台,众多创作者为吸引观众获取流量,往往倾向于制作相似且易于传播的内容。这一现象可能导致地方文旅资源的展示趋于同质化,缺乏创新和深度。

虚假宣传和误导性信息

  短视频平台上存在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其中不乏虚假宣传和误导性信息。部分创作者可能会夸大地方文旅资源的吸引力,甚至通过编造事实来吸引观众。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游客的利益,也会对地方文旅产业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文化冲突与误解

  短视频平台上,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可能存在文化冲突和误解。在展示地方文旅资源时,如果缺乏足够的文化敏感性和尊重,可能会对当地文化产生误解或扭曲,从而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负面影响。

隐私泄露与安全问题

  短视频平台上,部分创作者可能会为了吸引观众而泄露游客的隐私信息,如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这不仅侵犯了游客的隐私权,也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如诈骗、骚扰等。此外,在短视频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交通事故、溺水等意外事件。

  为了应对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地方文旅部门和企业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只有不断总结过往经验、反思优化办法,主流媒体才能在后续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路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国各地文旅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文化特色产业短视频功能定位与实践策略研究”(编号:2023SJYB1183)。

  终审:魏文源

  监审:乔星琦

  编校:王莹珠

  网络:吴飞飞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