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区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 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身体康养和体育锻炼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有所提升,推动了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乡村社区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优化乡村精神风貌,进而增强农民身体素质和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文章深入分析乡村社区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乡村社区体育活动开展及运行的可行策略,为实践层面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老年人体育工作是我国体育和老龄事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及政府十分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进步。然而,当前乡村社区体育事业发展仍较为缓慢,体育活动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有物资短缺、宣传推广不足、管理不够精细、体医融合性差、智慧化和数字化发展进程缓慢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分析乡村社区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探究其实践路径具有现实必要性。
乡村社区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生理层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会出现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等,影响其身心健康。研究表明,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群体患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状的概率。相较于非健身人群,老年健身人群患高血脂概率降低21.9%,患糖尿病的概率降低28.3%。同时,健身群体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身心健康、总体健康指数都有所增长,其生命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具体来看,一是老年人群的骨基质与骨矿含量在逐渐减少,致使骨组织的显微结构有所改变,正常载荷能力降低,很容易出现骨折、周身骨骼疼痛等症状,出现“龟背”“O型腿”等体态变型问题。针对此情况,除了食用传统药物补充钙物质以外,也需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更好地维持骨量,减缓其身体骨矿含量的下降趋势,为身体安全提供保障。二是体育休闲活动可以降低身体体脂率。腰臀脂肪比率作为一种检测健康指数的有效方法,基于对人身体不同部位脂肪作用的研究,能迅速准确地评估个体健康状况。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身体腰腹部位置的脂肪有所减少,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这是因为当腹部隆起时,其中的脂肪细胞易沉积形成脂质斑块,进而引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疾病。三是体育休闲活动可以降低人体交感神经的活性,肾上腺素、甲肾上腺素这些容易引起血管收缩的物质含量减少,而应激肽类、组织胺等可以促进血脉舒张的活性物质有所升高,血管舒张与收缩更加有力,能防止胆固醇脂、胆固醇长期沉积于血管壁,也能助力已有沉积物质的冲刷速度,降低血管的外周阻力,增加动脉管壁的顺应性,从而使血压下降。
心理层面
乡村社区的和谐、安康离不开老年人的幸福。对于乡村老年群体来说,其子女大多在外工作,往往缺少足够的陪伴,且由于角色的剧烈转变,心理较为脆弱敏感,很容易出现孤独、悲观等心理疾病。通过参与乡村社区体育活动,如登山旅游、弈棋、垂钓、健身操、广场舞、太极拳等体育活动,从生物学层面看,可以协调及平衡神经系统,更好地调节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生理活动,产生多巴胺;从社会心理健康层面看,能够丰富乡村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扩大乡村老年人的社交圈,老年群体年龄相仿,共同话题较多,通过友好交流、沟通与互动,可以排解其郁闷情绪,消除失落感和孤独感,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乡村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现实障碍
首先,乡村体育场所及设施建设不完善。一是数量匮乏,由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乡政府在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方面的供给较少,而乡村老年群体的数量较多,现有的公共健身器材数量难以满足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需要。二是大多数器材、设备相对陈旧,缺乏维修,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甚至沦为摆设。三是当前体育健身设备与场馆建设较为落后,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和场馆建设不足。
其次,体育组织和机构的管理较差。最基层的体育组织和机构对于老年体育工作及体育活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普遍的认知偏差等问题,且对于体育活动和体育事业的管理不够精细,权责不够明晰,大多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容易出现推卸责任等状况,加大了组织体育活动的难度。此外,社区体育活动较为分散,且都是短期性活动,缺乏长期规划,体育活动的可持续性较差、活动质量较低。
再次,体医融合不足。在组织老年人体育活动时,缺乏体质监测和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个性化运动方案。同时,对于老年人运动过程的关注不足,老年人的身心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次之,乡村社区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局限在线下传播,宣传范围较小,并有很大一部分乡村老年人对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认知不足,没有意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健身方法和健身策略也存在不当之处。
最后,乡村社区体育活动和健身项目较为单一,缺乏丰富性和创新性。较为常见的体育健身项目为散步,虽然有益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但是对于其心血管功能的进一步改善的刺激性不足,单一性项目仅仅能对身体特定肌肉和器官产生一定益处,但是不利于其他身体机能的均衡发展。
乡村社区体育活动组织运行的有效策略
健全乡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模式
首先,为确保乡村社区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着重建立健全乡村地区发展模式。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设立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协会,对社区老年群体体育事项予以组织及管理,增强乡村社区体育活动的规范性。地方乡村在基层党组织的牵头带领下,成立并组建专门的社区体育管理机构,选聘能力突出、思想先进的优秀人员担任管理者职位,明确相关人员职责,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积极推进组织管理机构的优化与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要以人民为中心,着重强调农民的主体性地位,采用村民自治的形式,促进组织管理机构的良性运行。对社区体育事项予以统一管理与协调,由上至下传达指令与要求,由下向上传达意见与反馈,以保证乡村社区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乡村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其次,设置监督与奖励机制。一方面要对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老年群体予以表彰,激励更多人参与其中,壮大老年群体体育锻炼的队伍;另一方面要对在社区体育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以此调动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另外,通过问卷调查和匿名调查的形式,从多个层面了解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效果,收集并整理老年参与人员的反馈意见和相关建议,在原有发展体系与组织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调整优化。最后,乡村社区通过与当地企业、健身房及学校合作,培育社会体育志愿者、指导员等方式,完善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更多有生力量加入乡村老年人体育服务工作,为老年人体育事业提供充分而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强乡村社区体育宣传推广力度
加强乡村社区体育宣传推广力度。从优化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模式、增强宣传力度,扩展宣传范围等方面着手,优化完善乡村社区体育的宣传模式。首先,可以通过构建包括微信公众号、老乡群、抖音账号等在内的新媒体传播矩阵,以小视频、图片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线上传播,以确保良好的宣传效果。其次,可以设置宣传栏,通过乡村广播、定期组织开展体育主题活动等线下方式,向村民普及一些体育运动、身体养护相关的知识,提高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还可以通过有奖竞猜和一问一答等形式与老年人互动,普及一些关于体育活动的简单知识,更正其不当的锻炼方式和体育理念,当其回答正确时可以给予奖品激励。同时,对老年人的疑惑、不解要耐心引导并解答。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转变农村老年群体比较陈旧的思想与理念,使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增强乡村社区体育活动在人民群众中的感染力与影响力,营造和创设积极、向上、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从而有效提升乡村社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完善乡村社区基础设施及场地建设
公共体育场地、基础设施等是保障乡村社区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硬件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群体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也得到提升,体育活动需求不断上涨,为进一步促进老年群体体育事业的发展,乡村政府要结合经济情况,提前准确统计当地老年群体的数量,并充分了解他们的体育偏好和兴趣,以明确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适当加大体育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健身场馆,引入一些新型健身器材和多样化健身设备,提高老年人健身中心的覆盖率及使用率,为其提供优良、高质的服务,丰富乡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要定期对体育运动器材与设备进行检查,及时维护存在隐患的设备,确保健身器材的正常运作,增强老年人体育运动的安全指数,以保障他们的身体安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文件中提出,要统筹规划好体育场地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便于居民就近锻炼。因此要加强乡村社区骑行道、健身中心、社区运动场和体育公园等的建设,将社区体育运动资源整合起来,对场地进行合理组织、规划与使用,确保老年人可以就近进行体育健身,实现15分钟健身圈的覆盖。同时,要寻求外界帮助,招商引资、拓展经费渠道,吸引更多社会性团体、体育企业等参与乡村社区体育事业建设,筹集更多经费来源。例如,征集一些中小型企业、商家等通过广告赞助和独家冠名的方式提供助力。也可以通过社会募捐的方式,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为社区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充分而有力的物质性支持。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助老”概念的出现,乡村社区要加快构建智慧化体育健身场所,完善各类体育场馆及设施的智慧助老服务体系,推动智能化老年人运动生态的形成。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为乡村老年人提供高质量、智慧化的体育服务,进而提高乡村老年群体的满意度。
促进体医融合和智能化的健康管理
首先,乡村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及组织机构要与医疗卫生部门合作,积极邀请医院的专业人员参与活动,共同做好老年人体质监测和维护的工作。要对老年人体重、身体脂肪含量、身体质量参数、腰臀脂肪比率、肌肉重量等予以测试,对乡村社区老年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予以监测,以生成智能化的体育运动记录表,与身体机能表一并构成档案,以此实现对社区老年人健康发展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还要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督促老年人定期参与体质监测,同步更新其身体健康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参加体育运动项目之前,要对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予以全面检测,从而确保所有参与者身体没有运动器官疾病、器质性心脏疾病和其他不宜参加体育运动的疾病。其次,可以在社区内选取有体育运动经验的人员,在其带领下开展体育活动,向老年人传播“体医”结合的正确理念,普及一些科学有效的健康知识、健身知识与策略,协助老年人制定适合自身的运动计划和健身方案,有力提升老年群体体育运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注意,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态,把控运动的难度、时长等,并为参与者提供及时的能量补充,避免出现过度锻炼、身体损伤、低血糖等现象,引发不必要的损害。更为重要的是,医院专业人员要坚守岗位,当老年人身体锻炼和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救治与帮助,以防意外发生。
推动乡村体育活动的多元化发展
首先,积极组织开展乡村体育赛事活动,如歌咏比赛、太极拳比赛、柔力球、羽毛球比赛、微型马拉松等,将各类体育活动引入其中。同时,还要注重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以“体育+”带动乡村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以赛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健和以赛促兴的良好格局。通过以上活动,展现农村老年群体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鲜活场景,让更多人意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促进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和乡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力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其次,实施“体育健身+互联网科技”的线上体育赛事活动,简化报名流程,向乡村老年人发送和提供电子秩序册、证书及成绩册等。提供畅通的网络渠道,便于老年人在线观赛、在线投票,享受智慧化网络服务带来的便捷生活。
最后,要把握好敬老节、全面健身日等特殊节日,组织开展相应的特色体育活动,并创设趣味运动会、益智性小游戏等场景,将乡村老年人聚集到一起,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与魅力。例如,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传球小游戏,将参加的老年人划分小组,每个队10名队员依次排开,间距一臂。第一名队员双手举起篮球,其余队员弯下腰、双脚分开。当裁判发令后,第一名队员将球从胯下传给第二名队员,依次类推……当第十名队员接到球后,持球跑到第一名队员前面依次传球,当第九名队员接到球后,持球跑到第十名队员前面依次传球……以此方式轮换传球。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考验其耐力和平衡力,还能够实现充分的互动,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年人身心健康是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各个乡村地区应当尽快发力,加强乡村社区体育宣传推广力度,健全乡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模式,完善乡村社区基础设施及场地建设,促进体医融合和智能化的健康管理,从而推动乡村体育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使乡村老年体育事业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通过持续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全面提升乡村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
1.益阳市社科联课题《健康中国视域下乡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
2.湖南开放大学校级课题基金项目《老年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势和实践路径》项目编号XDK-2024-Z-6。
终审:魏文源
监审:董卫娟
编校:罗学茹
网络:吴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