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乡村CEO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时间:2025-04-08 13:36:50来源:昭通学院 文字:顾洪瑞 吕国朋 王学兵

  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乡村CEO作为爱农业、懂政策、善经营的乡村人才,这一新兴的职业角色逐渐进入政府的政策视野和社会公众视野,并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探讨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分析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短板和挑战,提出了乡村CEO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策略,以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研究缘起

  从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关切。自2017年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多次会议和讲话对“三农”发展问题做出全面部署,旨在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同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乡村产业振兴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与就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担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对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具有带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城市的“虹吸效应”让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动,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空巢村”,农村一时成为人才荒漠。乡村CEO,原是2019年由人社部等部门向社会发布的农业领域的新职业“农业经理人”的时尚简称,又称农业经纪人,主要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乡村CEO作为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引领乡村发展的新兴职业,迫切需要发挥人才优势,提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人力资源支撑。自从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最早开始面向全国招聘乡村CEO以来,乡村CEO逐渐进入政府和公众的视野,并在四川、云南、广东、重庆等多地的乡村有了实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然而,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才短缺、资源分散、产业单一等。因此,探索乡村CEO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于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很多地方的乡村面临着人口外流、土地撂荒、产业空心化等一系列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切入点,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效和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外出考察和会议讲话中多次强调产业发展对于农业农村问题的重要性。

  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乡村产业振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这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优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农业现代化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农业生产方式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装备的全面升级。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和质量要求。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是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的保障,也是促进农民、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乡村产业振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要实现共同富裕,生活在乡村的农民也必须要富起来。农民通过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比起传统的农业生产,能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例如,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相关业态的经营、进行特色农产品种植等,可以直接从中获得收益。同时,乡村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如围绕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现代物流等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此外,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从中获得的回报也相应增加。例如,农民种植的玉米,从直接卖玉米到卖玉米粉,再到卖用玉米制成的手工艺品或文创产品,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价值也随之提升。

  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随着乡村产业的兴旺,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这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还能提升村民的整体素质,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自信心。产业发展还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公共资源数量增多质量提升,教育、医疗和文娱等基本的公共服务显著改善,使得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生活便利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间接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增强村庄的凝聚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乡村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代农业技术逐渐推广普及,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增加。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使部分地区的乡村经济得到了提振。然而,整体来看,乡村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等。

产业结构单一

  当前,许多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产业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农业种植中很多作物都是“靠天吃饭”,农作物容易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抗风险能力差。而且在较偏远落后的山村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乡村经济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难以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农作物收成好的年份往往卖不到好价格,导致“谷贱伤农”现象的出现。很多农民的畜牧养殖主要还是为了自给自足,没有形成规模化。单一的产业结构也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空间,没有其他经济增收渠道,影响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不足

  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助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然而,当前乡村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在产业发展中,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利用率低。这主要是由于乡村地区科研投入不足、科研机构和人才缺乏、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脱节等原因造成的。而且很多用于农业生产的高科技设备除了要支付较高昂的使用成本,还受到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制约。农作物选种、育苗、施肥、灌溉、选种等环节也没有严格遵循科学的方法。科技创新不足导致乡村产业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人才短缺和流失

  一是乡村常住人口大量减少。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还有一大部分青年人口在外求学和工作。农村很多青年人口向有更多选择就业机会和更优质基本公共服务的城市流动,只有因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无技术等难以在城市立足的人留守在乡村,导致村庄成了空巢村、空心村。人是生产者的同时,又是消费者,人口大量流出减少了农村的活力。二是高素质人才、复合型人才匮乏。由于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等思想和就业环境、就业观念的影响,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到农村基层,导致乡村地区普遍缺乏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特别是具备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就更少了。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匮乏也限制了乡村产业的起步和发展。

资金短缺

  资金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乡村地区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论是一产、二产和三产,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设备引进、产品研发、品牌建立、宣传推广、入市销售等方面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成本投入。若是开展农特产品,如水果、蔬菜等的种植,抗风险能力不强,投资的周期长,收益见效慢。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短缺限制了乡村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使得许多有潜力的项目无法得到及时的资金支持。此外,资金短缺还导致了乡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部分地区市场化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较少,进一步加剧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困难。

乡村CEO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乡村CEO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涌现的新职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推动者,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整合乡村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特色,推动乡村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激活农民参与产业建设的主体意识

  农民不仅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建设者,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在乡村地区发展各类产业,必须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乡村要发展产业往往需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或社会资本介入。但政府财政支持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有项目化的资源配置的惯性,往往注重前期物质性的投入,缺乏后续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持续性扶持。例如,某乡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为农民购买果苗鼓励农民种植,等3年后果树挂果了发现市场行情变化太快,土地种果树的收益大大下降,前期投入的资金、劳力、技术等收益回报却很少。社会资本,如一些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主要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来兴办一些产业,但是这些企业赚取了利润中的绝大部分,容易造成资本对农民收益的“捕获”,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是存在困难。因此,要将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对农村产业“输血式”的扶持转变为农民自主“养鸡生蛋式”的发展。乡村CEO团队扎根乡村,立足已有资源,成立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增强农民的内生动力,这是乡村产业发展可持续的根本所在。乡村CEO通过从乡村内部组织和和整合资源,对接外部市场,来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的收益更多的留在乡村。

谋活乡村产业建设的规划蓝图

  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短板。乡村CEO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等因素,对乡村产业的定位精心地谋划和布局。这包括确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潜力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目前,有的乡村农文旅项目融合很成功,但产业规划中并不能盲目地去复制成功经验,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乡村CEO需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这些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一是可以依托当地优势农产品,发展特色种植业。例如,在昭通市的绥江县,半边红李子肉质爽脆、酸甜可口,可以发展水果种植。二是利用乡村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结合村庄乡土风貌和产业基础,挖掘特色资源,推动“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围绕“学、养、娱、购、忆”打造主题村落,除了原有的油菜花种植,还可发展乡村旅游,形成民宿、餐厅、咖啡、古法压榨菜籽油等业态。同时,可结合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通过打造产业品牌,提升乡村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实现产业增值和农民增收。

盘活农村产业建设的各类资源

  乡村产业资源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以紧紧依靠当地所拥有的产业资源为支撑和保障,发挥好竞争优势。首先,乡村CEO要运用好乡村已有的一二三产资源。对于一产,从“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几方面来盘点;对于二产,从农副产品初加工、乡村产业园等方面来挖掘;对于三产,主要寻找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元素。摸清“村底”,整合适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的资源,通过产业融合,探索多元化的乡村产业格局,让乡村产业资源活起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延长相关产业链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其次,乡村CEO要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如现在由于劳动力大量外出产生的闲置土地、房屋等,可以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可能在产业发展中起独特的作用。农民们的资金有限,但是可以通过闲置的房屋、撂荒的土地和自身技能等要素的投入积极参与到产业建设中。乡村CEO通过规划整个乡村的项目,与村民、村“两委”共同协商,制定盘活利用闲置资源的相关政策和收益分配等,为闲置资源的盘活提供制度保障

用活引领产业振兴的技术工具

  乡村CEO需要不断创新运营模式,提升产业效益。在产业发展中,乡村CEO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引进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开展科学种植和养殖;运用市场营销策略和数字化运营工具,扩大本地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抱团发展,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通过创新运营模式,乡村CEO能够推动乡村产业向更加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目前,很多地方的乡村CEO利用短视频平台展示乡村风貌、农产品特色等,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通过直播带货,直接向消费者展示农副产品的品质,促进当地的农产品的销售。除此之外,乡村CEO在乡村产业在运营中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机制及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AD22011)研究成果。

  终审:魏文源

  监审:李保燕

  编校:李晓亚

  网络:吴飞飞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