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南疆农村妇女创业情况调查
摘要:文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为案例,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南疆农村妇女创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机遇,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建议,旨在推动南疆农村妇女的创业活动并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议包括提升普通话水平、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设立创业奖励机制、发展教育体系以及加大对女性独立意志和创业精神的宣传力度。
问题提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正积极投身于这一国家行动。在此背景下,南疆农村妇女的创业活动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南疆农村妇女创业对南疆的乡村振兴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郭婧萱(2012)指出新疆女子职业培训学校的“技能+创业”模式有助于妇女创业就业;苏莉亚·尼亚孜(2015)认为在新疆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女性未受重视,培养其创业能力可发挥独特优势;郭婧萱(2016)与侯山等(2018)提出研究维吾尔族基层妇女就业影响因素对南疆小康社会建设等意义重大;郭婧萱(2016)和卡迪亚·塔西(2019)强调结合当地环境分析妇女相关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卡迪亚·塔西(2019)分析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思想建设问题并提出措施;谢沁心(2023)认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妇女在乡村旅游产业发挥作用可带动经济发展、帮助妇女致富和推动乡村振兴;张萍等(2023)指出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促进农村妇女发展。已有研究探讨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影响因素和南疆农村妇女创业成就,对文章有重要启示。
妇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了解南疆农村妇女创业情况、剖析挑战困难、探索战略支持很有必要。调查研究可助力现有创业项目总结困难需求以更好帮扶妇女创业,推动南疆乡村振兴。喀什地区具有代表性,调研小组选取麦盖提县为切入点了解南疆农村妇女创业情况。因此,文章基于喀什地区实地调查,结合多种方法对南疆农村妇女创业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调查方法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调查方法,旨在全面而准确地揭示当地妇女创业的现实状况。
样本选择
本次样本选择方面我们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村子、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背景和掌握不同技能的农村妇女,以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帮助我们更确切地了解创业情况。我们通过入户走访、推普课堂集中学习等多种途径发放调查问卷,不仅如此,我们还访问了乡政府和村政府的工作人员,以补充样本数量。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方面,除了年龄、文化水平、普通话水平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以下问题:是否有过创业经历,如果有,创业的领域是什么;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培训和支持等。例如,“你认为目前创业最大的阻碍是资金不足、技术缺乏还是市场开拓困难?”“你是否了解当地政府为妇女创业提供的小额贷款政策?”通过这些问题,可以系统地了解妇女的创业情况和需求。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采用线上填写方式,由小组成员在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的不同村镇进行问卷发放并督促村民填写,问卷一共发放两百份,收回104份,收回问卷有效率为99%。
年龄分布情况
在多方面选取妇女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时,年龄在20—45岁的妇女数量居多,其原因应该在于目前在乡村地区活动的妇女大多处于青壮年时期,其普通话水平相对较高,能够正常和他人交流,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老年人汉语水平相对较低,相对内向,无法配合正常的问卷填写和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在20—45岁的妇女大多对新的事物接受度较高,能够更好地接受改变,大多掌握一定的技术。
普通话水平
南疆多数妇女为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是其创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调查显示,南疆农村妇女普通话水平欠佳,难以与人流畅沟通。在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者比例最高,达40.26%;“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者占18.18%;而“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者占比最低,仅7.79%。整体上,其普通话在声韵母、声韵调发音方面失误和不准确情况较多。虽然许多妇女积极在乡村推普课堂学习练习,渴望流利沟通,但因接触国语较晚且缺乏良好语言环境,仍难以做到无障碍交流。
文化水平
通过走访入户和采访了解,南疆地区农村妇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初中文化水平和小学文化水平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6.36%和24.68%;而研究生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最低,仅为1.3%。整体来看,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和小学水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很多人没有培养起很好的学习能力,没有学习到实用的技术能力。文化水平较低也可能会导致难以发现市场上的机遇,难以读懂市场,找不到创业的方向和路径。
个人技能掌握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的数据揭示了南疆农村妇女在个人技能掌握方面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1位妇女(占比20.19%)未掌握任何专业技能;18位妇女(占比17.31%)掌握农林牧渔相关技能;6位(占比5.77%)拥有种养殖技能;16位(占比15.38%)精通手工艺;而加工技术的掌握者为零;另有43位(占比41.35%)掌握其他技能。尽管部分妇女未掌握专业技能,或未能将技能熟练应用于创业与就业,大多数农村妇女仍掌握一定技能,这些技能虽然在创业中尚未发挥作用,但已在就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她们在技能掌握方面的多样性,也凸显了潜在的创业资源。特别是手工艺技术和农林牧渔相关技能,展示了她们在传统技能保持和发展上的潜力。
个人目前收入情况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57.14%)的人收入在2000元以下,接近四分之一(37.66%)的人收入介于2000到5000元之间,而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数较少,具体为5000到10000元区间有2人(占2.6%),10000元以上区间也有2人(占2.6%)。整体来看,大部分人的收入集中在2000元以下和2000—5000元这两个区间内。这显示出在麦盖提县妇女的工资水平普遍不高,说明了农村妇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南疆农村妇女创业所面临的机遇
政策扶持
政策扶持在南疆农村妇女创业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麦盖提县为例,中央与地方的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妇女创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基础。
普通话培训的推广。乡村振兴工作队在麦盖提县积极推广普通话培训,通过设立固定的培训课程,增强村民特别是妇女的沟通能力。例如,每周二和周四晚上,由专业教师进行普通话教学,采用专门的教材,涵盖节日、日常生活对话以及农业相关的专业术语等,使村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更有效地沟通交流。
乡村振兴办公室的设立。专门成立的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统计并掌握村民的收入状况,定期走访入户,调查村民的工作和收入情况,摸排家庭存在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和解决方案。
信息公开与共享。通过村级公告板或数字平台,定期更新和公布近期创业项目和就业信息,确保村民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最新的创业渠道和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创业和就业的积极性。
思想教育与爱国活动的推广。结合周一和周三的活动,推广健康、平等、平安的现代思想,确保村民特别是妇女的思想观念得到持续更新和进步。此外,每周定期举行升国旗活动,增强村民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市场需求增长
南疆地区因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而被外地游客当作来新疆游玩的首选。部分农村妇女掌握着一定的手工艺技术和烹饪技术,能够较为熟练地制作一些手工艺品,还能够制作一些南疆地区的特色美食提供给游客。
劳动力充足
南疆地区正在快速发展,即使有很多青年人选择外出务工,但大多南疆农村的青壮年更倾向于在自己家附近务工,碍于缺少就业岗位,导致其选择更远的地方的工作。因此,如果南疆农村妇女的创业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她们将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当地招募到青壮年劳动力。这不仅能有效解决本地的就业问题,而且由于这些本地人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非常熟悉,他们还能为妇女创业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现状分析
自我认知不足
自我认知不足是南疆农村妇女创业的一大障碍。长期局限于传统角色,她们往往缺乏对自身潜能和创业机会的认识,她们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样化的职业领域和挑战,因此,对自身的能力认知较为局限,不确定自己的能力具体适用于哪些领域的发展,导致其无法准确地找到自己创业就业的方向。同时,由于长期从事农务家务等较为简易的体力劳动,她们没有发掘出本身具有的才能,如理财、美容美发、刺绣、营销等。
传统观念束缚
在南疆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缓,许多地方仍然维持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即男性主导外务,女性负责家务。这种观念过分突出男性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女性在劳动市场上的潜力和贡献。在南疆农村的大部分地区采用以农民家庭为单位,以庭院经济为基础,利用自身劳动力和环境资源而进行的庭院经济,虽然在逐步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但依然需要一定量的劳动力来进行家庭的生产经营,农村妇女进行创业活动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很多妇女及其家庭可能会担心影响到现有的生产生活,对现在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从而放弃。并且较为忙碌枯燥的生产生活,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较低的文化水平,导致很多妇女没时间发现创业机会,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创业想法,不能很好的组织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缺乏创业本领
风险承受能力低。由于生活较为贫困,经济基础薄弱,乡村妇女对风险的接受度较低,没有足够的保障。而创业意味着充满未知的风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金钱等,这些风险往往会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缺乏创新精神。由于视野和经济环境的局限性,乡村妇女难以找到创新型的创业途径,往往会局限于已知的道路和方法进行创业,而缺乏创新型的创业思路和经营理念,往往难以在时代的洪流中砥砺前行。
信息获取受限。由于学历水平较低,普通话水平较差,很多农村妇女不能及时地从网络上了解当今新潮的话题,目前很多新奇的信息会通过自媒体等方式进行传播,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些信息,可能会导致乡村妇女创业较为困难。
相关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是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而提出的一项长期战略。它作为新时代指导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核心,对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创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南疆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创业情况,不仅揭示了该战略对当地妇女的影响,还能为南疆农村妇女创业提供参考。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相关建议。
构建多元化的普通话学习平台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以及集中学习等多种渠道,为南疆农村妇女搭建学习普通话的广阔平台,着力提升她们的语言能力。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农村妇女能够借助拼音拼读来理解文章内容。基于此,在开展普通话培训时,同步强化拼音教学,有助于提高她们的汉语发音水平,促使其更好地掌握普通话,在发放文字版信息资料时,可在文件中添加拼音注释,以辅助她们理解文件内容,从而打破语言沟通障碍,为创业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设立专业化的培训与指导体系
通过集中培训等方式,向南疆农村妇女传授专业的创业知识,使其深入了解创业的积极意义以及政府对南疆农村妇女创业全方位的支持政策。积极开展电商培训、普通话培训、投资培训等多元化课程,鼓励南疆农村妇女多维度、多渠道探索创业路径,突破创业地域局限于南疆、创业领域局限于农业和手工业制品的现状,深度挖掘自身潜力,开辟更为广阔的创业渠道。同时,组织交流活动,让南疆农村妇女有机会接触其他地区的创业模式,拓宽视野,增强创业创新意识。
建立农村妇女创业奖励机制
政府及乡村振兴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南疆农村妇女创业,不仅要在创业过程中给予帮扶,更要在创业取得成功后给予相应的奖励与持续支持。对创业成功的农村妇女进行表彰与奖励,提升她们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树立创业榜样,激励更多妇女积极投身创业浪潮。这种奖励机制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推动妇女创业事业蓬勃发展。
通过在麦盖提县的综合调查,文章揭示了南疆农村妇女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多重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妇女缺乏专业技能和相关培训经历,只有少数村委会曾提供特殊技能培训。她们普遍面临自我认知不足、传统观念束缚、教育水平低、普通话能力弱、缺少技术培训、就业机会少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
本项目获得2024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南疆农村妇女创业实践调查研究”(2024107660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计划-青年博士项目“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对南疆疆外务工收入影响的调查研究”(ZX20230102);新疆财经大学2023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高层次人才专项人才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南疆语言景观建设助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研究”(2023XGC0010)等项目资助;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脱贫攻坚战略中边疆地区扶志扶智实践典型经验调查”(20XDJ016)。
终审:魏文源
监审:乔星琦
编校:陈绪绚
网络:吴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