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做好志愿服务 传承红色基因

时间:2025-03-11 14:26:11来源: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文字:杨浪萍 贺祖豪 刘海彤

  摘要: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需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基层群众精神风貌。红色文化作为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是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文章在调查研究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金塘镇革命老区传承红色基因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构建“党的建设+红色基因传承”“乡村教育+红色基因传承”“乡村治理+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旅游+红色基因传承”的实施路径,将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旅游创新结合,以点带面强化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培育,深入打造乡村红色文化宣传阵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调研背景与意义

调研背景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深入乡村,成为新兴志愿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金塘镇白土村当地的红色资源,相关革命活动据点旧址等逐渐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不再是只有老一辈人才知道的地方。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相融合,成为大学生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的融合意义重大。

调研意义

  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相融合的实践探索,旨在探究通过红色文化交流、服务、普及、传承和创新等方式,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相融合的效果,以期实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利于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成为推动乡村红色文化振兴的有力手段;其二,有利于加强乡村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作出贡献;其三,有利于培养具有文化创造能力与修养的青年人才;其四,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下的乡村红色文化建设,提升文艺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扩大本土红色文化影响。

调研设计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金塘镇红色根据地为调查点,开展相应的网络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走访,其中网络问卷调查使用专业的调查工具“问卷星”。采用系统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茂名市红色根据地的居民、学生、退休老党员、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等。其中,发放问卷共361份,调查结束收到的有效问卷361份,回收率达100%。

调查内容

  为了解当前大众对红色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及乡村红色教育的认知情况,以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校园生活,提升全民族文化知识素养,借此调查问卷,了解文艺志愿服务和乡村红色文化的现状。

调查方式

  通过摄影拍照、入户宣传、走访调查、派发宣传资料、文艺活动展演、讲解员比赛等方式,进行调查问卷收集与人物采访。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村民对文艺志愿服务融入乡村红色文化的认同

  数据显示,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对文艺志愿服务融入乡村红色文化发展非常认同的村民占68.14%,占比最高;不认同占0.83%,占比最低。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的发展变化很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文艺志愿服务介入乡村红色教育,要结合文化强国、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战略统筹考虑,协同各方力量,同时加强文艺志愿服务的战略性、科学性、专业性规划,为基层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艺志愿服务。

  2.村民对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下乡侧重于开展文艺展演

  数据显示,对文艺志愿服务下乡有助于乡村振兴表示认可的村民占47.37%,抵触的占0.28%。较多人认为文艺志愿服务下乡有助于乡村振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艺展演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组织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可以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艺术欣赏品位。新时代下,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文艺展演能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村民对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结合进入课堂侧重于多种艺术形式

  数据显示,认为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相结合非常有必要的村民占55.63%,没必要的占0.83%。较多村民认为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相结合有助于乡村振兴发展,对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结合进入课堂侧重于多种艺术形式,占比最高的是设置开发红色创意舞蹈、声乐歌曲、器乐编曲和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文艺表演、比赛,占85.32%,占比最低的是其他因素,占9.42%。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文艺志愿服务融入乡村红色文化不仅有助于乡村振兴,还能带动乡村红色文化的宣传。

  4.村民对乡村红色文化宣传的参与度低

  数据显示,较少参与乡村红色文化宣传以及红色景区游览的村民占40.72%,不参加的占3.6%。这说明需不断加大对当地以及外来游客的红色文化宣传力度。

  5.村民认同开展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学习有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认为开展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学习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可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村民占86.7%,占比最高,其他因素占9.14%。这说明文艺志愿服务融入乡村红色文化有助于村民知识素养的提升,加深对本土红色文化的理解。

问卷的基本情况分析

大众对文艺志愿服务融入乡村红色文化持认可态度

  数据显示,大众对于文艺志愿服务融入乡村红色文化非常认同的占68.14%,占比最高;不认同的占0.83%,占比最低。大众对文艺志愿服务融入乡村红色文化的态度,最高占比的是热爱,占45.98%;其次是认可,占47.37%,最低占比的是抵触,占0.28%。认为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相结合非常有必要的占55.68%,认为没必要的占0.83%。上述数据说明大众普遍认可并支持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相融合,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积极意义。

大众对文艺志愿服务的开展方式侧重于红色文艺展演、比赛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文艺志愿服务对乡村红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文艺展演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组织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可以提升群众的文化艺术欣赏品位。随着新时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不断增大,文艺展演能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大众对身边红色文化、红色遗址、红色革命事迹的了解不多,且很少参观红色景点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众对于身边的红色文化不太了解。因此,需要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文艺志愿服务,让其走进大众的生活,激发大众传承红色基因的积极性。

  综合本次调查研究,红色教育可以帮助新一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帮助青少年树立团结协作、以人为本的意识。文艺志愿服务可以通过举办红色文艺展演、比赛,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融入红色元素等方式,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特长,结合实际,联系群众,积极开展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的活动,以文艺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对乡村红色文化的重视不够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往往将更多的资源投入经济建设,而忽视了乡村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不仅导致红色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还使得一些珍贵的红色历史记忆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同时,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和整理工作的不足,部分地区的红色教育资源显得零散且不成体系,难以获得有效的教育效果。

  对红色文化缺乏系统性整理,既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限制了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在乡村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红色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时,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料和支持而感到力不从心。

高校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高校大学生在文艺志愿服务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文艺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仍存在提升空间。部分大学生文艺志愿者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难以将红色文化与文艺志愿服务有效结合。同时,由于服务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在乡村地区的吸引力有限。

  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质量的不足,既影响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也降低了乡村居民对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的期待和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基层政府和干部队伍的支持有待加强

  基层政府和干部队伍在推动乡村红色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部分基层政府年轻干部力量不足、缺乏新鲜血液,以及部分干部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此外,由于日常工作繁忙,部分干部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和支持相关活动。

  基层政府和干部队伍的支持不足,既影响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也限制了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在乡村地区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文化融合的对策

  立足茂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通过青少年的好声音讲好茂名故事,传承和弘扬好心文化、好心精神。大学生参与文艺志愿服务态度积极,基层渴望得到大学生志愿服务帮助,但两者缺乏系统的联结、政府与高校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文艺志愿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居民参与积极性不够高等问题反映了当前茂名地区的文艺志愿服务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还有较多亟待解决和梳理的内容,需要地方政府、高校、基层社区协同合作,共同提升基层文艺志愿服务水平,提高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地方政府发挥好指挥棒作用

  1.地方政府制定文艺志愿服务下基层的政策

  投身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地方政府要把握发展红利期,利用好本地资源,通过政策导向,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引导更多大学生服务基层,发挥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服务能力。

  2.地方政府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考核

  当前,茂名地区红色文化知名度不够高,与政府的支持、基层群众的意识都有关系。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考核,促进基层红色文化的传播。地方政府可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帮助基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两手抓,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文化,提升文艺志愿服务水平,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落到实处。

高校学生发挥好服务者角色

  1.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以本地五所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基础,不断扩充志愿者队伍。通过制定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长的考核规定、设立大学生志愿者奖励、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主题教育等,壮大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队伍。

  2.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

  注重培养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能力,本地区各高校应以本校青年志愿者队伍为基础,特别是各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学院,以校团委、二级学院团委为基点,培养一支能力过硬的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大学生服务水平。

  3.加强对志愿服务导师的引入与激励

  当前,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的开展多为一教师指导一学院的学生,教师疲于应对各种行政工作,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质量的指导工作。本地高校可加强志愿服务导师的引入,通过将相应工作量、指导时长与服务质量纳入年度考核或职称评审等激励政策,吸引更多有能力、有志于志愿服务的专业教师,特别是艺术类的专业教师,以此提高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内容的丰富性与质量,助推乡村振兴。

  4.为大学生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提供支持

  目前,部分高校课程安排较满,大学生系统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时间不够,制约了文艺志愿服务在乡村地区的发展。高校可考虑将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纳入课程考核,在见习周、实践周、寒暑假等时间开展文艺志愿服务项目,为大学生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提供便利。

基层发挥好大舞台角色作用

  1.政府加强支持和投入

  有关部门组织应给予一定帮助,加大对文艺志愿服务的投入,对于部分资源紧缺的地区,根据当地的特点和所拥有的资源,积极优化活动方案,保障志愿者权益。

  2.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培养

  响应国家“青年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政策号召,呼吁更多人才留在基层、建设基层,提升基层活力,以青年思维和活力助力基层建设。注重提升基层干部的文化素养,加强政策引导,吸引艺术专业大学生投身基层建设,加强基层干部培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通过政策扶持、培育人才队伍、打造宣传阵地等方式,全面充实乡村红色文化内涵和红色精神意蕴,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不断夯实乡村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增进人民生活福祉,助推乡村振兴。

  本文系2024年度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立项项目“大学生文艺志愿服务与乡村红色教育文化相融合的实践探索”(pdjh2024a263)、2024年度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百千万工程背景下文艺志愿融合文旅赋能茂名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24GJ06)、2024年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政”专项“基于地方红色文化的高校‘大思政课’活动品牌建设”(71524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校:乔星琦

  网络:吴飞飞

  监审:侯欣怡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