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乡村振兴视角下湘中地区墙绘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时间:2025-02-18 13:50:16来源: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文字:康佳玲

  摘要:湘中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不仅扮靓了乡村,还弘扬了文化,提升了乡村风貌。湘中墙绘艺术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创意,风格多元,兼具美化、教育及宣传效能,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了文化认同,助推乡村振兴。但墙绘艺术还面临融合规划、内容创新、维护管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挑战。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湘中地区墙绘艺术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其次以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桥头河镇龙湾村为例,分析了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美化和文化传播功能,再次梳理了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中深入发展的思考,希望能够为墙绘艺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益启示。

  乡村振兴背景下,墙绘艺术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墙绘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适用性,成为提升乡村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墙绘艺术,乡村的墙壁变得富有艺术感,从而提升了整体景观的美观度,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吸引力。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游客,还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墙绘艺术也有助于传播乡村文化。墙绘艺术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沉淀,绘制出深受群众喜爱且能够吸引外来游客的墙绘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传播了乡村文化,满足了村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墙绘艺术还有助于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美化乡村环境的手段,更是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墙绘艺术,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推动乡村社会的文明进步。

  墙绘艺术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色彩,将单调墙面装点得富有创意,展现了乡村田园风光、日常生活及积极精神风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墙绘艺术生动展现了乡村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与民俗风情,让游客深入了解乡村底蕴,感受独特魅力,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此外,墙绘艺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村民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美德,推动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

湘中地区墙绘艺术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

发展历程

  娄底墙绘艺术的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娄底市进行农村墙体广告清理整顿后,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墙体彩绘成为娄底农村的新景。2018年,娄底市在龙湾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龙湾村试点,引进著名乡村规划设计师的生态乡村理念,并与中央美院合作,创建乡村油画创作基地,为娄底墙绘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试点项目的成功,在娄底市农业农村局的推动下,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农村墙体广告整治行动,依法清理各类墙体广告,为墙体彩绘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今,娄底墙绘艺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村、城市社区、学校、商业空间等领域。

特点

  湘中墙绘艺术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还积极融入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在乡村的墙壁上,手绘师们以画笔为媒介,将传统文化、乡土风情、民间故事等元素巧妙地融入画面中,让人们在欣赏美丽画面的同时,感受乡村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同时,湘中墙绘艺术还借鉴了现代绘画技法和风格,使得作品更加时尚、新颖。湘中墙绘艺术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还具有教育、宣传等社会功能。例如,在娄底市的一些农村和社区,墙体彩绘被用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对村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娄底墙绘艺术还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打卡。

风格

  湘中墙绘艺术的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国画风格,也有现代的油画、水彩画等风格。同时,湘中墙绘艺术还注重个性化创作,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喜好进行定制设计,每一幅作品都独具特色。近年来,湘中地区引入了3D墙绘立体效果技术,使得作品更加生动、逼真。例如,在娄底市的一些乡村和景区,可以看到具有3D立体效果的鱼塘、武术场景等墙体彩绘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眼球,还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

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美化和文化传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桥头河镇龙湾村积极响应号召,引进了著名乡村规划设计师的生态乡村理念,并与中央美院合作,创建了乡村油画创作基地。通过墙绘艺术,美化了乡村环境,提升了文化氛围。墙绘作品融合了乡村特色与现代艺术元素,主题丰富多样,涵盖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人文景观及地域特色文化等。现统计,村内已有40余幅墙绘作品,总面积超过3 000平方米,遍布村民家外墙、公共建筑及道路围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增添色彩与活力

  墙绘艺术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图案显著地为乡村环境增添了色彩与活力。在龙湾村,贺年、丰收、童心等主题的墙绘作品运用鲜艳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将原本单调的墙面转变为充满艺术气息的视觉焦点。这些作品不仅提升了龙湾村的视觉美感,还使得整个村庄在视觉上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活力。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赏,这些墙绘作品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乡村环境焕发出新的生机。

提升乡村文化氛围,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龙湾村,墙绘作品不仅是美化乡村的视觉亮点,更是传承本土文化的宝贵窗口。黑虎武术墙绘以雄浑有力的笔触和栩栩如生的画面,将梅山武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墙绘细致描绘了站桩、拳打、掌劈、腿扫等经典招式,既让村民直观领略到黑虎武术的刚劲威猛,又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传承热情。新化山歌墙绘则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这一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在墙绘作品中,歌手在山野间放歌的场景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让村民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质朴与真挚。这些作品不仅加深了村民对新化山歌的认识与喜爱,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墙绘艺术作为一种鲜活而富有创意的乡村文化表现形式,依托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为乡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更成为连接城乡文化的桥梁,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在龙湾村,不同主题的墙绘作品,或讲述着乡村的古老传说,或展现着村民的日常生活,或描绘着乡村的未来愿景,游客可以驻足观赏,细细品味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情感,也可与这些精美的作品互动拍照,记录这份独特的乡村记忆。有人甚至模仿墙绘场景,摆出趣味姿势,让艺术与生活完美融合,增添无限乐趣。这些墙绘作品不仅提升了龙湾村的知名度,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乡村经济的繁荣。

激发村民参与度和创造力

  墙绘艺术的创作过程离不开村民的广泛参与。在龙湾村,一些墙绘作品由村民创作和绘制,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潜能,还增强了他们对村庄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他们亲手勾勒线条、填充色彩,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艺术灵感与无限潜能,更唤醒了其对家园的深切归属感与责任担当。

促进乡村生态与文化的融合

  墙绘艺术是乡村风貌的点睛之笔,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促进乡村生态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在龙湾村,“3D鱼塘”墙绘融合静谧湖泊与生态保护理念,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绿色发展寓意。“黑虎武术”与“新化山歌”墙绘深挖乡村文化底蕴,呈现民俗风情。“鱼米之乡,连年有鱼”墙绘寄托丰收祈愿,彰显乡村富饶和谐。“礼物盒”小型墙绘与小朋友共创,传递乡村纯真快乐,促进文化传承与繁荣发展。这些墙绘作品为乡村增添了生机活力,促进了生态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让乡村之美蕴含于文化传承与生态守护之中。

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挑战

艺术与乡村整体规划的融合问题

  墙绘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需要与乡村整体规划、建筑特征、植物景观等高度融合。然而,湘中部分乡村地区在推进墙绘艺术发展时,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导致墙绘作品与乡村环境格格不入,甚至破坏了乡村的整体美感。因此,如何在保持墙绘艺术独特性的同时,实现与乡村整体规划的和谐统一,是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墙绘内容的创新与同质化问题

  优质的墙绘作品需要避免套路化的照搬照抄,唯有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深挖文化打造亮点,才能避免同质化倾向。然而,在湘中地区,一些乡村在墙绘内容上缺乏创新和特色,往往只是简单地复制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导致墙绘作品缺乏地域性和文化性。这不仅无法有效展示乡村的独特魅力,还可能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墙绘艺术的维护与管理问题

  墙绘艺术作为乡村环境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有效的维护和管理。然而,在湘中地区,一些乡村在墙绘完成后,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机制,导致墙绘作品在短时间内就出现褪色、破损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墙绘作品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还可能给乡村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墙绘艺术维护和管理机制,是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墙绘艺术与乡村文化传承的融合问题

  墙绘艺术不仅是美化乡村环境的手段,更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湘中地区,一些乡村在推进墙绘艺术发展时,往往忽视了与乡村文化传承的融合,导致墙绘作品缺乏文化内涵和深度。这不仅无法有效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还可能让游客对乡村文化产生误解和偏见。因此,如何在墙绘艺术中融入乡村文化元素,实现墙绘艺术与乡村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是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中需要探索的重要方向。

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中深入发展的思考

艺术与乡村整体规划的融合

  可以组织专业团队对乡村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墙绘艺术在乡村美化中的定位和作用。同时,设计师可以深入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确保墙绘作品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建立墙绘作品审核机制,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墙绘内容符合乡村整体规划和审美要求。邀请专家对墙绘作品进行指导和评估,提升墙绘作品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例如,设立墙绘艺术评审委员会,由专家、设计师和村民代表组成,共同对墙绘作品进行评审和指导。

墙绘内容的创新与特色

  深入挖掘湘中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将其作为墙绘创作的重要素材。通过举办墙绘创作大赛、征集优秀作品等方式,鼓励艺术家和村民参与墙绘创作,展现地域特色;避免简单复制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注重创新和差异化发展。结合乡村实际情况,鼓励设计师和艺术家开展跨界合作,将现代艺术元素与传统乡村文化相结合,创造独特的墙绘风格。

墙绘艺术的维护与管理

  制定墙绘作品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责任人和维护周期。定期对墙绘作品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墙绘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鼓励村民参与墙绘作品的维护和管理,增强村民对墙绘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开展墙绘维护知识讲座、培训等活动,提升村民的维护技能和管理水平。

墙绘艺术与乡村文化传承的融合

  在墙绘创作中融入乡村文化元素,如传统图案、民俗故事等,展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墙绘作品讲述乡村故事,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利用墙绘作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如组织村民参观墙绘作品、讲解乡村历史文化等。通过墙绘作品激发村民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成为美化乡村环境、传播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的重要力量。面对墙绘艺术与整体规划的融合、内容创新、维护管理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艺术家创作与村民参与“四位一体”,共谋发展。通过科学规划、深挖文化内涵、建立健全维护机制以及加强文化传承,湘中地区墙绘艺术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乡村的美好未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墙绘艺术与乡村发展的和谐共生与繁荣共进。

  2023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湘中地区墙绘艺术美化农村的实践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3C0935);2022年校级教研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数字图形基础》课程在墙体文化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LZJY22BZC06);2022年校级科研课题“基于美育背景的娄职校园文化产品设计——以二十四节气为例”(项目编号:2022YK023)。

  编校:乔星琦

  网络:吴飞飞

  监审:陈绪绚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