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5-02-18 13:33:44来源: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文字:黄小丽

  摘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和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农村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养老形势更为严峻。近年来,民政部积极顺应广大老年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的愿望,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在城乡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使居家养老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弱到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因此,文章综述了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的现状,总结供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将有效解决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需问题,真正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水平,以期为我国不断完善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相关借鉴。

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现状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文化传统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老年人在养老需求上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农村区域十分广阔,农村人口仍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而且居住十分分散,同时农村各地区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存在地域间的差异。另外,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状况及生活状态也会使老年人对养老产生不同的需求。

  1.区域差异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在发达地区的乡镇,老年人主要依靠退休金或养老机构养老,可以满足其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但目前社会资金在乡镇投资养老产业的意愿不强,导致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形式化严重,服务项目十分短缺,无法满足老年人日常休闲娱乐锻炼的需求。欠发达地区的乡镇老年人,尤其西部地区的留守老年人数量多,面临着老龄化问题。因此,他们更需要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以保障其获得生活照顾和医疗康复服务。此外,欠发达地区的乡村经济水平落后,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乡村建设不能及时更新,居家养老的专业机构和人才极其缺乏,乡村居家养老的老人只能接受来自个人家庭的日常照料,缺乏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心理辅助。因此,亟须构建专业的乡村居家养老模式。

  2.群体差异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有效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在老年弱势群体中,乡村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是两种不同的典型。

  据统计,我国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已经超过1亿,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0%。农村空巢老人没有退休工资,收入有限,其生计保障来源于农作,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老年人劳务繁重,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文化程度偏低,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极其匮乏,平时的娱乐方式就是在家看电视或串门聊天,生活单一。部分留守老年人还需照顾孙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压力倍增。因此,乡村空巢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类及文化娱乐类活动等方面。

  与城市失能老年人相比,农村失能老年人的问题更加突出。根据2016年底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在京共同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18.3%。该群体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突出表现在上门护理、上门看病和康复理疗等项目,其次是精神慰藉的需求和临终关怀的需要。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1.供给主体

  当前学者们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认识趋于一致,普遍认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除了政府部门外,还应该有市场、家庭的参与,甚至包括社区和志愿者、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个主体。但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力度尚显不足。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组织是主要的供给主体,但非盈利的社会组织更多集中在城市。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养老服务行业利润较低,无法吸引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养老企业为农村提供养老服务。而志愿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不足,在农村参与养老服务领域的志愿组织少且不具备专业能力,难以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稳定力量。

  2.供给设施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以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起步较晚,在养老服务设施方面较城市发展相对滞后,目前,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3.2万个,覆盖率仅有47.4%。其中,许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设立或建成之后,由于缺乏后续资金,大部分机构无法正常运行。

  3.供给服务内容

  目前供给的服务主要包括政府为特定老年群体提供免费的购买服务和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对服务范围内老年人提供有偿的综合性服务。与城镇相比,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起步晚、投入少,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助餐、助医、助洁、助行、助浴、助急、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服务内容仍停留在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方面。

  4.供给人才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23养老服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多以女性为主,且年龄结构偏大,其中41—55岁年龄段占比高达56.0%。城镇的养老服务供给普遍高于农村,所服务的人群覆盖面更广。年轻劳动力相对不足;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人才的主体,占比超过一半,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不足5%。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存在的问题

政府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不足

  一是总资金投入不足。有限的资金难以全面覆盖和满足所有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我国不同地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好,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居家养老服务,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政策支持不够、市场环境不成熟等因素,社会资本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仍然有限。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存在政策空白和交叉重叠等问题。这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难以有效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部分地方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影响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我国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这导致社会力量在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时缺乏积极性和动力。

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而当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要集中在基础生活照料方面,对于多数能够自理且“闲不住”的农村老年人来说必要性不大;而真正需要服务的高龄或失能老年人的专业医疗或护理需求,供给方又无法提供;农村家庭亟须的紧急呼叫、适老化改造等服务目前尚不能满足。总体而言,需求已处于中高端,供给仍然处于低端,导致供需两端难以做好匹配,由于服务无法适合需求,老年人不愿意或无法使用这些服务,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短缺,服务质量不佳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由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和职业发展机会相对有限,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导致专业服务人才缺口大。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类人才、服务类人才到后勤保障类人才几乎全线面临“用人荒”,最终造成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对策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完善资金分配机制,确保资金能够精准投入最需要的地方。应加快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制定更加全面、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要注意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形成政策合力。还应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见效。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激发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以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项目

  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以政府为主导,在设计服务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应从需求侧着眼,以更加精准、精细的举措构建差异化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以社区为平台,通过社区调查农村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健康情况和居家服务需求,建立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层次的档案,分层提供服务。关注空巢老人,加大精神慰藉服务方面的投入。此外,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开展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关键所在。从拓宽人才来源、开展专业培训教育、强化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相关建设。在拓宽人才来源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待遇水平等方式,吸引医学、护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到农村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同时,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充分利用农村本土人才资源,如退休教师、医生、村干部等,通过培训和引导,使其成为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开展专业培训教育方面,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包括岗前培训、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等,确保养老服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理念。在强化志愿服务方面,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价值,提高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度和参与度,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志愿活动;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志愿服务体系和组织网络,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管理。

  加快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未来应不断通过投入资金、完善配套政策、精准匹配供需、强壮人才队伍等措施完善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024年度学院科研项目“柳州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匹配研究”(编号:2024KYYB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校:陈亚丽

  网络:吴飞飞

  监审:张春兰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