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墨园女将的乡村逐梦之旅

时间:2024-12-23 13:22:03来源:广州工商学院 文字:戴晓婷 陈嘉儿 奚少敏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广大农村女性已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文章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为例,对女性力量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女性力量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针对女性力量发展如何突破文化困境、政治困境、经济困境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助力农村女性力量的发展,为乡村振兴献出一份力量。

  女性作为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的一部分,在乡村文化、社会和经济建设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女性是乡村的主要建设者之一,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农村女性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是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她们不仅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也是乡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还是良好家风的塑造者、和谐乡村的稳定器。因此,如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推动女性力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墨园村女性力量的发展情况

  巾帼能手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乡村振兴的享有者、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女性和农村女性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化服务引领,发挥农村女性优势,让女性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巾帼担当。墨园村重视培养农村女性的个人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联合惠州市妇联,在墨园村开展“巾帼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等活动以及培训会,为妇女特设糕点、粤菜、育婴师、月嫂、讲解员等专业知识培训课程,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使墨园女性力量发挥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立、自强,培育懂技术、懂农业、懂管理的新农人,使墨园村女性成为大力推动墨园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绽放墨园村女性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路上凝聚起更磅礴的力量,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更加澎湃的洪流。

女性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分析

发展富民产业,激活产业振兴内生动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乡村振兴的高度。墨园村中的女性根据个人特长,结合区域优势发展墨园特色农家乐产业,以小小农家乐撬动富民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点亮”美丽墨园。其中以简秀英、杨柳香等人为代表的种植户在当地开展水果采摘、插秧割稻等农事体验活动吸引游客,拉动墨园村的旅游经济发展;同时,积极学习直播带货的技巧,在平台上推广销售番石榴、麒麟瓜、香大米等农产品,并利用熟人、网络等渠道推销自己的产品,从而建立起比较稳定的收入渠道,成为中国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强力推动者。

以党建带妇建,推动组织振兴引擎力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在乡村,女性既是人口主体,也是乡村组织振兴的建设主体。女性村干部在乡村治理中有着工作细致、擅长沟通、有亲和力等性别优势,其特有的柔性管理方式有助于更高效地推动村庄治理。

  在墨园村的建设中,刘红兰书记做好“领头雁”的角色,带头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她响应惠州市妇联联合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实施“巾帼力量 科技助农”——惠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帮助农村女性提素增能强本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女农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刘红兰书记铆足劲头,充分发挥其身为女性干部细心、耐心、热心的特性,她号召各位乡贤回乡共同建设美丽墨园,为墨园生态振兴提供强力支撑。刘书记更是表示:她将高度重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培育发展工作,带领班子、党员干部全力实施“育村、美村、趣村、强村”四大计划,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厚植和谐乡风,提升文化振兴软实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墨园建设旅游村以及参与妇联和志愿者协会活动中,作为墨园村的一分子,朱金环女士勇于担当,心系墨园,毫不犹豫地加入墨园乡村振兴的队伍中,以导赏员的身份传承墨园的文化与历史。朱金环女士在带领游客参观墨园,介绍墨园古建筑的历史的同时,自己也不断学习了解关于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提升自己对墨园文化的熟悉度,以便给村民与游客提供更好的讲解。平时朱金环女士也会通过网络平台以及向朋友们推荐墨园,吸引更多的人来墨园,带动墨园的产业经济发展和墨园历史文化的宣传。墨园中的女性群体在乡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是新时代“文化振兴”的有力引领者。

聚焦环境整治,建强生态振兴支撑力

  生态振兴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性行动举措。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墨园村坚持“生态立乡、农业强乡、旅游兴乡、文化润乡、环境美乡”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和环境优势,积极推进生态振兴。在墨园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的奋斗历程中,女性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墨园村作为传统古村落,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是打造特色精品村的重点,在实行“门前三包”制度时,女性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积极配合,做好门前屋后卫生工作,使乡村环境治理工作得到明显成效。在人居环境整治道路上,墨园村与村口生活超市合作建立“积分超市”,优化细化村规民约,以“积分评定+兑换物品”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热情,落实好门前屋后卫生加2分、参加志愿活动加2分、获评道德模范加4分等细则。墨园村中的女性对于积分制的支持和配合,不仅推动村风民风不断向上向善,村民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更是不断激励着村民投身乡村振兴队列中。

注重乡土人才培养,增强人才振兴储备力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才能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墨园作为传统的古村落,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得以传承与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当地乡土人才。在墨园乡土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女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家庭角色为例,女性作为母亲角色往往会将自己所知所习所得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传给下一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仅女性文化得以提升,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乡村人才振兴的储备力。

女性力量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地女性在墨园村乡村振兴过程中,利用其性格特质可以更好地促进墨园村的发展,但根据对墨园村优秀女性代表的走访及访谈,仍发现墨园村女性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作用有以下的现实困境。

女性所受教育程度有限

  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状使农村女性成为乡村发展的主要建设者。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墨园村女性受教育水平有限,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一贯以务农为主的女性们在面临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过程中,由于年龄和学历的限制,所受教育及技能培训的缺乏,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年来,虽然农村女性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但仍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

女性力量发展缺乏经济资源

  很多女性在乡村地区缺乏经济资源,如资金、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据访谈调查墨园村女性就业机会相对有限,经济资源分配不均,工作岗位较少,女性往往只能从事农田劳动或低技能工作,缺乏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且其现存的女性就业岗位大多收入较低,高收入岗位较少,限制了女性的经济独立和女性力量的发展,不利于她们参与墨园村的经济活动。

关于女性发展力量的媒体宣传工作欠缺

  许多人认为乡村治理不需要宣传,只需安分做好本村该做的事,恰恰相反,村庄有效治理需要得到进一步宣扬,长久的封闭型治理会抑制群众积极性及实践参与,乡村振兴正需宣扬,仅靠口述、村内报道等单一的宣传方式,外界无法知晓乡村振兴成效,应让更多人知晓乡村的治理成果和女性在乡村振兴所做的事情,将实践成果转化成其他村振兴的学习经验,助力更多乡村振兴。

女性力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女性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女性具有细腻的特性,她们是尊老爱幼、团结邻里、贤良淑德、勤劳勇敢的,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她们扮演重要的角色,建立和谐美丽家庭的核心成员也是女性。她们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因素,塑造美好家风,助力家风带动乡风。

加强教育,增强女性在乡村振兴的能力和信心

  面对墨园村女性意识相对薄弱,文化程度偏低的现实困境,可组织巾帼培训、女性就业等培训。进行问卷收集、走街串巷等方式,征集女性自身的意愿,将结果进行统计后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结合基层生活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出台系列措施,加强对墨园村女性的教育培训,包括领导力、管理能力、财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她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提升农村女性的治理能力,为促进女性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改善服务,健全完善现有乡村女性经济支持体系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提供微贷款、补贴、奖励或其他形式的经济支持,帮助墨园村女性获取资金、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同时,加强墨园村村内金融服务的覆盖,包括建立更多的农村信用合作、推广移动支付和数字金融技术等,促使墨园村女性能够获得贷款、储蓄和其他金融服务,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以推动农村产业、支持农民创业等方式,促进乡村就业,为墨园村女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她们的经济独立性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摒弃糟粕,培养女性的自我意识与综合素质

  全社会要意识到女性力量的重要,摒弃“女弱”“女不如男”等错误偏见思想,营造性别平等、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尊重女性的想法,按实际情况倾听、遵循她们的意见,鼓励女性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创新,并给予支持,激发她们的自我意识,从根本上助力女性力量崛起。

记录行为,拓宽女性行为产生社会效应的宣传方式

  针对记录女性参与乡村振兴行为的宣传形式单一的现状,可根据现代发展下年轻人对新媒体宣传较熟悉的情况,补充新鲜血液,吸纳更多知识青年、吸取青春力量。借助新媒体浪潮,采取抖音、微信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宣传墨园村内巾帼典型,呼吁广大人民学习女性榜样,并不断激励墨园村女性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破除陈旧观念,大胆创新,做社会治理的积极人士,充分绽放出“她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路上凝聚起更磅礴的力量。

  随着新时代不断发展,更多人看到千千万万个“她”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以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奋斗,展示中国故事的精彩。越来越多人认同农村女性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时代发展中,更要不断加强女性的教育和培训,倡导性别平等,营造一个包容、公平的治理环境,使女性能够自由地发挥作用和发展潜力,有效推动女性力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焕发新时代的巾帼力量,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更加澎湃的洪流。

  本文系2023年广州工商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粤味浓——菌菇预制菜的引领者”(S202313714027X)研究成果;2024—2025学年广州工商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广州工商学院-啸仙故里社会实践教学基地”(项目编号:XWSJJXJD2024085)成果。

  编校:侯欣怡

  网络:吴飞飞

  监审:茹志威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