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 返乡青年创业能力成长之道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通过激发农村内部的生动力为途径。青年返乡创业,不仅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对于助力农村人才振兴,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青年返乡创业也面临着政策认知模糊、创业经验不足、资源资金受限等现实挑战,基于此,文章以增强返乡青年创业能力为重点,提出了加强政策学习、提高创业积极性;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等策略,为决策者和创业青年提供借鉴和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培育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等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10万人,辐射带动500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发展壮大,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500万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通过不断创新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引进更多的镇、村能人到农村干事创业,必须全面激发现有人才培养的活力。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青年,他们的创业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他们创业的成败将直接影响新农村的建设。但当前“三农”问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青年返乡创业还存在扶持政策执行力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创业经验不足、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如何应对、农村青年创业潜能如何激发等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青年创业的现实意义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返乡青年创业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创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首先,优化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在应对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及市场多元化变化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青年返乡创业者可以凭借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引入新兴产业与新型业态。其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业带来的经济增长,整合了乡村分散且低效的生产要素,提高创业者自身的收入水平,也能够实现以创业促进农民就业,吸引更多劳动力回流,缓解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问题,盘活亟待转型和升级的乡村经济。最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城乡之间架起桥梁,促进城乡之间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例如,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有效对接城市的消费需求和乡村的优质资源;通过参与公共服务建设和农村治理,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个舞台,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呼唤人才。第一,人才的回流与集聚。青年在新时代浪潮中的主体性意识明显增强,在创业过程中更容易感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从而表现出对实现个人价值的空前渴求。第二,带动农村教育和技能提升。选择返乡创业的青年绝大部分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或者具备进城务工的经历,他们带回农村的新思想和新观念,能够激励和帮助当地青年提升教育和技能水平,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三,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中国传统民族的瑰宝——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灵魂。回归农村的青年群体,凭借自身所掌握的先进文化知识与技术专长,成为连接城乡文明的桥梁。他们不仅将城市最新潮的文明理念和优秀的思想文化精髓带回了乡村,还积极投身到行动中,将科学知识普及给村民,力争让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在知识的光芒下熠熠生辉。
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返乡创业青年在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显著。第一,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建设。返乡创业青年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他们通过参与村民自治、村庄规划、环境整治以及改善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等工作,将自身融入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从而有效推动村级管理的现代化进程。第二,促进农村的资本积累。返乡青年在创业过程中构建的社会网络、信任关系及合作机制,有助于增强农村的社会资本,营造共同致富、推动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并助力广大村民提升自信心和凝聚力。第三,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返乡青年往往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旅游等方式,推动农村地区绿色发展,提升农村的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村庄建设中应用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废弃物处理引入生物降解、资源化等技术。
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青年创业面临的现实挑战
政策认知模糊,政策执行力度小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和扶持返乡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并以正式意见、通知公告等形式公布,积极引导和激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于城乡基层就业创业大潮。第一,由于忽视了政策的实施条件等关键信息的充分传达,导致青年创业者虽然被其优惠性所吸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困惑,难以深入理解和有效利用政策资源,影响了政策扶持的效果。
第二,返乡创业青年群体普遍存在对创业政策认知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创业经验和相关知识体系,导致返乡创业青年往往对创业政策的了解较为浅显。另一方面,部分青年对创业政策持保留态度,无法接受政策之外的责任与风险,也未能充分利用政策资源来助力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经验不足,市场开拓能力弱
尽管多数青年在步入创业之路前,已通过学校或职场的教育与历练,积累了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然而,农村环境的复杂性与资源的相对匮乏,为他们的创业之路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一,由于其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缺少基础支撑,加之在创业主观认识上存在偏差和短板,导致青年在创业之初感到无从下手,很难快速积累经验。如果创业者缺乏真正的热情与信心,在企业遇到困难与挑战时,他们更容易选择退缩或放弃,难以实现可持续的成长与发展。
其二,众多返乡创业的青年由于缺乏直接的创业实践经验,往往难以有效应对创业道路上涌现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旅游农业、采摘体验等新兴经济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种趋势也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劳动力、市场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此外,农村市场往往受天气、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返乡青年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缺乏应急预案和灵活的调整策略,容易造成创业失败。
资金资源受限,抗风险能力低
在乡村青年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影响青年创新创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匮乏。第一,在创业初期,青年创业者通常倾向于选择收益周期较长且初期回报率相对较低的小微产业作为起点。然而众多社会机构与组织在评估青年创业项目时,普遍表现出信心不足的态度。此外,随着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青年群体更倾向于涌向城市,导致乡村地区人才的大规模外流,尤其是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第二,青年返乡创业遇到的另一大拦路虎——融资难。一些创业青年为了应对短期的资金需求,不得不转战利率高的民间借贷市场。而对于资金需求量较大的项目,传统金融机构普遍对农村创业项目风险评估较为谨慎,倾向保守,不愿轻易给予融资支持,使得返乡创业青年融资难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青年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
加强政策学习,提高创业积极性
第一,加强政策学习,目标是提高综合素质。终身学习是新时代对返乡青年的要求,也是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要求。返乡青年在创业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书籍以及实践作为学习的支柱,要培养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捕捉市场变化的微妙信号。此外,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善于交流的能力也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创业青年拓宽人脉网络,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合作契机。
第二,敢于大胆尝试,锐意改革创新。对于创业者本身来说,树立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创业理念是必不可少的。返乡创业青年要勇于担当“新青年”的角色,为创业之路走得更远、走得更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具有前瞻性的创业理念,把握市场动态。
第三,引进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的高素质人才。政府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乡村人才,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到农村创业中来。通过制定引智政策、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农村能人整体素质、提升创新能力等措施。同时,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创业青年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持,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财政补贴政策、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创业青年的创业成本和风险。
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一,以点带面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为抓手。返乡青年创业者应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创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电商运营、乡村旅游管理等知识,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返乡青年在创业前应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当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选择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创业。例如,在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特色种养业;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等行业;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旅游业,带动民宿经济。
第二,品牌建设需要加大力度,核心竞争力需要提升。在创业初期,返乡青年既可以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乡村旅游节等活动,扩大市场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可以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强营销推广、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优化产业布局,应加强政府对农村产业的规划引导。同时,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创业青年,给予鼓励和扶持。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促进农村产业逐步向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第一,强化东道主的领袖核心作用。在创业团队的构建与发展中,领导者的地位不可或缺,而这一地位的稳固既依赖于团队成员的广泛支持,也要求领导者具备卓越的能力。为此,组织者需不断提升个人管理技能,积极参与跨团队交流,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持续优化管理效能。在团队内部,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灵活调整组织架构,明确各职能分工,培育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
第二,要开发、整合资源,増加创业的社会资本。在创业的征途中,创业者既需紧密贴合市场动态,亦不可忽视社会资本与关系网络的构建与运用。这意味着创业者需具备资源整合的能力,巧妙挖掘并融合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各个层面的资源。积极寻求与政府、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的合作与对话,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关键路径。通过合作,创业者能够高效获取行业信息、筹集必要资金、筛选理想合伙人,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第三,要拓渠道,优融资,保障资金需求。青年创业者应积极了解政策,争取政府提供的创业贷款补贴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此外,还可以通过众筹、股权融资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项目,保障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返乡创业青年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机遇空前,挑战亦空前。通过实施精准定位、强化技术培训、拓展融资渠道、打造品牌、加强合作等战略,返乡创业青年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推动农村经济振兴发展。对于正在创业的青年,政府也要以更加有力的政策体系和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对青年创业的保障和支持。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和领域的返乡创业模式,总结更多成功案例,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本论文为2023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衡阳市返乡青年创业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c018;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永丰辣酱——基于生态营销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311528041X。
编校:张春兰
网络:吴飞飞
监审:郭欢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