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小岗耕读书屋打造农村文化高地

时间:2024-12-10 13:36:55来源: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 文字:葛园园

  摘要:小岗耕读书屋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唯一一家以耕读为主题,由两所涉农高校合作建设的农家书屋。小岗耕读书屋图书资源建设在理念和方法的提炼、完善和实践中,综合运用多项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农家书屋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小岗耕读书屋项目介绍

  全国农家书屋58.7万家,以耕读书屋命名的不超过50家,由两所本科大学直接推动并合作,且以“赓续耕读精神,振兴小岗经济”与服务地方发展为目标的仅小岗耕读书屋一家。2021年11月30日,安徽科技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签订《共建长三角区域融合发展示范高校战略合作协议》,并在“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正式挂牌成立“小岗研究院”和“耕读教育实践基地”,耕读教育基地书屋是其中一项建设内容。根据建设设计方案,耕读教育基地书屋藏书1600册,座位21席。该书屋建成后,供当地农民、社区居民、安徽科技学院驻基地的学生作为日常阅览、研修、创客空间和学习休闲的场所,以及用于小型培训、讲座和专业交流;同时,书屋的特色藏书可以为安徽科技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和滁州学院的小岗研究院与小岗研究中心,提供专业研究的科研文献支撑;为省内外高校、小岗干部管理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安徽省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培训教育基地提供课外教学参考资料。书屋建设理念为“接地气、扣主题、勤更新”。“接地气”指书屋建设基调紧紧围绕凤阳县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和凤阳本地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扣主题”指书屋建设紧扣“赓续耕读精神,助力农村振兴”;“勤更新”指书屋建设是一个高校与地方优势结合的长期性系统工程,书屋是“生长着的有机体”。

小岗耕读书屋文献资源建设的方法

  小岗耕读书屋是首家将耕读书屋与农家书屋建设融为一体,并以助力“中国改革第一村”振兴为目的的集科研、学习、实用、休闲为一体的微型图书馆。小岗耕读书屋的文献资源建设突破传统方法,创新运用调研法和理论研究法,一种是集传统图书馆学的聚类法、词频统计法、主题法等为一体的文献与网络调研法和调研案例分析法,一种是综合包括区域政治、经济、产业、文化、旅游与社区等各方面的区域分析法,以期完美结合“接地气”“扣主题”的建设理念。

调研法

  1.文献调研法——论文类号分析法

  以CNKI为工具,以“小岗”“沈浩”“大包干”为关键词,以“标题+关键词”为检索选项进行搜索,共检索到534条记录,通过人工复查剔除,总计得到521条记录。高频分类号排序表如下。

表1 涉小岗村论文类号高频词排序表

  可见F327地方农业经济、D422.6农民工作、F426.61电力电机工业与D64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是目前小岗村研究的重点方向。

  2.文献调研法——课题成果类号分析法

  统计所有涉及小岗村的课题(包括名称上含小岗村或课题论文成果中含有小岗村)101个,其中省部级19个,国家级10个,市厅及校级72个。自然科学3个(国家级2个省级2个),人文社科98个。高频分类号排序表如下。

表2 涉小岗村课题成果类号高频词排序表

  可见F327地方农业经济、F592.7地方旅游事业、D64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及F321.1土地问题是小岗村课题关注的重点方向。

  3.网络调研法——网页关键词分析法

  收集近四年小岗村新闻报道261篇,通过抽取并统计高频关键词,得排序表如下。

表3 涉小岗村网页新闻报道高频词排序表

  可见乡村振兴、红色农文旅、现代农业、农村改革、农业转型、产业振兴等主题是小岗村时事新闻的热点。

  4.网络调研法——课程关键词分析法

  安徽小岗干部学院是安徽省两所干部学院之一,先后被列入中组部全国党性教育基地、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基地、清华大学学生红色实践基地。学院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精神传承与党性教育于一体。联系学院课程名称,以及《安徽小岗干部学院特色课程讲稿》中包含的文章(包括《党的领导视角下“大包干精神”:内涵与启示》《父辈们的“红手印”》《沈浩精神——一座巍巍的时代丰碑》《以沈浩精神为榜样做优秀村书记》《凤阳出了个朱元璋》《朱元璋重典反腐的缘由、举措及成败》),提取关键词,进行主题归类,形成九大主题(词类),作为收集图书的方向,分别是党史与党建类、干部能力建设类、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类、网络与新媒体类、“大包干”类、沈浩书记主题类、小岗村类、江淮历史文化类和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类。

  5.调研案例分析法

  南京体育学院“青春力行,建功乡村”实践队“传承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调研;安徽科技学院体育教学部党总支赴小岗村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巢湖学院体育学院师生“青春助乡梦,文旅助振兴”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都曾专程赴小岗村实地调研当地体育发展状况。他们走街串巷,深入群众,采集了大量资料,并与小岗村党委副书记严余山进行了深入交流。凤阳县村级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丰富,既包括常见的足球、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又包括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凤阳花鼓舞蹈、凤阳花鼓戏、花鼓灯、泗州戏、淮河大鼓书和叉拉机打唱。小岗村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增强农民的团队精神,还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推动小岗村的文化建设,提升小岗村的整体形象。因此,适合农村体育运动项目与体育器械的指导性书籍,理应成为耕读书屋图书资源收集的重点;同时应全面收集凤阳花鼓等当地特色体育文化项目的资料,推动小岗村文艺、体育、娱乐融合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体育建设的急需人才,耕读书屋应为小岗村此类专门人才的培育提供资料引导与专业支持。

理论研究法——区域分析法

  1.党建思想、小岗精神与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

  小岗村本土治理离不开党建引领。要正确处理基层党组织、村镇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农村自治组织的关系,尊重村民自治、组织自治和农村社区成员自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推动农村稳定、可持续发展。党建思想方面收集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类党建党史类图书,帮助农村基层干部提升农村治理与管理水平的各种实用政治类与管理类书籍;小岗精神方面主要涵盖以“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相信群众,全心为民”为核心的精神内涵与传承类书籍,以及其他宣传与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书籍。小岗精神是凤阳农民首创,诞生在安徽农村,是乡村振兴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式乡村治理的重要启发思路。

  进入21世纪,小岗村扎实推进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施土地流转的第二次“创新”。这方面的文献需求符合“四史学习教育”的时代需要,因为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深深融入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因此我们集中收藏各类“四史学习教育”学习类书籍。土地问题是小岗村历任领导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四史学习教育”文献的学习,小岗村的领导者们既能提高站位,开拓思维,又能汲取历史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新工作思路。

  2.小岗村农业

  小岗村的农业包括小麦、水稻、豆类作物、蘑菇大棚、葡萄产业、蓝莓产业、现代蔬菜种植业和养猪业,我们重点收集实用的种植与养殖类特色书籍。小岗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小岗村民益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种养结合的立体循环农业,洼地种稻、养鱼虾,岗地种植核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收益。我们把小岗耕读书屋建设成农民“取经充电”的好去处,方便他们阅读各类农业技术书籍,学习有关农业农村政策知识,查阅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新技术等相关资料,旨在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术能力水平。

  文献收集不仅要立足现实,还要展望未来,要利用新技术和创新驱动小岗村振兴发展。一是在推动科技供给侧改革方面,强化农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农产品仓储与加工技术创新、农业信息技术创新、育种技术及品种资源创新、农业新装备新材料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文献收集,通过文献资源的组合、布局和优化,给小岗村振兴建设提供多方位、综合性的专业文献技术支持。二是信息驱动农业创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云计算等方面的文献收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推广与利用,紧扣时代脉搏,推动信息技术组合与集成机制的发展,激活与融合多领域涉农信息资源,为小岗村振兴创新赋能。三是利用文献收集创新农业成果转化方式,积极收集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与创新主体方面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体系方面的文献,推动小岗村农业成果的转化推广和有效运用。

  文献资源建设还包括农业机器人、无人机、土壤传感器、喷灌系统这些接地气的新技术。我们不是要当地农民能掌握这些技术,而是希望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技术创新。

  3.小岗村的第二、三产业

  工业包括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工业企业以及物流中转基地。这方面的文献资源建设围绕安徽省农业科研、农业科技实用技术与小岗村目前尚在发展中的工商业技术(如生物科技、食品工业、新能源)与企业管理方面。

  福建盼盼集团2017年投资兴建安徽省小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小岗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小岗盼盼食品、蒸谷米等“二产”项目全面投产,与之配套的信息服务、物流仓储等现代服务业快速跟进,逐步在小岗村形成以仓储物流园、产业加工区、核心景观区和功能服务区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因此,第二产业中的食品工业、粮食加工与农业企业管理,第三产业中的信息咨询、物流业、景观建设、生产型服务功能、生活型服务功能、公益性服务功能等功能新业态方面的书籍是收藏重点。

  小岗村积极探索“互联网+大包干”农村赋能工程。通过小岗村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和网红书记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广宣传小岗村土特产品。因此,电商经济与互联网营销方面的书籍是收藏重点。

  凤阳县委县政府为小岗村积极破解“融资难”困境,着力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解决小岗村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性资金难题,围绕小岗村农民增收和本地生产资源盘活,小岗村推出“政银担”合作模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因此,农村金融研究与普及方面的书籍是耕读书屋收藏重点。

  4.小岗村的文化与旅游业

  小岗村的文化与旅游业收藏主要围绕凤阳本地的地方特色文化,如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艺术类书籍以及有关凤阳历史与现状等方面的书籍。此外,还包括提升小岗村文艺工作者与爱好者的文艺水平的各类培训书籍。另外,包括根据小岗村实际,用农民“听得懂、能理解”的方式加强法制教育,完善民风民俗类优秀出版物。近年来,凤阳县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兴建农村图书馆、艺术馆、文娱活动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小岗村文化建设深受其惠,因此也选择性收集各类图书馆管理学、博物馆学等群众文化类职称考试书籍。

  小岗村的第三产业主要以红色旅游、农家乐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为主。红色旅游包括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农家乐旅游包括当年农家景点和农家乐饭店;生态农业观光包括金小岗生态农业园等。但小岗村在突出红色旅游的同时,没有与当代农村旅游形态以及周边旅游景点很好地结合。且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与服务行业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没有确立相关的服务标准。

  因此,旅游方面主要围绕旅游经济与旅游管理进行图书资源建设,重点关注打造农村红色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提升内涵与旅游业升级转型等方面的书籍。还应当收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农村文化,引领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籍。

  5.社区建设与农村生活

  农村社区治理与管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社区建设主要包括社区组织、服务、卫生、环境、消防与治安等方面,小岗耕读书屋重点关注农村体育类书籍,为体育设施尚不太完善的农村体育锻炼提供指导与帮助;农村生活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社会关系、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与养生等方面,小岗耕读书屋重点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与留守儿童,注重收藏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科技致富、通俗小说及儿童类书籍与刊物。村级卫生院和远程医疗的建设和村级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等项目的不断完善,小岗农民福祉不断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因此也应积极收集各类常见病医疗与诊治,养老与保健方面的书籍。

  小岗耕读书屋的建设与发展是小岗村及周边地区“赓续耕读精神,助力农村振兴”的支柱性举措之一。小岗村耕读书屋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凤阳县政府和小岗村的大力支持,提供了珍贵资料,指派图书馆管理人员传授经验,并带领项目相关负责人走访基层农户和工商企业,了解并采集信息需求,协商解决办法。小岗耕读书屋自建立以来,成效明显,有力推动了党建思想的传播,提高了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思想觉悟;提升了农民科技意识敏感度,推动了科技知识在农村的传播与普及,并为周边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及机关研究人员提供了资料支持;弥补了农村文化服务的不足,同时在帮助小岗村体育文化成为凤阳乡土文化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方面发挥作用。为使书屋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接地气、扣主题、勤更新”,始终保持稳健发展,项目建设人员会抓住农村振兴的发展契机,不断探索优化文献资源建设方式方法,提升文献服务水平,在服务地方的同时为全国同行提供独具特色的经验借鉴。

  《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形式与载体研究-以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多媒介融合方法建设服务型示范党支部为例》(课题编号2023djyb02)。

  编校:茹志威

  网络:吴飞飞

  监审:牛勇雯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