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以“梨”为业,绘就乡村振兴梨韵华章——记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新关镇高家上石会村

时间:2024-10-09 10:12:58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文字:和羽楠

  走进高家上石会村,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民居白墙灰瓦,错落有致,村街小巷宽敞整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一望无际的梨园昭示着这片土地的丰收与喜悦,村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高家上石会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新关镇,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国珍的带领下,高家上石会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家上石会村党群服务中心

党旗飘扬,卓越领航前行

  党建是村庄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引领着村庄走向繁荣与和谐。高国珍深刻理解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因此,他致力于强化基层党建,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创新提出并实施了“1232”工作思路,成功构建了一个“党建引领、上下一心、共同奋斗、推动乡村振兴”的活跃局面。

  高国珍书记积极发挥红色阵地的功能,精心打造了党员活动室,设立了党建文化墙,并建设了党建学习角,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党支部日常活动的开展上,高国珍书记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核心活动纳入其中,确保每月至少组织五次各类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富有特色,形成了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极大地激发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助力他们更好地追寻和坚守初心使命。高国珍的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基层党建的工作水平,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村里还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和志愿者共同组成的服务队伍。他们用实际行动织就了一张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的乡村“幸福网”,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来自村庄的关爱和温暖。


“永远跟党走”文化墙

田园诗画,绘就秀美新村

  高家上石会村在推进村庄发展的道路上,一直致力于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据悉,村庄对道路、给水排水系统、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入村道路及村内街巷道路全面硬化,实现了道路通户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系统和生活污水排放处理得到优化,确保了自来水入户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的提升。同时,村庄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亮化工程,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美观度,也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建方面,村庄按照“六乱”整治要求,全面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新建人行道、整治残垣断壁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村庄的整体环境。同时,村庄还推行了垃圾分类创新管理活动,配置了智能分类垃圾桶和垃圾点,实现了垃圾的科学分类与处理。此外,村庄还进行了户厕及公共厕所的改造,实现了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效预防了传染病的发生。在污水治理方面,村庄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的原则布置污水管道,实现了污水的集中收集与无害化处理。最后,村庄还投入资金对街面、墙面进行了美化,打造了多处文化宣传墙,展现了村庄的文化魅力和村容村貌。

  这些建设和整治措施的推进与实施,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村庄不断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家上石会村在硬件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整建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者餐厅

石韵人文,会聚浓浓乡情

  在高家上石会村走向繁荣发展的路上,老人没有被遗忘,高国珍书记心怀对村里老年人的深厚情感开展工作,始终将他们的福祉放在心头。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幸福感,高家上石会村设置了“长者餐厅”,致力于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舒适圈”。这一举措极大地便利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让青年人无后顾之忧,在无形中加强了村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我们走进“长者餐厅”,荤素搭配的美味摆在餐桌上,老人们正和和乐乐地享受午餐。当我们看到这些老人脸上的笑容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幸福。据高书记介绍,长者餐厅除了为老人提供膳食供应外,还开展了各类老年文体娱乐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健身学习、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日间托养服务。同时,这里还可以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义诊,及时监测老人们的健康情况。不禁感叹,生活在高家上石会村的老年人真正拥有了生活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与这些老人闲聊过程中,我们得知,高家上石会村是一个承载着深厚家族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村落,全村居民皆姓高。据历史记载,高家上石会村与明洪武年间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有着不解之缘。明洪武二年(1369),高家的先祖们从洪洞大槐树出发,踏上了迁徙的征途。他们首先迁往临县,随后又辗转至陕西米脂县常家渠村,接着是高家圪堵。经过多次的迁徙与探索,他们最终在高家上石会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归宿。

  关于高家上石会村名的由来,背后也蕴含着一段富有文化意蕴的故事。一位热心的老奶奶向我们介绍道,明嘉靖年间,陕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荒旱灾害。已在米脂县高家圪堵定居百余年的高家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再次外出谋生。其中,高家两兄弟来到了如今的高家上石会。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春耕秋收,历经十年风雨。这片土地养育了困苦中的两兄弟,他们也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回馈了这片土地。于是,兄弟俩决定在此选址建村,定居下来。当时,村庄被称为“高家上十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名称逐渐以谐音演变成高家上石会。

  自那时起,高家兄弟在高家上石会村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迄今已近480年。其间,高家族人虽历经几度坎坷、数番分迁,但始终保持着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是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还是现在,高家上石会村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祖德不衰,宗族兴旺。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高家上石会村的变迁和发展,也体现了高家人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而今,他们依旧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历史。


老人们闲暇时可以在长者餐厅阅读书籍

梨园兴业,硕果压满枝头

  小产业大振兴,经济发展对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带动了村民的就业,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高家上石会村农作物种类丰富,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谷子为主;林果类更是品种繁多,尤以梨树为最,其中“高山酥梨”可谓是远近闻名。高家上石会的梨树种植发展历史由来已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积累了许多有关梨树种植的宝贵经验。这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且海拔高降雨量较少,造就了梨品质上乘,个头均匀,皮薄肉嫩,每一口都多汁甘甜,滋味十足。因此,在众多梨品种中脱颖而出,被誉为“果中珍品”。它不仅是这片土地上的自然宝藏,更是大自然赐予高家上石会村民们的珍贵礼物。如今,这份礼物正在助力村民们实现他们的致富梦想。

  高国珍书记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引领村民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我们村的梨品质好,远近闻名,很多人慕名而来要吃我们村的梨。以往我们这边的村民也都种梨,但收益不好,打不开市场,很多时候需要等人家来收,价钱我们也做不了主。种梨树又非常辛苦,老年人干不动,年轻人不会干、不愿意干,加上现在村里好多人都进城打工,时间上也不充裕,近年来大家都不愿意种梨树了。问题可以说是非常棘手,我们不甘心自己村的优势白白埋没,所以我们引进了秋梨膏加工产业链,再借助电商的优势,目的就是为了扩大销售市场,努力把我们村梨果这项资源充分利用好。”高书记向我们介绍道。


梨园里的梨长势喜人

  据了解,目前,高家上石会村共有梨园40hm2,其中老梨园占26.7hm2,种植品种为酥梨和鸭梨。脱贫攻坚期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还引进并栽植了“玉露香”梨树树苗13.33hm2,多元化梨果产业园区已经在高家上石会逐渐显现雏形。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高家上石会村的梨果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年平均产量达到了175t左右。

  高家上石会村立足本村丰富而优质的高山酥梨资源,还因地制宜发展了独具特色的秋梨膏产业。他们有2座酥梨储存专用冷库,共计480m2,可实现储存酥梨约300t。2022年,在此基础上,又新配套建设酥梨加工车间1座,完全可以满足当地梨的加工需求,梨产业的效益也有所保障。2023年,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直接为高家上石会村投资70万元,用于建设秋梨膏加工生产线项目。现在,高家上石会村的梨产业已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了梨果的精心存储、深度加工以及多渠道销售等多个环节。

  为了进一步增进梨的品质,适应市场需求,高家上石会村积极引进新品种,发展良种种苗繁育,进行专业化运作和精细化管理。“必须把梨的品质做好,市场才能接纳我们,这样才有我们高家上石会村未来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高书记向我们说道。

  高家上石会村村委深知品牌标识对产品推广的重要性,因此,特别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师团队,结合高山酥梨的独特品质和产地特色,设计了专属的Logo,还专门定制了2.4万个梨果包装箱。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高家上石会村村委希望可以将高山酥梨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进一步提升高山酥梨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高家上石会村梨厂房外景

  2019年,偏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正式在高家上石会村建立了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这为销售高山酥梨开辟了新的渠道。随之,高家上石会村的农产品开始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尤其是标志性产品——高山酥梨,受到了外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高山酥梨”“玉露香梨”正逐渐成为高家上石会村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在过去,我们这里的梨成熟了,品相好的就卖出去了,品相不好的村民们都喂牛了,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说两手抓,对于品相较好的梨果,我们研究、学习了商业化销售模式,对外把好销售关。针对一些品相不佳、无法正常售卖的梨果,我们积极想办法,拓宽梨的销售渠道,最后大家一致协商同意,把这些梨加工成秋梨膏、梨膏糖,这样的深加工产品,就目前的销售状况而言,市场也欢迎,我们的难题也解决了。”

  在高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踏入生机勃勃的梨园。只见梨树上长满了嫩绿的新叶和挂着初长成的梨子,它们沐浴在阳光下,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尽管我们到访时并未赶上梨子的成熟季节,但高书记的描述已经让我们能够清晰地想象到梨子成熟的情景。待到梨子成熟,那满园的金黄将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微风拂过,空气中将弥漫着梨子特有的清香,那甜美的气息将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希望和喜悦的丰收世界,为村民带来了幸福喜乐的生活。看着这片硕果累累的梨园,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因为这意味着村民们辛勤的付出即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随后,我们参观了秋梨膏厂房。厂房内宽敞明亮,各种机械化设备一应俱全。高书记边走边耐心地给我们介绍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使我们对这些高效的加工设备有了更深的了解。高书记的讲解不仅让我们对梨园和秋梨膏厂房有了更全面地认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这片土地和村民们的深厚情感。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片梨园将会继续繁荣发展,为村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收益。

  其实,在梨产业发展初期,为了调动村民参与“梨”业发展的意愿,高书记也付出了很多努力。针对村里有地有树无人种的情况,他和村“两委”积极想办法,扭转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他们期待可以借由梨产业带领村民致富。最后,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高家上石会先后完成了酥梨流转土地33.3hm2,变农户分散经营为合作社统一管理。


厂房内采用机械化生产加工

  高书记的辛勤付出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果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在签订购梨协议时,高书记就跟我们说了,要给我们保底销售,按照市场最高价格给我们卖梨,这样也省得我们自己东奔西跑。以往每年看着梨熟了,心里既开心,又担心的,怎么往出卖,怎么才能卖个高价钱,都是难题。现在村里想出了这个好办法,高书记也跟我们承诺了,也实实在在地为我们解决了问题,我们大家都很支持他。”一位村民向我们分享道。

  梨产业的发展,为高家上石会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收益,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增加。据悉,高家上石会村非常鼓励村民参与加工生产,带动本村村民54户107人,每人年均增收3147元,鼓足了农户的“钱袋子”。秋梨膏加工生产线项目也为村集体注入新的活力,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13.8万元,带动40多户脱贫户户均收入557元。2023年,高家上石会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66万元以上,酥梨膏销售收入达13.8万元。

  过去,村民的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经济效益不高,无奈之下,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现在,村民们通过种植梨树、采摘果实、加工梨膏等工作,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同时,这一产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高家上石会村产的秋梨膏包装十分精美

  如今的高家上石会村,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它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产业优势,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像高国珍书记这样的领头人以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我相信,在我们高家上石会村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一定会成为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的乡村。”高国珍书记如此说道。

  如今的高家上石会村,已不再是那个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滞后的小村庄。电子商务和秋梨膏产业的带动,电力帮扶工作队的努力都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这里,每个村民都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高家上石会村也因其卓越的表现,荣获了多项荣誉,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高家上石会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2020年12月,高家上石会村被授予山西省第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1年1月,山西省民政厅确定高家上石会村为“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2022年9月,高家上石会村被推荐为“2022年度山西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2022年5月高家上石会村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命名高家上石会村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高国珍书记

  回望过往,高国珍书记感慨道:“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要经济上致富,更要在其他方面加快振兴的步伐,让高家上石会村成为周边地区的典范。”展望未来,高家上石会村将继续以电商和特色产业为双引擎,驱动乡村振兴的车轮滚滚向前,开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高家上石会村的变迁,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抹身影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年轻人的力量。裴有是高家上石会村的到村工作大学生,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与力量。一进村,他便投身到乡村各项工作中,了解村情村务,积极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帮助村民答疑解惑。裴有的努力与付出,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来到高家上石会村,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决定,因为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裴有无比坚定与自信地说道。

  高国珍书记,这位村庄的“掌门人”,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高家上石会村的新篇章。他的故事,是无数乡村领导者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力量。他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科学的规划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我们共同期待高家上石会村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编校:牛勇雯

  网络:柳绣华

  监审:侯欣怡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