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齐民要术》释读

时间:2024-05-29 15:57:29来源: 文字:

  【原文】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禹制土田,万国作乂。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译文】大概是神农制作了耒耜,让大家利用。尧命令四位大臣,谨慎地将耕种季节,宣告给百姓知道。舜给大臣后稷的命令:“粮食是政治的第一件大事。”禹规划了土地和田亩制度,所有地方都上轨道了。此后殷代和周代兴隆昌盛的时期,据《诗》《书》的记载,主要的也只是使老百姓和平安靖,衣食丰足,然后教育他们。

  【原文】《淮南子》曰:“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长短,而忧百姓之穷。是故禹为治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汤由苦旱,以身祷于桑林之祭。”“神农憔悴,尧瘦癯,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亦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故田者不强,囷仓不盈;将相不强,功烈不成。”仲长子曰:“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簠簋。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矧夫不为,而尚乎食也哉?”《谯子》曰:“朝发而夕异宿,勤则菜盈倾筐。且苟有羽毛,不织不衣;不能茹草饭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

  【译文】《淮南子》说:“圣人不以自己的地位名誉不高为可耻,却因为大道理不能实行而感觉惭愧;不为自己生命的长短耽心事,只忧虑着大众的贫穷。因此,禹为了整治洪水,在阳盱河上祷告求神时,曾发誓把生命献出来;汤为了旱灾,在桑林边上求雨,也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祭品。”“神农的面色枯焦萎缩,尧身体瘦弱,舜皮肤黄黑,禹手脚长着厚茧皮。这样看来,圣人为着百姓担忧出力,也就到了顶了。所以皇帝也好,老百姓也好,凡不从事体力劳动,又不开动脑筋,居然能把事情办好,能满足生活要求,是不曾听见有过的。”“所以,耕田的人不努力,粮仓不会充满;指挥作战的人与总理政事的人不努力,不会作出成绩。”仲长统说:“自然准备了时令,我不去努力从事农业活动,也不能取得五谷。春天到了,下过适时的雨,开始耕种,最后能将食物盛在碗里。懒惰的,只收上六斗多些,勤劳的,收到六十多斗;要是不劳动,还能有得吃吗?”《谯子》说:“早晨一起出发去拾野菜,晚上在不同的时候回来休息;勤快的,才可以寻到满筐满筐的菜。没长羽毛,不织布,便没有衣穿;不能单吃草喝水,不耕种便没有粮食吃。自己不努力怎么可以?”

责任编辑:张嘉琦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