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发展小农户庭院经济大有可为
在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小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章节,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四川省江安县为适应乡村振兴和生态宜居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和引导农户利用家庭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在符合用地政策前提下,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目前,江安县小农户庭院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文章通过对江安县发展小农户庭院经济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首先了解目前发展小农户庭院经济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其次分析这些困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总结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动江安县发展小农户庭院经济提供有益参考。
江安县小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现状
江安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出一系列有助于推动小农户庭院经济发展的举措。
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江安县实施“省级农民专合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级示范场、示范社。
壮大优势产业,拎稳“菜篮子”
江安县大力发展沿江蔬菜、柑橘、早茶等农作物的种植。同时,加快发展生猪及特色水产养殖。
塑优农业品牌,擦亮金牌子
目前,江安县已打响“江安晚熟柑橘”“江安德康生猪”“江安糯红高粱”“川鳗郎”等区域公共品牌,将其纳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
加强财政惠农政策引导
江安县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加大县级财政专项扶困资金投入力度,落实酿酒专用粮保护价收购政策。
打造乡村田园
江安县采取“专合社+公司+农户”模式,重点培植樟树、楠木等经济苗木,发展荷花、李花等观赏花卉,集中打造柑橘、葡萄等特色果园,提供观赏、体验等一站式服务。
打造创业乐园
江安县采取“现场制作、经验分享”模式,进行猪儿粑、大头菜等传统食品加工,发展“家庭作坊”“庭院工厂”等微型经济。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江安县小农户庭院经济的发展。部分乡镇还出台了助力小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激励政策。例如,四面山镇制定出台了《四面山镇柑橘产业奖补政策》《四面山镇小龙虾产业奖补政策》《四面山镇高粱大豆套种奖补政策》等激励政策。政府协同当地积极举办龙虾产品节,既帮助农户销售了小龙虾又助力了餐饮、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扩大了地域的知名度,在推动小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通过对江安县14个乡镇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到,目前,江安县培育家庭农场13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0余个,各级示范场80多家、示范社80多个。发展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柑橘、高粱、蔬菜、中药材种植和小龙虾、鸡、鸭、鳗鱼养殖。发展了庭院特色种植、养殖及加工、休闲旅游等庭院经济模式,营销方式主要体现为订单制、农超对接、配送直销、农产品电商、举办产品节、产业融合等,增收情况较好。庭院经济的发展不仅增添了江安县乡村振兴的活力和“成色”,也增强了江安县生态发展的魅力和“底色”。
江安县小农户发展庭院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江安县小农户庭院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不同村庄庭院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镇、村对发展小农户庭院经济的宣传引导、地理条件、示范带动等方面的差异,使各村的庭院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村庭院经济发展较快,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例如,石坝村的江安县名优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窝头村的江安县水清镇鸿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带动了村民增收,推动了庭院经济发展。有的村与江安县农业农村局引进的、优势种业企业四川天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该县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四川天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安公司”)签订了意向订单,种植高粱。公司采用“大园区、小业主”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的家庭农场和农户一同生产。签订订单后,天安公司提供种子、部分农药和化肥,并且全程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在提高亩产量的同时,以高出市场30%左右的价格回收制种。因此,从生产资料、技术培训到销售等都有保障,村民积极性高。但也有部分村庭院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产业门路窄,资源利用不充分,大都还是单打独干、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不强。
人员构成老龄化特征明显
年轻人对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受思想意识、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发展,他们认为在家乡发展没有出路,收入低。因此,年轻人很少回到农村生活,留在村庄的大多是老弱群体,难以从事重体力或技术性强的工作,使村庄缺人气、发展缺活力,庭院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小农户庭院经济还是以自产自给或自产自销为主,对做大做强意愿不强,缺乏长远规划和打算。部分大户也大都年龄较大,他们的下一代对发展庭院经济兴趣不大,后继乏人,发展后劲不足。
大多数家庭农场缺乏技术人才
发展好庭院经济需要有相关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多数留在村庄的农民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且很多未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技术水平不够,管理经验欠缺。知识水平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发展,靠务工、经商等方式赚钱,导致发展庭院经济的实用型人才短缺,产业缺技术、发展缺活力。因此,在庭院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培养更多发展庭院经济的实用型人才,同时引进相关的技术及管理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高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江安县的小农户庭院经济多数还处于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简单经营的初级状态,部分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也还较为单一,且缺乏较强的品牌管理意识。在农产品的标准、质量和安全上,缺乏很好地管控,会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销售渠道较为单一。有不少农户自己带着农产品到市场上售卖,较少进入城市市场及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例如,江安县金龙村、民权村等村的庭院经济基本是小范围经营,养殖鸡鸭,种植柑橘和蔬菜,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多是农户自己带到市场销售。四面山镇天佛村虽有少数农户养了小龙虾,受益于四面山镇举办的龙虾节,收益才得以提高,多数农户的庭院经济仍不成气候,销售方式也比较散乱。在品牌建设和推广方面,也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和成本压力,如大妙乡方程农场的梨膏,黄泥村的萝卜、西瓜,还有江安的各种橙子、大白李等产品还有待进一步宣传、推广。
总体上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
庭院经济涉及的行业面很广,涉及农林牧渔、加工等多行业,如果没有综合的规划,缺乏组织引导和系统指导,单靠农户自发而成的粗放式的经济模式,难免会存在不能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的情况,影响庭院经济开发进程和开发强度。从总体上看,江安县的庭院经济大多是农民的自发活动,随意性较大,缺乏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与布局,缺乏统一的组织引导。
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人才、技术、信息等多种因素制约着庭院经济的发展。支持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信息、技术等服务滞后,农户对信息、技术等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庭院经济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没有充分体现,这些都制约着庭院经济的发展。
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
庭院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国家虽然支持发展庭院经济,但具体政策还不完善,地方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也有待完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不够充分,导致个别项目资金筹集、支出和用地保障等存在困难。例如,江安县开佛村,部分农户的庭院经济规模较小,得到资金支持或贷款优惠的难度较大。部分村庄的蔬菜种植规模较大,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但由于受开采页岩气的影响,加上土地非粮化后用地较难,又重新回到单打独斗、销售散乱的状态,这些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给予帮助。
对江安县发展小农户庭院经济的建议
破解庭院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及农户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庭院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大对落后村的支持引导
一是重视典型宣传,开展示范创建,力争以点带面。例如,江安县全力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分类考评工作,申报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先进镇,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市级乡村振兴重点优秀帮扶村,充分发挥邻里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鼓励落后村农户发展适合自己的庭院经济项目。二是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可以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发展思路,发现落后村的优势、各农户的优势,利用其优势帮助发展对应的产业。三是发挥村级班子作用。充分发挥村“两委”组织引导、经济引领作用,配强村“两委”,选好“领头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让村里的能人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发展致富。四是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的作用,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共同发展庭院经济。
引导中青年劳动力留在农村
一是要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积极宣传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意义,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到,发展庭院经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提高年轻人回乡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二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且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相关政策给予补助、帮扶、贷款优惠、技术指导、寻找销路等相关支持。同时,动员社会资本投入庭院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召集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共同创业致富,以能人为依托,让农户积极组织建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庭院经济提质增效、健康发展。四是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党员回乡创业,推动庭院经济发展。
加强培训与指导,培养和引进人才
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培育本土实用技能人才,提高农民的技术、管理及服务水平,增强其经营庭院的能力和信心。可选派技术骨干到农业院校进行培训,聘请技术人员指导发展,鼓励大学毕业生和返乡能人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二是政府可成立专班。组织财政、农技等相关部门人员走村入户为群众提供资金、技术等指导,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庭院经济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信心。
提高经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学习,经验分享,拓宽学习方式和范围,提高农户的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引导帮助农户进行品牌建设。支持农户使用区域公用品牌,帮助其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举办产品节、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提高庭院经济的知名度。三是选择诚信好、销路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引导其通过订单生产、合作经营等方式,与农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现庭院经济与产业链有效联结。四是创新发展模式。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夯实以订单统销、社会力量帮销、定产定销、电商直销等多形式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强对发展庭院经济的组织引导
一是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做好调研,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区位位置、市场优势等,结合市场供需现状,结合农户发展意愿,因户施策,科学引导,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庭院经济模式,谋划一批庭院经济重点示范项目,促进农户增收。二是强化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带动作用进一步助推庭院经济发展,进一步促农增收。三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保障企业与农户双方实现共赢,在企业与农户合作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保障双方共赢,保证乡村庭院经济健康发展。四是谋划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休闲康养产业,推进庭院经济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提升庭院经济质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和美乡村建设,实现庭院美、农民富的目标。五是发挥村级班子作用。充分发挥村“两委”在庭院组织的引导作用,坚持把庭院经济作为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户与企业合作,提高产品竞争力,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庭院经济发展的信息、技术、物资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好庭院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工作,成立农村专合社等组织,切实发挥庭院经济在增加农户收入中的作用。二是健全支持服务体系。构建支持服务平台,建立项目资金、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健全科技指导服务机制。三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庭院经济发展基础。因需施策,分类指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村组公路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善农村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拓宽庭院经济产品销售渠道等。四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培育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挖掘发展潜力,用好发展空间,促进庭院经济发展壮大。
政府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切实提高对发展庭院经济的认识。把庭院经济纳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注重科学引导,在促进庭院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和美乡村建设增色添彩。二是建立健全支持服务体系,促进庭院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庭院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支持服务体系。三是出台更具体的庭院经济扶持政策。及时出台相关的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四是加大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使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支持措施发展庭院经济的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编校:牛勇雯
网络:柳绣华
监审:侯欣怡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