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发挥“头雁”作用护航“新桐梓”前行

时间:2024-10-08 15:09:30来源:中共桐梓县委党校 文字:王 雯

  为建设富裕、美丽、文明的新桐梓,桐梓县立足于实际情况,提出了“七个新桐梓”的奋斗目标。干部如何助力实现“七个新桐梓”呢?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农民要实现增收致富,作为基层党组织就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主要包括文化、生态、组织、产业和人才五个方面的振兴。要高效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提升干部发展能力,也要要求基层干部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简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概念,并结合“七个新桐梓”的发展目标,提出合理的策略和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桐梓干部如何助力实现“七个新桐梓”进行了探讨。

基本概念

基层干部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基层干部是乡(镇、街)村干部,是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紧密相关的一层。村是最基层的一级自治组织,村干部是服务于民的最基层干部。基层干部是党中央战略、政策、路线、方针的贯彻者、宣传者和执行者,他们身处一线,国家的各项政策都需要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去执行和落实。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和政府的“纽带”,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是处理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条件。从当前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中可以得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与进步,必须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点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而真正落实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村富的发展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因此要将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心放在“三农”问题上。由此可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报告首先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桐梓县发展的战略目标

  2022年,桐梓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未来五年桐梓县的发展思路——建设“七个新桐梓”,即建设产业集聚新桐梓、宜居宜业新桐梓、富足多彩新桐梓、文旅融合新桐梓、低碳高效新桐梓、开放包容新桐梓、和谐幸福新桐梓,奋力谱写富裕美丽文明新桐梓崭新篇章。

产业集聚新桐梓

  桐梓县不仅要保持遵义钛业、桐梓电厂、桐梓化工、源锦水泥厂等重点企业的平稳运行,还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释放煤炭产能,促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设投产。以煤电化、酱香型白酒,风电、页岩气等清洁能源为支柱产业;以基础材料、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为潜力产业,借助娄山关经开区(高新区)的平台来聚集产业,构建出“1+3+5”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而形成桐梓产业集群化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

宜居宜业新桐梓

  为巩固“全国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桐梓县打造了山水园林新县城。围绕中心城区“十山七水连四城,两廊五区嵌十景”的空间结构,推动县城建设;引导房产项目向改善型住房转变,重点建设凤凰山居、鑫洋公馆、龙城香郡等项目;整治县城“四大门十大出口”的环境,形成宜居宜业的新桐梓,推进新型城镇化。

富足多彩新桐梓

  除了保持常规农业发展,还推进了水稻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力发展方竹笋、有机红粱等产业,开启现代农业新格局。进一步打响“大娄山方竹”品牌,巩固方竹的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巩固脱贫成果,积极与对口帮扶的珠海市鹤洲新区形成产业、劳务等多领域协作,从而形成桐梓以乡村振兴统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

文旅融合新桐梓

  为巩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示范县”的创建成果,需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构建旅游发展新业态。桐梓县建成柏芷山康养中心、黔北康养园;创建马鬃红苗客栈、小西湖“梅花鹿庄园”等民宿品牌;以娄山红迹·红军长征在桐梓、桐梓海军学校、中央红军桐梓医院陈列馆等为主体,建成少共国际师陈列馆;建设娄山关干部培训基地,结合三线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研学培训线路,形成了桐梓县文旅融合的多点支撑、多极增长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推进旅游产业化。

低碳高效新桐梓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开展了桐梓河、羊蹬河、松坎河等水体保护治理的项目,发展林下种植竹荪菌、天麻等特色产品。推动桐梓电厂、煤化工等重点企业稳定达标排放,使用好污水处理厂、大关生活垃圾填埋场。从而达到桐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开放包容新桐梓

  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加快“贵人服务·桐心为民”品牌建设,为市场环境增添活力。建好用好政务服务“一窗通办‘2+2’模式”、成渝专窗等,积极与重庆双福等大型企业协作发展订单农业;提档升级步行街、人民路、文笔路、桐梓记忆、南都花园、蟠龙大道、28度百信广场等商业消费圈。从而形成经济有动力、社会有活力,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桐梓。

和谐幸福新桐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民生是社会的根本。在民生工作上,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争取到协作资金3596万元,用于产业投资和项目设施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实施教育项目12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9.04%,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100%。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挂牌成立水坝塘、松坎、花秋、新站等4个县级分院。楚米卫生院创建省级示范性中医馆,松坎、九坝、燎原卫生院创建省级优质中医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全力做好稳岗工作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接下来,桐梓县不仅要进一步做好保障民生工作,还要办好桐梓县的“十件民生实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桐梓干部如何助力实现“七个新桐梓”

做好宣传工作,确保党的声音进入千家万户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国家虽然出台了很多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但在农村地区,因群众文化水平低,获取资讯和最新政策的渠道有限,他们了解相关政策的主要渠道就是通过干部的宣传。因此,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做好“宣传员”的角色,将党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政策和一些重要会议精神及时通过会议宣传、线上宣传、实地宣传等方式传达给群众,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并响应号召。例如,近年话题度很大的厕所革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等,就需要基层干部进行大量宣传,并报道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其中。

做好服务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需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俯下身子、放下身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群众的合理需求做好服务工作。在广大农村地区,为了提升家庭的生活水平,大部分青壮年被迫选择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导致“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占比非常大,他们常常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党员干部就应该多到农村走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去了解群众的需求是什么,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的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做好建设工作,强化党建引领示范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顶梁柱。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为实现共同富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实现共同富裕也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因此,要想持续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把党组织的建设抓好抓严,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建的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除此之外,也要做好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我党的重要法宝之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党开展的解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党员干部做到“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干部的思想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从而不断提升干部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等。通过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因此,在党支部的选人用人上,要下足功夫,选出想干事、会干事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委员,激发他们干事的热情,并通过基层党建增强支部的凝聚力。通过支部书记带头示范,激发群众激情,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本村的各项工作中来。此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激流勇进,与群众面对面,认真记录群众所反映的实际问题,立足大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乡村振兴事业出谋划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做好指导工作,持续推动“七个新桐梓”建设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广大群众及党员、干部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很多事情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乡村振兴工作是一篇具有丰富内容的大文章,但是乡村振兴是什么,乡村振兴怎样进行、怎么做,群众更多的是对于其内容的不理解、不了解。因此,干部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这一过程中就要做好群众的“指导”工作,让群众了解、理解什么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政策内容有哪些,将各项方针政策及时传递给群众,最后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并付诸实际行动。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且任务艰巨的工程,既是我党继脱贫攻坚后接续实现广大农村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又是各地区基层干部破解农村怎么发展难题的重要保障。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持续推动实现“七个新桐梓”的奋斗目标,并不是一个轻轻松松的过程,既需要每一位干部坚定信心,也需要干部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广大基层、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担当作为,做好指导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在群众遇到难题时及时给予群众指导和支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逐步变成现实。


《村委主任》杂志 申树摄

  编校:牛勇雯

  网络:柳绣华

  监审:原琳娜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