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聚焦拉萨农村社区治理 建设美丽中国

时间:2024-10-08 14:40:23来源:西藏大学 文字:格 央

  农村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农村自身的改革发展、社会稳定,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农村社区治理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新的治理格局,确保农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实现乡村善治,并进一步夯实国家治理的基础。探讨了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的拉萨农村社区治理情况,通过分析其背景、指导意义和目标设定,深入挖掘了拉萨农村社区治理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法治保障方面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路径,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目标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对未来中长期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领性目标要求。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我国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其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角色尤为关键。

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的拉萨农村社区治理

美丽中国建设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关系

  美丽中国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旨在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核心内涵包括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活等现代发展理念,倡导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这一战略目标不仅关注宏观层面的国家发展,也深入到微观层面的社区治理,特别是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单元,其治理效果直接影响到美丽中国建设的整体成效。此外,农村社区治理是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能够通过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民众参与意识、优化公共服务等方式,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美丽中国建设对拉萨农村社区治理的指导意义

  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拉萨市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其农村社区治理不仅关乎地区发展,更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作用。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入是拉萨农村社区治理的核心。拉萨市拥有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脆弱,对绿色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环境教育等措施,可以引导农牧民树立绿色生产和生活观念,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要求是拉萨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拉萨市面临着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环境监管和治理能力,保障生态安全,对于维护地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美丽中国建设为拉萨市农村社区治理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框架,通过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拉萨农村社区治理将更好地服务于地区发展,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拉萨农村社区治理的目标设定

  拉萨市农村社区治理的目标设定是美丽中国建设在地方层面的具体体现,涵盖了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等多个方面,见表1。目标的设定旨在实现拉萨市农村社区的全面发展和美丽转型,通过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社会治理和推动经济发展,为构建美丽和谐、富有活力的农村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表1 拉萨农村社区治理的目标设定

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拉萨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拉萨市农村社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三个方面。在拉萨市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制约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流通、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拉萨农村地区农田使用存在耕地撂荒现象,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与基础设施建设、种植方式等关联,全市范围内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使用率,乡(镇)污水处理能力仍显不足。农业污染方面,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和食品安全。

社会治理方面

  拉萨市农村社区在社会治理方面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基层组织功能弱化、民众参与意识不足以及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在拉萨市农村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类型多、构成复杂,能力素质差异较大。此外,乡镇(街道)承接了上级部门大量行政事务,又层层下压至村(社区)、网格(村小组)、双联户代表,日常工作以落实上级行政工作为主,社区自治方面缺少精力。同时,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覆盖率低,管理不规范,也制约了社区统筹能力发挥。拉萨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事务较多地集中在简单、具体的粗放型活动,对于社区决策、整体规划、自治管理、监督评估等活动参与水平不高。拉萨市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的不足,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面

  拉萨市农村社区在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成果待巩固、农牧民增收渠道少以及产业发展缺乏活力等方面。近年来,拉萨市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收入来源仍主要依靠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且农业生产和畜牧业仍旧存在生产基础、生产条件不够完善,抵御灾害能力,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此外,拉萨市农牧民增收渠道较少,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收入,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了社区发展的不平衡。拉萨市农村社区的产业发展缺乏活力,主要体现在缺乏创新和竞争力、产业难以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等,这些限制了社区经济的发展潜力和可持续性。

法治保障方面

  拉萨市农村社区在法治保障方面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普法方式方法相对陈旧、基层群众法治意识相对薄弱以及专业治理人才缺乏等方面。当前西藏美丽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专业治理人才缺乏,现阶段基层普法主要采取挂横幅、贴标语、张贴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手段单一,缺乏形象性,造成一些群众只知道法律名称不了解其具体内容,导致普法宣传存在盲区,无法有效地激起群众学法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法治对农村产业发展的保障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拉萨农村社区治理的优化路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环境治理工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基础,需要建设更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桥梁和公共交通系统,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可达性和连通性。改善水利设施紧随其后,如修建新的灌溉系统、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防洪设施和雨水收集系统等,这些举措能够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并减少对水源的污染。再之后是建设清洁的能源供应系统,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设施,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推进环境治理工程,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土地退化。进行河道整治和湿地保护,恢复和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加强绿化工作,如植树造林和草地恢复,以增加绿色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可以开展村庄绿化项目,种植本土植物,既美化环境,又有助于生态平衡。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民众参与意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为了提升拉萨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水平,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组织能力、优化组织结构、增强资源整合,这样可以确保职能清晰、权责明确,提高治理效率。同时,还需激发民众参与意识,建立参与机制、增强民众意识、促进民主决策,让民众参与到社区决策和管理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加强服务监督,可以确保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满足居民需求。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社区治理效率,促进社区的和谐与稳定,有助于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实现。

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培育新兴绿色产业

  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培育新兴绿色产业是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拉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可以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同时,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培育新兴产业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依托拉萨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绿色能源、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可以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支持创新创业,为年轻人和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和融资渠道,鼓励他们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培育新兴产业,为拉萨农村社区注入新的经济动力,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环境,并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实现。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培育专业人才

  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提升拉萨农村社区治理的法治保障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其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协调,并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同时,需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制定和实施针对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鼓励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参与区域内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建立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激励机制,向大学、研究机构等寻求外部资源。此外,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监督,确保其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拉萨农村社区治理的法治保障水平,促进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文章通过对拉萨市农村社区治理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在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拉萨市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诸多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通过这些优化路径的实施,我们相信拉萨农村社区治理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区发展,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贡献力量。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的创新、公共服务的优化、参与式治理的推进以及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的创新等方面,以期为拉萨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转型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相信拉萨农村社区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成为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编校:罗学茹

  网络:柳绣华

  监审:原琳娜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