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推进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24-09-29 15:11:23来源:湖南农业大学 文字:陈志欢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事关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23年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数据,从村民层面和政府层面选取评价因子,建立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实际运维资金投入不足、运维情况差、村民参与意愿低等影响,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整体得分不高,这是陆河县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赋予了新的要求,生态宜居理念上升至新的高度。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对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关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对加快改变乡村发展风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补齐乡村建设短板以及实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目标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2021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仅为23%,2022年为54%,2023年为71.7%。2017年以来,陆河县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城乡环境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其改善全县城乡环境的必然选择。因此,构建适合陆河县的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测算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极为重要。通过客观评价,探寻陆河县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提供理论基础,对陆河县更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实施,构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综述

  由于国内外国情和体制的差异,国外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对治理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文章对国外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运用、污染物去除率和污水系统处理性能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梳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相应的借鉴。国内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对治理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王军民(2018)分析了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盟六国的污水治理工艺技术及绩效评价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变异系数法,通过征询专家意见,从财政体制考核、人文影响、环境改善以及环境可持续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刘邵伟(2020)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角度,选定TN、TP和COD评价因子,通过监测数据得出小流域治理中要关注种植型污染源的治理的结论。罗航宇(2020)遵循综合性、层次性、以人为本、客观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生态环境、社区治理、住房条件、基础设施4个评价指标,并为指标赋予权重。唐显枝(2021)以行政村为单位,统计分散生活污水处置、集中生活污水处理两方面的受益人口,分析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构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分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际案例,验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张晓晴(2021)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业务类+财务类”指标。顾蕾(2022)采用平衡计分卡(BSC),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论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并分析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沈丰菊(2013)等人在农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中将设施建设费用、处理设施规模纳入评价指标。张杰(2021)在清远市清城区农村污水治理效果评价研究中选取环境效益、经济成本、管理状况等作为评价指标。因此,综合多方面考虑,将这些指标纳入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结合现有的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的评价,以及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建立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目标层包括村民层面、政府层面,见表1。

表1 陆河县农村污水治理效果评价体系指标含义

数据来源

  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官网公开的数据文件、环境统计数据、问卷、访谈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到相关单位收集的数据,部分数据见表2。

表2 部分数据表

结果分析

  按熵值法公式计算各镇综合指标z值,各镇综合得分见表3。

表3 各镇综合得分z值

管理状况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中的重要性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知,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的总体平均得分为0.0939,与得分最高的镇相差0.0436,为最高得分的68%。可以看出,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整体治理效果不佳。从维度上看,管理状况权重最高为0.35,管理状况在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中占比最高。这表明运维管理组织架构是影响综合得分的重要指标。各镇中南万镇的管理状况得分最高,为0.035,可以达到该镇综合得分的25%,在维度指标和综合得分方面,该镇都是第一,表明管理状况对于综合得分会产生主要影响。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中的短板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镇综合得分。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综合得分最高的为南万镇,最低的为河口镇,前四名得分数值相差不大,但是与得分最低的河口镇差异较大。河口镇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最低,河口镇建设过程中村民的参与度、运营过程中村民的满意度、管理状况三大维度得分都为0分,其余各镇也是此三项维度得分较低。研究结果显示,这三项维度是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的短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中的优势

  根据收集到的陆河县卫生村覆盖率、卫生改厕率和近年来的空气优良率、地表水达标率等数据,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评价体系中农村人居环境、公共健康、卫生改厕等指标完成率均为100%,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对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公共健康效果明显,也显现出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社会效益方面的优势。

  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污水治理率、设施出水水质达标率得分较高,陆河县污水治理率从2021年的23%增加到2023年的71.7%,增幅为212%,2023年设施出水水质达标率接近100%,总体上说明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生态效益良好。

结论及对策

  研究结果显示,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整体的治理效果得分较低,8个乡镇在管理状况上几乎得分为0,南万镇、螺溪镇因自然村个数少、污水治理率高,在其他维度上得分较高,而河口镇虽然建立了运维组织架构,但是在村民参与度等方面得分较低,导致总得分最低。这也印证了主要受运维资金不足等的影响,缺少维护、管理状况差是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短板。基于此,现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运维资金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和上级考核指标,争取国债资金,增加资金实际投入比例。可以通过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污水处理费支出、生态建设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村庄环境长效保洁资金补助和镇配套补贴等办法筹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补助经费。

  其次,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评价与考核体系机制。完善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评价与监督考核体系,制定并执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所辖乡镇及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进行考核评价。对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实行打分制评价与考核,第三方运行维护费用与考核结果挂钩。

  最后,调动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基层村民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积极性,让村民作为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的受益主体,结合陆河县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要求,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组织架构,突出村民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作用。


《村委主任》杂志 申树摄

  编校:乔星琦

  网络:柳绣华

  监审:原琳娜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