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新格局
目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文章立足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和内在关系,构建评价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指标体系,并基于2010—2020年的相关数据,通过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对推动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有所启示。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实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任务最艰巨的地区。深刻理解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推进西藏城乡融合发展,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文献综述
自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以来,二者的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俞云峰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长时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韩保江认为乡村振兴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动力引擎,二者之间是双向促进的关系。二是关于二者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卓玛草认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应该实现“统筹融合式、共生可持续、包容一体化、高效高质量”。刘合光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提出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目标与过程相统一,不断增强改革和创新发展动力,坚持完善机制,促进共享。
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
新型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同时,新型城镇化注重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还将推动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引导人才、资源等要素流向农村,弥补农村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不足。
西藏乡村振兴为新型城镇化带来了新机遇。一方面,乡村产业兴旺有利于乡村产业链的形成,满足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就西藏来说,农牧区的牧民可以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生产高品质产品,为城镇居民提供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另一方面,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引入,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得更多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转移,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模型构建
构建指标体系
文章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的依据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的依据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数据来源
文章数据主要来源于《西藏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熵权法
1.归一化处理
指标体系共由22个三级指标构成,且每项指标的计量单位各不相同。为了使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
正向指标:
(1)
负向指标:
(2)
2.计算各系统指标值的比值
(3)
3.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ej
(4)
4.计算信息熵冗余度dj
(5)
5.计算评价指标权重wj
(6)
6.计算综合得分Si
(7)
耦合协调度模型
文章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西藏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水平,公式为:
(8)
T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综合指数,U1和U2分别代表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ɑ和β分别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权重,文章取ɑ=β=0.5。
(9)
C代表系统之间的耦合度,表示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10)
D代表耦合协调度,取值范围为[0,1]。D越接近1,表明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效果越好。
目前,学术界关于耦合协调度的分类呈多元化趋势,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章参考了唐未兵和唐谭岭的相关研究,将耦合协调度分为10个等级。
实证分析
指标权重分析
由表1可知,基本公共服务(0.4723)>资源环境(0.2823)>城镇化水平(0.2453),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对实现新型城镇化至关重要,资源环境和城镇化水平的作用次之。
表1 西藏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权重
由表2可知,治理有效(0.2542)>生态宜居(0.2395)>生活富裕(0.1891)>产业兴旺(0.1766)>乡风文明(0.1404),表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对实现乡村振兴较为重要,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作用次之。
表2 西藏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权重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由表3可知,西藏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总分从2010年的0.1009增长到2020年的0.8018,整体呈上升态势,表明西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总体稳步向前。虽然2016年西藏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总分有所下降,但2017年开始又保持稳定上升趋势。
表3 西藏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
由表4可知,2010—2020年西藏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总分从0.2775增长到0.6751,整体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2018年西藏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总分增长幅度最大,可能是受《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影响。
表4 西藏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2010—2020年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协调大致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五个阶段,表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加强。但目前,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待加强。
表5 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
结论与启示
文章通过对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对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较为重要,治理有效对西藏乡村振兴的作用最明显。第二,2010—2020年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上升空间。第三,目前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不明显,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为进一步促进西藏城乡融合发展,文章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为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自治区政府要结合实际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统筹规划。二是要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立足于西藏特色,着力推进西藏特色旅游业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动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为城乡融合提供重要保障。
编校:孙香凝
网络:柳绣华
监审:张雅蓉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