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人才助振兴——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河头村

时间:2024-10-30 13:05:14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文字:陈绪绚

  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的广袤大地上,冠山镇河头村以其独特的人才振兴战略,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璀璨明星。近年来,河头村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以人才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振兴之路。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河头村,地处冠山脚下,紧邻平定县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该村约有372户家庭,总人口约947人,是一个规模适中的村落。近年来,河头村深刻认识到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积极探索人才振兴的新路径。村“两委”班子将人才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深化省校合作、搭建人才平台、优化人才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省校合作,引智入村

  阳泉市,地处太行山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然而,长期以来,这些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阳泉市政府开始积极探索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阳泉市的农田土壤中硒含量丰富,是全国平均值的2.1倍,更是山西省平均值的3倍。这一发现如同一股清泉,为阳泉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阳泉市政府决定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共同筹建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2022年6月17日,研究院终于在平定县冠山镇河头村正式揭牌成立。

  研究院致力于富硒产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开展特异种质资源繁育、富硒作物标准化生产、分级化认证、系列化开发等试验,为阳泉市富硒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7月中旬,一场主题为“蹚‘硒’望之路促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座谈会在阳泉富硒产业园顺利召开。此次盛会汇聚了山西农业大学师生代表、阳泉市及平定县农业部门的领导、行业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共计38人。针对平定县农业产业与富硒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以及如何有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议题,与会者结合县域具体情况,展开了深入而详尽的交流与探讨。大家普遍达成共识,期望通过此次盛会,引入农业领域的前沿学术知识与产业创新的领先理念,为平定县的广大农民群体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与实践指导,进而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平定县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持续壮大,为实现该县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在研究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以及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比如,研究院通过特异种质资源繁育和富硒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的实施,成功培育出一批品质优良、硒含量高的作物新品种;通过分级化认证和系列化开发项目的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富硒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研究院的富硒作物试验田里,分区种植的富硒玉米、谷子、蔬菜等作物长势喜人。技术人员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对作物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株作物都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硒元素。同时,研究院还设立了特异种质资源繁育基地,对阳泉本地的特异品种进行抢救性繁育和保护,为农业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研究院还积极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富硒产业的健康发展。比如,与平定县农业局合作建立了富硒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与多家农业企业合作建立了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车间;与合作社合作开展了富硒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活动;这些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在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下,河头村的富硒产业实现了蓬勃发展。通过引进和推广富硒作物种植技术,村里的富硒玉米、富硒谷子、富硒蔬菜等作物产量和品质均大幅提升。同时,村里还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发展了富硒酒、富硒醋、富硒鸡蛋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目前,“阳泉硒品”已成为当地知名的农产品品牌,深受市场欢迎。

  除了产业发展外,河头村在乡村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引入高校人才资源参与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与治理能力提升项目,村里的基层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比如,在村容村貌整治、环境卫生改善、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村里还建立了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和民生福祉。

  富硒产业研究院的成立,为阳泉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通过发展富硒农业产业,阳泉市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富硒农产品的经济价值远高于普通农产品,其售价高出30%到一倍以上。因此,发展富硒农业产业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阳泉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发展富硒农业产业,阳泉市能够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富硒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富硒产业研究院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将不断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率。同时,研究院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富硒农业产业的发展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和管理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也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山西农业大学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的成立与发展,对于阳泉市乃至整个山西省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阳泉市特异种质资源种植基地

打造人才培育基地,提升本土人才素质

  近年来,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本土人才创办企业、发展产业。为了解决农村青年就业难的问题,河头村还建立了乡村人才库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基地配备了完善的办公设施和实验设备,并设有专门的资金支持计划,帮助初创企业在起步阶段克服资金困难。同时,基地还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入驻企业提供融资咨询和贷款担保服务,降低了创业风险。

  河头村还通过挖掘和培养本土能人巧匠、技术能手等,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这些乡土人才凭借对本土资源的熟悉和了解,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河头村注重优化人才环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措施,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举办各类培训班、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并且,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创新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品牌。这些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了提升村民的整体素质,河头村注重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从幼儿教育到成人继续教育,都有相应的设施和服务配套。特别是针对返乡创业青年和新型职业农民,村里提供了包括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在内的多项服务,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此外,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进村授课,传播先进理念和技术,增强了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河头村率先响应数字中国战略,启动了数字乡村建设项目,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村治理和服务水平。村里建立了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不仅实现了政务公开透明化,还让村民们能够便捷地获取政策资讯、农技指导、市场行情等信息。这一举措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农户提高产量和效益。

  随着人才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河头村的人才效应持续显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就业,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村里的本土人才也在不断学习成长,努力成为行业能手和领军人物。这些人才的涌现不仅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更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河头村在人才培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打造人才培育基地、提升本土人才素质等措施,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不但有助于解决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还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富硒产业研究院一角

展望未来,以河头村为鉴

  在乡村振兴的澎湃浪潮里,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河头村凭借独树一帜的人才振兴战略,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闪耀其间。这个村子采取深化省校合作、搭建人才平台、激发人才活力等一连串创新之举,实现了迅猛发展,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

  深化省校合作,拓宽人才引聚渠道。携手高校与科研机构,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建研发高地,联袂培育英才,让高校智慧之光照亮乡村田野。针对地方产业之需,定制个性化引才方案,以优渥待遇与完善配套,吸引贤能之士扎根乡村。同时,加大乡村振兴与人才政策宣传力度,提升乡村人才社会认同度。人才交流盛会、创业竞技舞台接连上演,为人才与乡村发展搭建无缝对接的桥梁。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聚焦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和发展中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河头村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编校:尹雪敬

  网络:柳绣华

  监审:郭欢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