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吐鲁番葡萄种植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因素
为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葡萄种植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纳现状,文章对当地普通农户开展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并结合现有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将农户是否采纳农业低碳技术的行为作为因变量,选取种植农户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低碳认知特征、外部因素作为自变量。根据对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验证和研究分析,基于研究结果,针对吐鲁番葡萄种植农户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吐鲁番葡萄种植户低碳农业技术使用现状
吐鲁番市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长时间的日照和无霜期为当地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光热资源,这种优越环境创造了理想的种植条件,促进了吐鲁番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吐鲁番葡萄种植面积达57.04万亩(约380.27km2),总产量达135.13万吨;整个新疆地区的葡萄种植面积达184.5万亩(1230km2),总产量达326.97万吨,分别占新疆的30.9%和41.5%。吐鲁番市葡萄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约为37.3%,在吐鲁番市经济中扮演着主要支柱角色。在吐鲁番市,葡萄生产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2019年至2022年,机械开墩率从1.9%增长至9.2%,同时机械埋藤率也由18.5%增长至55.5%。此外,在机械开沟、施肥和植保方面的水平也有明显提升。截至2022年,机械操作帮助全市葡萄生产节本增收1.2亿元。
文章将吐鲁番市葡萄种植低碳农业技术分解为葡萄园农机节能减排技术、葡萄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葡萄枝条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葡萄园生草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六个方面进行探究。《新疆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在节水灌溉方面,截至2020年,新疆节水灌溉面积为2965.46千公顷(29654.6km2),其中微灌面积为2449.36千公顷(24 493.6km2),约占总节水灌溉面积的83%。吐鲁番市节水灌溉面积为72.3千公顷(723km2),约占新疆总节水灌溉面积的2.5%,相比较农产品产量和种植面积的比例,节水灌溉面积显然远远不够,进一步说明了吐鲁番市在葡萄灌溉方面大水漫灌或过度浇灌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葡萄种植低碳技术的发展。
《新疆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吐鲁番化肥折纯量为24181吨,其中氮肥9558吨、磷肥4027吨、钾肥3629吨、复合肥6967吨。吐鲁番市葡萄产业产值占种植业的58.8%,依据对应比例,2020年葡萄产业使用化肥折纯量约为14218吨,种植面积为3.8万公顷(380km2),单位面积施肥量约为374千克/公顷。根据2004年张维理等学者的调查研究,国际社会通常认为每公顷播种区域中施肥不应超过225千克,这是生态安全的上限标准。
截至2020年,吐鲁番市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共计3661部,小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共计19 211部,分别占全疆的0.9%、1.7%,其中葡萄种植的重点区域鄯善县,大型机械数量几乎没有。2020年,吐鲁番市农用柴油使用量为12665吨,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60 675千瓦,约占全疆机械总动力的2.3%。
图 2013-2019年吐鲁番农用柴油量及农药使用量(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吐鲁番农技推广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吐鲁番市农业专技人员共262人,其中40岁以下占29.3%(76人),40-50岁间为50.9%(132人),50岁以上则为20.8%(54人)。学历方面表现为研究生6.9%(18人)、本科生70.6%(183人)、大专及以下29.7%(77人)。综合来看,该地区面临着严重老龄化和年龄结构不均衡的困境,需要引入新鲜血液进行更新换代。
数据来源和样本分析
数据来源
该研究的调查问卷涵盖了四个主要方面。首先,调查涉及农户的个人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民族、教育背景、从事种植葡萄的经验时长,以及是否属于党员或村干部等信息。其次,关注农户家庭情况,考察了家庭劳动力规模、农业活动带来的收入情况,参与当地合作社的程度,并详细描述了他们在葡萄产业中的经营和参与状况。再次,调查农户低碳农业技术认知情况,包括是否听说过农业低碳技术、是否了解葡萄种植过程中的低碳农业技术、了解农业低碳技术的主要途径及程度、农业低碳技术的培训情况、政府补贴等。最后,调查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和意愿,主要是针对葡萄园低碳技术项目的了解和采用程度,以及相关因素描述。
样本数据来自吐鲁番鄯善县各乡镇问卷访谈,为了确保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全面性,在葡萄生长期间,对鄯善县园艺场、鲁克沁、七克台、连木沁等葡萄种植乡镇进行调研,随机抽取农户。在研究中,我们进行了采访葡萄种植户的实地调查,并结合了问卷的分发和反馈情况,总共有216名农户收到了我们发送的调查问卷。令人鼓舞的是,最终成功收集到2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高达94.44%。
样本特征分析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个人特征方面,所调查样本农户中男性占总样本数量的54.9%,女性占45.1%;农户年龄以50-57岁为主,共计151位农户,约占总样本数量的74%;种植年限超过15年的农户数量为137户,约占总样本数量的67%;受教育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下的农户比例达到了76.47%;农户为村干部数量为24人(此处村干部定义为在村党委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占总样本数量的11.76%;而农户为党员的数量为40人,占总样本数量的19.61%。家庭特征方面,从葡萄种植的劳动力数量来看,家庭劳动力1-2人的共计168人,占总样本数量的82.35%;种植面积大部分在10-20亩之间,占总样本数量的60.29%。从家庭葡萄种植收入来看,亩净收入在2001-3000元/亩,占总样本数量的65.69%;亩净收入在3001-4000元/亩,占总样本数量的12.25%;而亩净收入在4000元/亩以上的,只占总样本数量的4.41%。
从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葡萄产业化经营比重来看,两项比重都很低,只占总样本数量的9.8%。从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认知情况来看,只有47.06%的调查对象声称对该技术熟悉,而更引人注目的是,52.94%的样本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一概念。在总样本数量中,有39.22%的农户是通过政府部门(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等)了解农业低碳技术,有25.49%的农户是通过农资销售的了解农业低碳技术,有45.1%的农户是通过与同行(有经验者)交流后所了解农业低碳技术,有19.61%的农户是通过当地示范户所了解农业低碳技术,有17.65%的农户是通过合作社推广以及传统媒体了解农业低碳技术,而通过新媒体(手机、电脑、电视等)了解农业低碳技术的农户占总样本数量的23.53%,通过技术培训了解农业低碳技术的农户占比为27.45%。从农户是否参加过低碳农业技术培训情况来看,没有参加过的农户数量为148户,占总样本数量的72.55%。从在葡萄种植过程中采用低碳农业技术是否有政府补贴的情况来看,没有政府补贴的农户数量为176户,占总样本数量的86.27%。而进一步对农户没有采用或不愿意采用相关低碳农业技术的原因情况来看,有45.1%的农户认为当地没有提供该项技术服务以及对低碳农业技术不了解,同时有33.33%的农户认为低碳农业技术人工成本太高以及购买不起配套的设备和服务。通过此项数据反映出农户对低碳技术的认知程度不够,同时在政府和社会层面极度缺乏葡萄种植产业化经营以及合作社模式经营。有19.61%的农户认为低碳农业技术增产或节约劳动效果不明显,有11.76%的农户认为葡萄种植不适合该项技术。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模型构建
在本研究中应用了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来评估各种因素对农户行动产生影响程度。
logistic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β1,β2…βp为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X1,X2…Xp为自变量,ε为常数项。
变量选择
表1 变量赋值表
结果分析
为防止自变量间多重共线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利用向后筛选法进行变量筛选,结果如表2所示。可知最终有4个变量——学历(X3)、是否参与葡萄产业化经营(X9)、对低碳农业技术了解的程度(X10)、是否参加农业低碳技术培训(X11)被纳入回归模型,且H-L检验结果P值大于0.05,说明模型拟合良好,得到拟合的回归模型如下:
表2 logistic回归结果
由结果可知,在11个自变量中有4个变量显著影响葡萄种植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具体分析如下。
学历高的农户更可能采用农业低碳技术。表明学历越高对新事物、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越强,了解相关技术渠道更加广泛,因此高学历的农户更加容易采纳低碳农业技术。
参与葡萄产业化经营农户相比于没有参与葡萄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更可能采用农业低碳技术。葡萄产业的成功关键在于引入现代工业管理方法到农业生产和经营领域中,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在推广农业低碳技术时,农户的认知水平至关重要。相对于信息获取受限的同行,了解新技术内容的农户更愿意接受创新技术。
参加农业低碳技术培训的农户较未接受培训的农户更有可能运用这些技术。因此,教育和信息传播在推广低碳技术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结论
首先,应当通过教育宣传活动来凸显传统葡萄种植模式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如化学农药、化肥和塑料地膜等),设立低碳农业示范户并扩大培训,引导并推进农民积极接受低碳农业技术。对低碳技术采纳的农户有相对应的政策奖励措施。为农户提供及时、丰富、有效、简单、易懂的低碳农业技术信息。同时,政府应推动公益性信息技术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有机互补、相互衔接,提高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了解程度和采纳意愿。
其次,在葡萄园领域,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减轻农户在采用低碳农业技术方面的经济负担,并完善相关农业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政策。这种合作模式必须得到政府的监督和支持,同时金融机构应提供专门的贷款以推动低碳农业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为了促进减排措施和生态效益,在建立主要依赖公共财政资助的补偿机制时尤为重要。扩大当前补贴范围并确保惠及更多个体农户是至关重要的,而不是仅限于龙头企业或研究所示范基地,从而鼓励农民更积极采用低碳技术。实施现场专家评估、审核相关投入物资数据和追溯流程是一项有效措施。逐步增加对采用低碳生产方式的奖励幅度,并向他们提供更多技术指导和经济援助。
最后,为促进吐鲁番市低碳农业技术发展制定相关标准,并通过法律手段全面推动低碳农业工作。举例来说,一些地区已将秸秆焚烧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之中。同时,监管机构需加大执法力度,督促整个生产过程严格遵循现代生产方式,在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水资源及进行秸秆回收等措施上做出努力,并规范农户操作以增强环保意识。一个有效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推动低碳农业技术发展,并对生态友好型农业事业做出更大贡献。这些措施有助于充分释放潜力,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针对吐鲁番高温高热的气候特点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低碳技术执行标准,细化低碳生产的配套法规政策,对葡萄种植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碳排放的来源和数量。通过制定减排措施和计划,减少葡萄种植过程中的碳排放,如葡萄园行间生草栽培,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碳源固定。
编校:侯欣怡
网络:柳绣华
监审:董亚泥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