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电商“新引擎”激发江西省乡村振兴新动能

时间:2024-10-12 11:05:40来源: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字:黄 嵩

  农村电商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发挥了农村地区的独特优势,在推进产业融合转型、农特产品上行、支持返乡创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帮助群众致富等方面,为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探索出一条符合江西省发展实际的农村电商发展道路,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议题。文章立足于江西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均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和综合性电商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建议明确省域农村电商发展思路,构建多层次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并通过多种举措培育农村电商“新农人”。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共中央的战略布局重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江西省高度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不断推出相应政策,统筹政府和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农村电商发展路径,通过电商平台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推动实施“数商兴农”,加速电子商务进农村,积极提倡校企合作、政企合作,不断开拓合作模式,助力现有产业优化更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

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是一条“互联网+农村”的新型发展道路,既离不开农村地区已有的传统产业,也离不开“互联网+”带来的新产业,更离不开政策体系的构建。文章将从江西省农业发展基础、网络基础设施、农村物流体系、电商政策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相关数据对江西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农业发展基础日益夯实

  农业发展基础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与农村地区的融合度。当前,江西省农村电商的发展仍处在战略初期阶段,以“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为主。江西省政府重视发展“互联网+农业”新业态,创新“互联网+农村”新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现有资源,培育农村电商市场主体,拓展农产品市场,推进农产品进城以及工业品下乡。

  近年来,江西省农业发展基础日益夯实。江西省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南西三面被群山环绕,中北部属于平原地形,形成一个向北张开的盆地,省内大部分河流经由鄱阳湖汇入长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大省之一。江西省下辖11个设区市、27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61个县,江西省总面积达到16.69万km2。截至2023年底,江西省常住人口为4515.01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1664.68万人。江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油料作物、烟叶、棉花等。江西省经农业农村部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已有91个,涵盖水果、茶叶、中草药、畜禽等。202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198.9亿元,粮食种植面积达3774.3khm2

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农村电商本身依托于“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因此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2014年以来,江西省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在工信领域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政府通过合理规划、财政扶持,超前布局基站建设、光纤网络、信号覆盖、窄带物联网、宽带互联网,为农村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江西省的网络基础设施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已建成一套高安全、高效率、高质量的全光纤宽带网络系统。截至2023年底,江西省移动通信基站数34.6万个,其中5G基站10.6万个。移动电话用户4814.9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91.3万户,其中千兆宽带用户有536.2万户。江西省农村宽带网络建设状况较好,移动通信提速降费等为发展农村电商打下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和用户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实现100%行政村光纤通达和4G网络覆盖。同时,江西省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招商引资以及相关合作,推动本省5G网络建设。

农村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由国家邮政局领头的“快递进村”工程全面铺开,江西省坚决落实国家部署,积极制定符合地区特色的“快递下乡”具体工作方案。2021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着力于村级快件进得去、农村快件出得来、村级网点立得住,不断扩大村级快递服务品牌覆盖面,提高农村寄递服务水平。

  江西省邮政管理局明确“邮政企业兜底、快递企业抱团、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统筹协调多方资源,创新政企合作方式,推进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江西省邮政管理局依托邮政营业网点众多、长久植根于农村地区等优势,重点推进邮快合作,积极引导各级单位与主要快递品牌如三通一达、顺丰等签订快递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多快递品牌进村。通过政府“有形的手”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推动物流行业市场化竞争,实现农村物流体系的完善。

农村电商政策形成体系

  江西省农村电商的发展紧紧遵循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及部署。2014—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提及要大力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遵照党中央及国务院的部署指示,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全省经济促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新引擎。江西省陆续开拓电子商务进农村、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电商扶贫等乡村发展新赛道,促进本省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出更符合江西省农村电商发展实际的各类政策。

  笔者通过查询江西省政府已公布的农村电商相关政策文件,发现江西省最早颁布的有关农村电商的政策是2012年1月印发的《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要加快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发展,加快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2021年2月5日印发《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发展农村新产业,打造农村新业态,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电商产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电商产业群。2021年10月15日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打造特色农村电商地区,鼓励发展新的内容电商,如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等,多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2021年11月19日印发的《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更是在农村电商的物流方面作出更为细致化的政策指引,通过促进物流企业的市场化竞争,推动第三方物流公司与农村电商的融合。

江西省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全省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2023年,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总额达到1637.86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江西省有淘宝村57个,数量列全国第十、中西部第二;有淘宝镇76个,数量列全国第十、中西部第三。同时,截至2021年,江西省已连续8年获得国家支持,先后有52个县58次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范畴。

  近年来,江西省农村电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江西的淘宝(镇)发展呈集聚集群分布态势。从淘宝村(镇)布局看,赣州、九江、景德镇三个设区市淘宝村数量占全省的78%,如南康区、庐山市分别培育出18个、4个淘宝村;赣州、南昌、九江、上饶四个设区市淘宝镇数量占全省的75%,如南昌县、章贡区均育有5个淘宝镇;庐山市横塘镇红星村等9村4次入围淘宝村,南康区龙岭镇等44镇3次入围淘宝镇。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辖区内电商平台总量为186家。其中,南昌市数量最多,为61家,占比32.80%;赣州市数量居第二位,为24家,占比12.90%;九江市数量居第三位,均为18家,分别占比9.68%。江西省52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呈现较大的发展差异。综上,由于江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充分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江西省各地区的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江西省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中,“最后一公里”问题和冷链物流建设问题是江西省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发展的瓶颈。同时,江西省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存在产业结构不协调、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主体偏小偏弱、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江西省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全省面积的36%,丘陵占42%,农村地区呈现分散集聚的现状,一个村由一个村中心和多个村小组组成,导致农村快递物流业务不集中,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成本较高等问题,使得大多物流快递企业不愿意下乡,物流配送体系在村级产生断裂,服务覆盖不全。相较而言,邮政长期植根于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物流领域具有领军地位,已实现农村地区的较大覆盖,但是其物流体系在运输速度和运输效率方面,难以满足江西省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需要。

综合性电商人才缺乏

  江西省农村电商仍处于集聚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农村电商行业吸引了众多创业人口,但部分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技术培训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农村电商行业涉及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包装、网络销售运营、数据分析、网络推广、物流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但部分农户的生产销售观念较为传统,缺乏现代化的电商意识,如生产营销服务意识等。

  人才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源动力,是助推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水平、薪资待遇、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农村电商在发展初期很难吸引到高层次电商人才。高层次人才和电商专业人才的主观意愿不强,农村地区的人才引进机制仍有待完善,尚未建立具体的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因此,江西省农村电商发展缺乏专业性、综合性的电商人才。

江西省农村电商的发展对策

明确省域农村电商发展思路

  江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作为一个中部省份,江西省地理位置优越,道路四通八达。江西省农村电商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地域性特点,各县的品牌建设基础和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在标准化和系统化方面,各县存在显著差异;在产业资源、品牌培育和产品运营等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不同。整体来看,各县域在农村电商发展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江西省农村电商的发展应紧紧围绕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开拓周边市场展开。基于省域视角进行顶层设计,先富带动后富,先发展带动后发展,以点带面,通过构建“一核三区”农村电商产业新格局,抓营销、重品牌,着力提高农村电商发展质量。一核即以南昌市、九江市为核心的赣西北农村电商产业圈,三区即赣东北、赣中南、赣西三个片区。利用南昌、九江已有的产业优势,合理布局农村一二三产业,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昌九联系”,依托省会南昌市的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打造高新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引领江西省农村电商的发展,打造高效的农村电商产业体系。

构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物流体系

  良好的物流体系对保证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江西省应着力构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在政策层面进行引导扶持,鼓励农户与合作社、电商企业、加工企业联合,在产品供应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引导物流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此外,农产品由于其储存和运输难度,加之农村地区快递业务点分散,农户与合作社应在生产环节中设立挑拣区域和加工包装区域,解决寄快递的“第一公里”问题。

  政府应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能适应未来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物流网络,扶持物流企业在乡镇、村组设立两级运营点,以乡镇为中心形成商品集中分拣节点,以村组级服务站作为沟通农产品生产端节点,打通农产品供应渠道,同时政府应给予在村组一级建立完善服务站的物流企业一定的资金补贴。

  政府要引导合作社和物流企业在新鲜果蔬、鲜活农产品生产地区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设施。农村电商作为连接农村农产品供应端和城市农产品消费端的重要纽带,要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冷链物流建设,以面对多种突发情况,建设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冷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将突发情况下农产品的自然损耗降至最低,在无法及时发货采收时保障相关农产品的储存,降低农村电商从业者的损失。

全方位多举措培养农村电商“新农人”

  江西省农村电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综合性农村电商“新农人”的巨大缺口。根据学者研究,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是影响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的重要原因。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所以,我们既要加强内部人才培育,又要积极引入外部人才,打造一只“新农人”骨干队伍。

  在加强内部人才培育方面,应将基础性培育与精准化培育相结合。在电商平台使用、网店注册、销售代购、电商法规等领域,以合作社和电子商务服务站为平台开展基础性培育,将基本流程图示化、简单化,让农户能够独立或者借力完成网上销售全流程,让农民既可以自己经营网店,也可以加入合作社让专业平台代理运营网店。对已经建立网点或者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村电商从业者进行精准化培育,在网络营销、平台运营、直播推广、数据分析等细分领域开展主题培训教育。可以邀请电商行业“大咖”和高级人才进行演讲、短期培训,不断提高本地电商团队的专业水平、管理运营水平和技能水平,推动本地电商团队规模化、体系化建设,有利于经验的交流、推广,让更多的网商人才快速发展起来。

  在积极引入外部人才方面,要注重引入了解市场消费趋势、有能力整合农村资源并精通运营、推广、数据分析的综合性专业电商人才。第一,可以加强与院校的合作,对接当地院校电商人才,激发学生建设乡村的积极性。第二,可以通过政策鼓励,设立人才引进补贴,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和大学生村官投入到农村电商的建设发展中。第三,可以通过企业合作、人才共享,鼓励高层次人才与本地电商团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进步。

  编校:李霞

  网络:柳绣华

  监审:乔星琦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