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同源导向下的多村联编模式
文章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捷步片区三村联编为例,探索文化同源导向下的多村联编式村庄规划。通过对文化同源、多村联编和村庄规划的研究,从政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文化同源理念的多村联编模式。研究发现,基于文化同源的多村联编模式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未来,相关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多村联编模式,并推广到其他地区。
绪论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在城市化的冲击下,许多农村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和文化特征,在区域中定位不明晰,发展重点和特色不突出,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农村的文化遗产,并通过规划和设计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片区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文章旨在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捷步片区三村联编为例,探索文化同源导向下的多村联编式村庄规划。通过研究多村联编村庄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立足于区域统筹视角,对文化同源导向下的捷步三村官洋村、官洋村、营头村进行联合编制,主要在发展目标、用地空间上达成共识,打破三村间的行政壁垒,为规划编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章的通过分析多村联编模式对政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同时研究村庄规划的过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多村联编模式的规划策略和实施方案,并对其效果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和总结,以期为村庄规划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农村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协调,并为其他地区的村庄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文化同源导向下的多村联编模式
同源概念迁移
文化同源的概念源自生物学中的“同源”概念,可以将其理解为进化过程中源于同一祖先的分支之间的关系。因在进化上或个体发育上的共同来源而呈现出本质上的相似性,但其功能不一定相同。文化同源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它强调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
基于文化同源理念的多村联编模式的构建方法
构建基于文化同源理念的多村联编模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各个村庄的资源和特点,为联编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明确多个村庄之间目标和利益的一致性,确保各个村庄在联编过程中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其次,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和合作平台,促进村庄之间的要素互动,以保障联编规划的顺利进行。最后,需要考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共享以及村庄之间的差异性,确保村庄联编不会对原有文化产生破坏,保证实施成效。
通过构建基于文化同源理念的多村联编模式,可以实现对村庄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升村庄规划的整体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村庄之间形成合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以下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捷步片区三村联编实践的具体情况。
1.三村基本情况
捷步坐落在三尖峰、九层岩诸峰和白沙栋余脉的群山之间。源于万安竹溪和麻林溪的溪的藿溪之水一路奔腾着来到白沙,拐了一个弯之后,在渡头与从田坑方向流来的涧水交汇,自然形成了一个三角洲。新罗捷步,古称捷步营、西埔营,指营边、官洋2个自然村落;广义上还包括产坑、半岭、田坑、营头、渡头等周边片区,本次实践主要指营边、官洋、营头三个行政村。
2.研究基础
三村联编的基础是文化同源,这种同源性首先体现在地域牵系,官洋、营边、营头村均坐落于捷步片区,地域相邻,居民点联系紧密,交通、地理、生态、人文等区位相近。其次体现在文化共生,捷步古称西埔营,一条藿溪穿村而过,孕育着两岸客家风情,一河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三村村庄风貌、文化内涵几近相同。最后体现在经济一体化,捷步三村主要以发展农业、养殖业以及小型加工业为主,当前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正在蓄力,三村经济一体、密不可分。三村通过资源共享、共同规划和互利合作,实现村庄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如图1—3。
图1 三村地域牵系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图2 三村经济联系强度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图3 三村历史文化联系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3.工作开展
捷步片区三村联编方案的实施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行动。首先,研究团队与当地政府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制订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其次,根据实施计划,研究团队组织了一系列研究和调查活动,调查内容涉及土地利用、人口和资源等方面,以了解特色保护类村庄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再次,研究团队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座谈会、研讨会等,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并征求其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完善和修改了实践方案,并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指导原则。最后,实践方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和认可,并开始正式开展。
4.规划策略
首先,文化永续策略。规划从路网、肌理、功能三大织补角度实现“文化永续”策略。路网织补即完善片区内路网,打通丁字路,接续断头路,构建“村落骨骼”;肌理织补即延续传统村落本底建设肌理,修缮历史建筑,拆除附属建筑,严控新建建筑风貌;功能织补即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激活片区综合服务功能。
其次,慢游研学策略。规划从片区文化同源内涵出发,打造“一河两岸”休闲带,从“体验多样化—感受多角度—特色精品化—游憩知识化”的全游客角度构建慢游休闲格局,如图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学传统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士子增长见识、提高学问的重要方式。不仅如此,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在学有所成之后,依然外出游历,阅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各地的风土人情,最终精益求精,成就更为非凡。因此,以传统文化、特色建筑、风土人情为内涵的慢游和研学产品将在未来大放异彩,也是文化同源导向下传统村落打造片区经典IP,提升宣传效果的重要途径。
图4 “慢游研学”的多元人群体验策略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5.实践成果评估
捷步片区三村联编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政策层面,实践方案帮助当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从顶层视角促进传统村落片区的整体改善。在经济层面,实践方案促进了村庄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高效解决了村庄数量多且杂的难题,同时节省了编制经费。在社会层面,实践方案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了村庄的和谐稳定。在环境层面,实践方案加强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高了村庄的环境质量。通过本研究,证明了文化同源导向下多村联编式村庄规划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捷步片区三村联编实践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村庄联编过程中,一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对项目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方之间的协调和沟通,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平衡。其次,一些村民对联编后的变化产生了抵触情绪,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联编的认识和理解。再次,村庄联编后的规模效益和产业协同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需要引入更多的产业项目和创新模式,提升村庄的高效编制和经济发展水平。最后,村庄联编实践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确保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基于文化同源理念的多村联编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创新机制的建立、利益分配的平衡、文化价值的保护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提出更加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村庄“抱团”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改进建议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现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捷步片区三村联编实践提出以下改进建议。第一,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和协调。第二,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对联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村民的主动性。第三,注重引入更多的产业项目和创新模式,加快产业融合,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村庄经济发展速度,增加村民的收入。第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推动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方案,可以推动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联编的效果和影响力。
《村委主任》杂志 申树摄
编校:乔星琦
网络:柳绣华
监审:原琳娜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