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农村物流新蓝图
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农村物流体系,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健全农村物流体系符合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共同富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宏观上分析我国在农村物流建设和优化方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其次分析当前开封市农村物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开封地区农村物流“统仓共配、多网融合”降本增效对策,以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物流在中国迅速崛起,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开封市农村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物流平台逐渐兴起,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拓宽。通过物流电商平台,农民可以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城市消费者,简化了销售流程,提高了销售效率,扩大了利润空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物流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农村地区物流配送仍然存在困难、农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以及农产品配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等。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省市积极推出适合当地农村物流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农村物流的发展对于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农业大省河南省为例,为了推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河南省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实施“快递进村”工程,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农村寄递物流发展环境。
开封地区农村物流配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开封市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村物流发展较为迅速。开封市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等。农产品物流主要通过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渠道进行销售和流通,也有部分农民选择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农资,如化肥、农药、种子等。开封市的农资物流主要通过农资经销商和农业合作社等渠道进行供应,以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封市的农村地区也逐渐涌现出一些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农村电商服务站,通过电商平台和物流配送服务,可以将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开封地区农村物流配送现状
1.道路建设情况
近年来,开封市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成功创建兰考县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通许县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和“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加快推进县乡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有序推动农村公路向自然村特别是贫困村延伸,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313km,改造危桥1588.12m,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2%。
2.农村物流从业人员情况
开封市农村物流从业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村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另一类是农村地区自己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开封市下辖四县六区,全市现有货物运输企业200多家,货运从业人员8000余人,其中货车司机6000余人。快递站点230多个,快递员5600余人。调查显示,货车司机收入相对较高,大多数可达5000至10000元,快递员月工资4000元左右。
开封地区农村物流配送问题
1.农村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分析
开封市地理位置优越,下辖祥符区、兰考县、尉氏县、杞县、通许县等,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物流交通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祥符区境内公路总里程471km,高速公路有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的连霍高速、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的大广高速、山东日照至河南省南阳的兰南高速以及在建的郑民高速,国道有310、220、106线穿过,全长42km;省道3条,全长57km;20个乡镇村村通柏油路,区乡道全长372km。
兰考县处于开封、菏泽、商丘三角地带的中心部位,交通便利,106、220、310三条国道在县城交会,连霍、日南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河南省“一极两圈三层”中“半小时交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西依京广铁路、北靠陇海铁路,离新郑机场约50km,220(开封—许昌)公路和102(郑州—周口)公路两条省道自县城西区交叉而过,省级干道四通八达。
通许县西距省会国际机场、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60km,北距新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45km,已开工建设的机场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218、325、326省道三条,全县通车总里程已达1422.7万km。
2.农村配送区域分析及物流成本分析
由于农村分布较为分散,农村快递服务范围相对有限。同时,农村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配送速度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送达。这都导致农村物流的配送成本远远高于城市物流。
3.信息化、标准化程度分析以及数字资源分析
农村物流信息化滞后,信息化水平低。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相对狭窄,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发布和更新不及时。此外,农村物流还存在信息质量低、信息查找和获取不方便等问题。
4.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素养分析
农村物流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物流运作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技术了解不够。农村物流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客户、供应商、运输公司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便解决问题、处理纠纷,确保物流服务的顺利开展。
5.开封地区城乡间物流配送体系分析
开封市地处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城乡间道路交通状况良好,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开封市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当地农村道路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但仍存在部分道路状况较差、路况不平整等问题。经走访调查,开封市农村地区的交通情况因地区而异,有些地区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已基本打通农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可以实现快递上门服务;而有些地区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客户取件寄件仍需到乡镇的快递点。
“统仓共配、多网融合”的高效配送模式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封市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拓宽,电商平台的发展为农村物流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农村物流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增强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仓共配、多网融合”模式
“统仓共配、多网融合”模式是指通过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建立统一的仓储和配送体系,同时利用多种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的模式。农村物流资源较为分散,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传统的物流服务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通过统一的仓储和配送体系,可以实现农村物流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移动支付,可以促进农村物流与电商、金融等领域的融合,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物流服务。
农村物流网络共建共享现状分析
农村物流网络共建共享是指政府、物流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建设和共享农村物流网络的模式。由政府出台政策措施,鼓励物流企业和农民合作共建农村物流网络,并提供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和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开封地区实施“统仓共配、多网融合”配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农村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道路状况不佳,配送网络覆盖不全面。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农产品的储存条件差,易受到环境影响,导致货物质量下降和损耗增加。
农村物流信息不透明,农民难以掌握市场需求和价格动态,导致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低下,价格波动较大。
由于农村物流资源分散,规模小,物流成本相对较高。运输距离长、道路条件差、运输车辆少等因素导致配送成本进一步增加。
部分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缺乏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这导致物流操作不规范,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货物滞留、损坏等问题。
在农村物流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监督,一些农产品可能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
开封地区农村物流“统仓共配、多网融合”降本增效对策
近年来,开封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开工建设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G106杞县段、G107尉氏县段、G240兰考县段。完成S222、S221、S318通许县段改造提升工程,推进S312二期、大广高速通许县下站口等项目前期工作。兰考县、通许县、杞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兰考县开发区入选国家绿色制造工业园区。开封市国际陆港物流园、现代公铁联运物流园等6个物流园入选省级区域物流枢纽。这些为实现开封市农村物流“统仓共配、降本增效”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通过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推动农村物流实现“统仓共配”。通过采取建设统一的农村物流网络、推动物流企业合作共建以及建设农产品统一交易平台等措施,可以实现农产品供应和销售的统一化和配送的共享化,提高农村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加强农村物流配送多元化建设,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建设农村物流中心,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配送。政府和物流企业应加大对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力度。物流企业在农村地区建立配送中心、仓储设施和配送车队,提供快速、高效的配送服务。在农村地区建设物流中心,集中储存、分拣和配送农产品。物流中心可以提供集中的仓储设施和配送车队,实现农产品的集中配送和转运,提高物流效率。冷链物流可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延长货物的保鲜期,拓宽农产品的市场。开封地区农业基础雄厚,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合理规划冷链网络,选择合适的物流节点和仓储设施,确保农产品能够得到快速、高效的运输和储存。同时,考虑到农产品的特性,应合理划分不同的温度区域,确保不同农产品的冷链需求得到满足。对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测,确保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加强供应链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的来源可追溯和质量可控。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网络建设,丰富乡村物流站点
制定统一的农村物流规划,明确物流网络的布局和发展方向。加强农村物流站点建设,包括物流中心、仓储设施、配送站点等,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和配送设施,满足农产品的集中储存和配送需求。
拓宽农产品的电商市场,创建农村物流新平台
加强农村物流网络建设,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可靠性。建设农村物流中心和配送站点,优化物流路线和配送路径,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安全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政府可以在品牌推广和市场宣传方面提供支持,提升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品牌形象。
金融机构介入助力农村物流发展
金融机构可以助力农产品的市场化和电商发展,为农村物流企业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例如,提供金融支持,帮助农村物流企业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农村物流企业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
文章在研究方法和数据方面存在不足,尚不能全面体现开封地区实施“统仓共配、多网融合”的条件基础。政府需要加强支持和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物流的发展。农村物流企业、政府和相关机构通过积极合作和创新,可以共同推动农村物流的发展,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同时,农村物流的发展也将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村委主任》杂志 和羽楠摄
编校:乔星琦
网络:柳绣华
监审:原琳娜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