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解锁农村基层党组织能量密码

时间:2025-05-06 09:23:49来源:中共沈阳市沈北新区委党校 文字:冯杏伟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在历次重大工作、重大任务和重大斗争中,基层党组织都展现出了极强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乡村振兴能否实现,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效能息息相关。

乡村振兴视域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效能的重要意义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保障和坚强后盾。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农民不断更新思想观念,齐心协力探索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办法,使脱贫攻坚战之后的返贫风险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村群众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并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激发农民的内在动力,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效能对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密切党群关系的现实需要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连接党和基层群众之间的桥梁,承载着将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农民群众实际行动的重要使命。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让农村群众明白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保证他们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将老百姓的意见和要求如实反馈给党,使党能更加了解人民的意愿,制定出更加便民利民的政策方针。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新时代也应将这一优良作风继续发扬下去。乡村振兴不仅仅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规划和细致的贯彻落实体系,更需要农村群众的支持和认同。新时代下,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效能,密切党群关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只有如此,才能增强农村群众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促使其更加凝心聚力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奋斗。

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内在要求

  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着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上同国家整体战略相契合,同党中央的政策方针高度一致,确保农村发展方向正确。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效能不仅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密切党群关系,更是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治理环境也日益复杂,农村治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承担起“领头羊”的重任,精准对接国家政策,科学规划发展蓝图,厘清工作头绪并解决各种难题。与此同时,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不断发展,乡村治理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为防止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并持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必须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领导效能,确保将党中央的乡村政策准确传达、落实到位。

乡村振兴视域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效能的影响因素

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支撑共产党员肩负的重担。在艰险的脱贫攻坚战中,正是无数共产党员树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信念,我国才实现了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伟大成就,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减贫目标。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每位党员都应坚定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理想信念。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党员,才能破除一切困难和阻碍,直面农村发展难题,积极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听从组织的安排并不折不扣地将组织制定的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效能。然而,新时代下,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部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因农村工作任务繁重,将重心放在了经济发展上面,忽略了对党员思想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因此,基层党组织要想充分发挥领导效能,就必须重视共产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基层党组织的队伍结构

  党中央制定的政策要靠党组织贯彻落实,因此,科学合理和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也是充分发挥领导效能的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呈现出如下两种现象。一是基层党组织队伍年龄差距大,老党员居多,青年党员次之,中层党员干部严重缺乏。老党员经验丰富,处理农村问题得心应手,但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很难长期和全心全意为组织贡献力量。青年党员有冲劲、有干事热情,但经验较少,缺乏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难以承担乡村发展重任。应成为党组织队伍中流砥柱的中年党员少之又少,实现乡村振兴的接力棒难以有效传递,这就导致基层党组织领导效能难以充分发挥。二是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文化程度偏低。农村相对薄弱的物质基础和有限的上升渠道让很多大学毕业生望而却步,他们更偏向于到城市工作。尽管部分高学历毕业生通过选调进入农村基层工作,但工作时间有限,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期落实有所影响。这两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效能的发挥。

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由农村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但也需要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全体人民一起努力,才能实现既定目标。要想凝聚力量,基层党组织除了要制定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细致的落实方案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大、号召力强,有助于充分发挥领导效能,更高效地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农村发展的各种目标。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小、号召力弱,就难以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无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还有待加强。一方面,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存在不足。基层党组织中的个别党员对待农村发展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懒政怠政,不致力于为村民谋福利,村民难以“以心换心”。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党组织农村工作能力较差。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农村工作时,不考虑农村实际情况,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较慢,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在村民心中的可信度,从而难以号召和影响村民。

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

  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也是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物质文明相比,精神文明的提升更为不易。经过多方的努力和多年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却稍显缓慢。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决定了村民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的配合程度,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速度。如果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不高,那么即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结构合理、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影响力大、号召力强,领导效能也无法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不高,与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农村的传统文化尚未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农村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能用这些文化沁润人的心灵,必能有效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

乡村振兴视域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效能的实践路径

筑牢党员理想信念,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效能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全面落实党的政策、充分发挥领导效能具有重大影响。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中部分党员理想信念缺失的现状,必须引起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把筑牢党员的理想信念作为一项长期且重要的政治任务,从思想引领方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效能。在教育和培训党员的过程中,要将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理论学习内容应包括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政策等,让党员在理论认知的层面明确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要创新培训和教育的方式。理论学习较为枯燥和抽象,创新培训和教育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大部分培训都采取专题授课的形式,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多引用党史中的鲜活人物案例。我们党的历史是一个又一个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鲜血和汗水构成的,他们为了实现梦想、造福人民而顽强拼搏的事迹是筑牢党员理想信念最好的素材。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国也涌现出了一批模范人物。以这些人物的事例对党员进行激励,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也是筑牢党员理想信念的重要方式。

完善队伍组织结构,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效能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本领过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效率,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效能。针对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决。一是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成员的业务培训。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等方式,充分利用老同志经验丰富的特点,让他们对年轻同志进行指导和帮助,提升基层党组织成员的业务能力。二是加大对高学历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明确晋升渠道、创造成长平台等方式,吸引更多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三是吸纳特殊人才进入基层党组织队伍,如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当地有代表性的先进农民、农民企业家、新农人等,增强基层党组织队伍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引领效能

  基层治理能力是号召农村群众、团结农村群众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基层党组织高效开展工作,让农民看到农村实实在在的改变和进步,他们自然愿意配合组织工作,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基层治理能力,首先要深入了解农村情况,了解当地人民的发展诉求。基层党组织要对村情村貌有全面的了解和认知,明确所在农村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农村发展的政策。村民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情,对于推动农村发展的意愿十分强烈,发展农村也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尤其要注重村民的意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制定系统性发展策略。农村治理不仅仅体现在一个方面,而是涉及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如产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等,基层党组织要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提高治理能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引领效能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引领效能更侧重于从思想和精神方面感染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文化引领效能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育和引导。部分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基层党组织可定期举办扫盲培训、免费讲座、技能培训等,提升其文化水平。二是破除当地的遗风陋俗。领导干部带头践行文明公约,如红白喜事简办、降低彩礼、男女平等、敬老爱老等,以身作则引领农村群众树立正确观念,营造良好乡风。三是深入挖掘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农村群众受这些文化的影响也最大。充分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宣传并坚持创新发展,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可以从筑牢党员理想信念、完善队伍组织结构、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以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效能,推动乡村振兴更快更好实现。

  终审:魏文源

  监审:王莹珠

  编校:乔星琦

  网络:吴飞飞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