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对基层而言,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工作的基础,是落实党在基层各项政策任务的前提,对基层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基层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有效的组织力量对发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创新,党组织振兴能够将外部资源转换为基层发展的要素,从而形成推动基层发展的内在动力。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作用发挥得好与坏直接决定着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质与量,决定着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应通过分析基层党组织现有不足问题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明确基层党组织振兴的着力点,为基层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基层党组织振兴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对党的基层组织是这样界定的“企业、农村、机关、学校、医院、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党组织,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党组织,依据不同的党员人数和党组织工作需要,在通过上级党组织的批准后,在基层分别设置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党支部是基础,基层党组织在所在地区直接承担起管理党员、联系群众的职责。而基层党组织的振兴是指培养造就一批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基层治理新机制,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带领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力量,高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各方面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将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党的执政基础更加扎实稳固。因此,基层党组织振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党的建设和基层的全面发展。
基层党组织领导着基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建设,是党直接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振兴至关重要,关系着基层群众的福祉,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基层党组织既要领导群众对基层进行全方位建设,还需要对脱贫攻坚成果进行巩固和拓展,因此对其执政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推动基层党组织振兴,对于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建设先进党组织等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基层党组织的振兴,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使党的执政根基深深扎根在基层之中,确保党在基层建设过程中的领导地位。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各级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地区的领导核心,是基层建设过程中的可靠保障,加快基层党组织的振兴才能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基层党组织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凝聚群众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也是推动基层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快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题中之义,可以在实践中尝试形成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完善的良性内循环。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基层党组织振兴可以汇聚强大合力,推动基层的全面发展。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直接联系和服务基层群众,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宣传者、执行者和监督者。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动员基层群众,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基层党组织的振兴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基层生产、生活往新方向发展,调整基层经济社会结构更加契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力量,从而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如期实现。
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有效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基础保障、工作作风与具体实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在推动基层党组织振兴的过程中,党员队伍结构的局限性及制度建设不完善等原因滞缓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步伐。
思想引领力有待提升
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是实现基层党组织振兴的旗帜和方向,思想引领方向正确、作用发挥充分,基层党组织振兴目标才能稳步推进。在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会矛盾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亟待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基层党组织的事务性工作呈现递增态势,部分基层党组织干部把自己的职责简单认为是传达好中央的政策文件或解决好基层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没有将政策文件要求同基层实际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基层群众经济收入、全方位提升基层群众生活品质的政治高度。此外,部分基层党组织只把自身看成了实实在在的管理和服务型组织,只注重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问题而对基层群众的意识形态、政治宣传工作以及理想信念教育有所忽视,使得基层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品格还处于相对较低的程度。
党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不少基层党组织重视开展人才振兴工作,吸纳了一些新鲜血液入党,使得党员队伍结构得以优化,但受到基层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条件等因素影响,部分基层党组织人才的吸收和培养与基层发展要求存在脱节现象,基层党员队伍结构仍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其建设仍未达到预期效果。基层党员队伍结构不平衡的局面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
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各方面变化较大,虽有完整的制度建设,但制度落实情况仍需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在推进过程中难以有效执行的原因需要从多方面、全方位综合考虑。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微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种资金、资源红利给予基层,可供基层干部支配的资金、资源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利益诱惑下,一旦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纪律意识薄弱的基层干部就会为一己私利获取不当利益,因为行为失范触及党纪红线,造成违法违纪问题。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制度的落实还不到位。在党内监督方面,部分党员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以及知情权的影响,没有充分理解党内监督的意义而不能正确行使监督权利。在群众监督方面,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党务公开上还存在着决策不完全公开透明、监督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基层群众无法做到有效监督,选举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就不能有效避免。
基层党组织振兴的优化路径
坚持问题导向,探寻当前基层党组织实现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需要抓住基层和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系列现实矛盾点。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基层党组织、党员、制度建设等方面思考,结合基层时代发展的条件,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进行多角度思考。
加强思想引领,为基层党组织振兴提供思想凝聚力
思想引领力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的引领能力,也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为契机,可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与工作能力,为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注入新动力。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群众利益的代表,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建设中的思想引领作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振兴的应有之义。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也一直致力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可见,重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品质,而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更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树立主动学习意识。基层干部要依托丰富的线上平台资源学习,尤其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基层党组织振兴的各项政策及战略部署,不断提高基层干部自身的理论水平并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基层干部自身的政治领悟力和政治领导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学习和专业培训相结合。基层干部通过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发展致富能力后,基层党组织还要对其进行教育培训,将基层干部自主学习和党组织专业培训结合起来,将党的宗旨信念、纪律规矩教育与职业技能、电子信息化教育贯穿培训全过程,从而不断强化知识体系,优化专业技能。
夯实组织建设,为基层党组织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人才支持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基层党组织振兴的主力军。在基层人口流动和基层结构变动的现实条件下,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夯实组织建设,盘活用好各类人才,为基层党组织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加强组织工作建设,做好人才队伍储备。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事业离不开人才,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必须时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为基层党组织振兴打造一支有信仰、讲政治、有能力的后备军。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与当地中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定期开展专业理论课程培训和实操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加强对人才的党性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和政德修养。其次,在人才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日常考核体系,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党员干部的行为符合党的纪律和要求。再次,在人才激励方面,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大胆创新和实践,通过建立人才上升通道,让优秀人才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最后,基层党组织还应该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和储备,通过吸纳新进公务员、事业编人员或发动基层带头致富人参与基层党组织工作,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对于党员队伍结构失衡却又人才引进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嵌入具有能力、资源等优势的第一书记方式进行改善,让选派第一书记成为当地的长效机制,有效改善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的结构。
健全规章制度,为基层党组织振兴提供治理遵循
完善的制度机制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党内的积极因素、抑制各种消极因素,是解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弱化的治本之策。在推动基层党组织振兴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必须扎紧制度的笼子,推进制度机制建设常抓不懈,推进基层各群体形成严格遵守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的良好氛围,为基层党组织振兴提供治理遵循。
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不断增强监督合力。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是无限的,但权力是有限的,要使权力不无限扩张且在规范内运行,就要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全方位构建监督网络,接受党员、群众各方面的监督。首先,党员干部要通过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会等方式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加强党组织内部的互相监督。其次,持续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做到公共事务由基层群众管理、重大事件由基层群众决策、干部行为由基层群众监督,发挥基层群众进行监督的主体地位,及时解决基层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存在的问题。再次,完善基层事务公开制度,加强群众监督举报。运用信息化手段合理进行基层事务公开并健全互联网、邮件等监督举报方式,有效发挥新媒体、大数据对基层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作用。最后,加强上级部门监督和基层巡视监察,紧盯集体资产管理、惠民项目资金等重要领域,将基层党组织全部纳入巡视监察范围。
综上所述,在推动基层党组织振兴过程中,要加强思想引领、夯实组织建设以及健全规章制度,与基层的全面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作体系,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基层的全面发展不断注入组织活力。
编校:侯欣怡
网络:吴飞飞
监审:王莹珠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