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于民 行动于实——记山西省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第一书记张春平
按照提前约好的时间,笔者来到位于蛤蟆神村村口的党群服务中心,张春平正在耐心解答着村民的疑问。自从被派驻到蛤蟆神村,张春平慢慢成了村民们的知心人。
2023年6月,张春平凭借优秀的工作表现,被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畜牧兽医中心派驻至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张春平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团结一致,攻坚克难,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近年来,蛤蟆神村陆续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这个曾经是纯农业的山区村,如今绽放出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蛤蟆神村位于王狮乡人民政府西南5.1千米处,毗邻209国道,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村庄土地面积8.69平方千米,下辖两个自然村,有221户661人,常住人口户数为92户,176人。耕地5564亩(约3.71平方千米),林地达9600亩(约6.4平方千米)。过去,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玉米为主,畜牧业以养牛、养羊、养猪为主。近年来,为了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响应岚县政府退耕还林工程、野生沙棘林改造等规划,蛤蟆神村在村“两委”与张春平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生态保护修复和特色产业发展齐抓共赢的发展道路。
强化基层党建工作
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张春平始终把“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作为第一书记,她不仅严格履行驻村工作的各项职责,而且十分注重持续巩固并深化党建工作。
张春平说:“党的理论学习是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此,除了基础的党建活动外,张春平还与驻村工作队一道,创新性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党课,旨在深化党员对党的历史和理论认识。这些党课不仅涵盖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还紧密结合了乡村振兴的实践,从而引导党员将党的理论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实际行动。
蛤蟆神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5名,除日常组织党员开会讨论村庄的修路、建桥等基础设施建设事宜外,张春平与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史云珍还特别关注老党员的生活情况。每年的7月1日,他们都会精心策划并举办“七一慰问老党员活动”。除走访老党员家庭外,张春平和村“两委”成员考虑到老党员们的实际所需,精心准备了保温杯、短袖、夏凉被等实用物品,让老党员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组织主题党课活动
为民所想,情暖人心
初到蛤蟆神村的几个月,为了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村情村貌,张春平带领两名驻村队员,对村民逐一进行入户走访。他们经常徒步穿梭于村间的羊肠小道,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除每月走访一遍监测户外,他们用三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村中的全部农户。
每到一户,张春平就会坐下来与村民促膝长谈,仔细聆听村民的每一句话,无论是生活上的琐碎烦恼,还是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她都一一记在心里。在走访过程中,张春平发现一户村民年事已高,且夫妇二人患有慢性疾病,行动不便。在了解到他们饲养的牛羊患病后,张春平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向派出单位申请了一批专用消毒液,并联系畜牧师和兽医师为牛羊看病。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牛羊逐渐恢复了活力,老夫妇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24年8月,张春平与村“两委”成员敏锐地注意到,由于村内的田间道路较为狭窄,大型农机具难以通行,给村民的大规模秋收造成了不便。于是,他们积极向王狮乡人民政府申请,成功争取到了铲车和挖掘机等重型设备。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四条宽阔平坦的田间道路修建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秋收效率。
此外,张春平还非常注重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她深知,一个村庄的繁荣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在于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于是,她与村“两委”成员共同商讨,决定在村内主要街道两旁安装太阳能路灯。每当夜幕降临,在文化小广场上,村民们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
2021年,蛤蟆神村建成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全村75周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营养午餐。闲暇时,这里也成为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经过3年的使用,照料中心内部没有自来水的问题愈发凸显。如何让自来水入户,方便老年人的使用,成为张春平一直思虑的问题。后来,她与村“两委”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终于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安装好了上下水设施。看着老人们使用清澈的自来水洗手、泡茶,倾听他们暖心的问候,张春平感到无比欣慰。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蛤蟆神村所处山区海拔较高,年均温较低、土地较为贫瘠,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近年来,岚县政府积极探索多元化特色产业,加大了对沙棘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沙棘的适应性极强,不仅耐寒耐旱,还能在贫瘠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更重要的是,作为高附加值的经济林,沙棘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极大地修复生态环境。
2017年,蛤蟆神村建起了2万亩(约13.34平方千米)的沙棘产业基地,其中新栽种沙棘1万亩(约6.67平方千米),改造野生沙棘1万亩(约6.67平方千米)。来到合作农企——山西别样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张春平介绍道:“经过7年的生长,产业基地的沙棘已进入盛果期,收获的沙棘会进入沙棘仓储冷库进行短暂的储存,然后作为原料进入各生产线进行深加工。”在张春平与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蛤蟆神村的沙棘产业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投身沙棘产业,从事育苗、采收等工作。
多样化的沙棘产品
现在,村集体资金通过入股沙棘产业,每年可获得2.8万元的分红。沙棘产业在带动村民就业的同时,更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8.9万元的经济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果果”。
此外,张春平还十分关注蛤蟆神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她深知,只有实现产业的多元化,才能让村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村中建成了占地2500平方米的星空营地,成为游客观星、娱乐的绝佳去处。占地50亩(约0.03平方千米)的野炊烧烤基地,成了游客烹饪美食、聊天社交的好场所。为了保障野炊烧烤基地的用火安全,张春平与村“两委”合力,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防火员队伍。他们定期对基地进行安全检查,还会向游客和村民宣传防火知识,筑牢用火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一年多的驻村工作中,张春平与村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夕阳的余晖下,她与来往的村民相互问候着。这位心系群众的第一书记,在蛤蟆神村的一方沃土上,与村民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时代新篇章。
编校:陈绪绚
网络:吴飞飞
监审:乔星琦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