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划,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记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兴盛垴村第一书记乐徐亮
“我要把青春和智慧奉献在驻村帮扶工作中,为武乡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乐徐亮书记的心声,也是他在武乡县驻村帮扶时的初心与使命。乐徐亮是江苏盐城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调研员。自2015年1月起,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连续十年深入基层,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十年间,乐徐亮的足迹遍布山西省多个地区,从晋中市的左权县到忻州市的代县,再到长治市的武乡县,他始终奋战在乡村振兴的最前线,历任省委宣传部包村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等职。
乐徐亮在武乡县先后驻村帮扶过白家窑村、王白烟村、阳城村等村,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加强这些村庄的基层组织工作,并推动其产业发展振兴。凭借在驻村工作中的卓越表现,2023年5月,乐徐亮被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选派至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兴盛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的职务。
兴盛垴村位于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东南部,距离县城10千米,紧邻二广高速,交通较为便利,具备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该村由兴盛垴、郑家垴、高庆垴3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70亩(约0.85平方千米),农作物种植以小米、玉米、杂粮等为主。近年来,在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兴盛垴村依托“村企共建”模式,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从贫穷、脏乱到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的转变,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深入群众,解民所忧
来到兴盛垴村,为了深入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实际情况,明确村民的所需所想,乐徐亮首先进行了挨户走访。在得知有村民因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劳作,其本人腿部又有残疾后,乐徐亮便带领工作队员前往村民家中,为其整理院子、打扫卫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集体的关爱和责任。乐徐亮深知,驻村第一书记不只是一个头衔,更是党和国家的重托。他说:“我把兴盛垴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把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
2023年以来,由乐徐亮带领的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村民发放了5.6万元的帮扶物资,包括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农具、教育用品等。这些物资为村民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和支持,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他们还积极开展了“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即确保村民不愁吃、不愁穿,同时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在此基础上,工作队特别关注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组织开展了全面的安全饮水排查工作。通过实地走访、水质检测等手段,工作队及时发现并解决了潜在的饮水安全隐患,确保了村民能够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乐徐亮在去往村民家的路上
此外,乐徐亮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向派出单位省委宣传部成功申请到专项帮扶资金,每年为兴盛垴村的爱心超市注入8000元资金。这一举措不仅充实了超市的物资储备,更为村民提供了以行动换取实惠的平台。通过创新性地开展“最美庭院”与“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结合积分兑换物品的激励机制,这项举措不仅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在精神层面上推动了兴盛垴村文明乡风的建设,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驻村一年多的时间里,乐徐亮及驻村工作队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为兴盛垴村的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在深入群众,解民所忧的过程中,他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不仅赢得了村民的衷心赞誉,也为乡村振兴事业树立了光辉榜样。
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了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乐徐亮到村后,从支部建设开始攻关,以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增进派出单位党员与村党支部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乐徐亮积极策划并邀请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到村宣讲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此外,在春耕时节,他带领讲师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党员作宣讲;为满足白天外出务工的党员的学习需求,他们创新性地设立了“党员小夜校”,利用夜晚的闲暇时间,采用集中授课与交流讨论的方式,为党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乐徐亮以“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工作规范、作用明显”为目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职等各项制度要求,有效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准化。在发现兴盛垴村党支部在资料管理上存在不规范问题后,他主动介入,精心设计了一套系统化的工作模板与台账体系,并要求有关人员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中,必须“有议程”“有记录”“有签册”“有照片”,从而确保了相关工作材料的完整性。
随着这些规范化措施的深入实施,兴盛垴村党支部的工作面貌焕然一新,管理流程也变得更加顺畅高效。村党支部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不断提升,为村庄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2023年5月,乐徐亮与村党支部书记李红星外出考察,经过深入的市场分析,他们成功引进了智慧菌菇种植大棚项目。在派出单位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兴盛垴村引进了高端黑皮鸡枞菌,并建起了7座智慧高端菌菇大棚。这一举措不仅激活了村庄的经济活力,还带动了村民就业与增收。项目惠及了兴盛垴村及周边村庄,为70余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通过设置灵活的工作岗位,使50位削菇人员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通过将特色菌菇产业植根于本土,兴盛垴村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更实现了脱贫成效的巩固与提升,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受益”的良性循环。
智慧菌菇种植项目的引进与落地,为村民年人均增收1.2万元;菌菇每年可生产3批次,每年预计能为村集体创收60万元。同时,乐徐亮也在积极落实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立足于兴盛垴村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他计划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菌菇、核桃、梅杏、山鸡深加工等方向。目前,在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的合力推进下,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已完成引资,预计在2024年底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生产运营。
在村内的村企共建特色产业园区——羊肥小米园区中,坐落着兴盛垴村的龙头企业,即成立于2016年的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近年来,乐徐亮与村支两委积极深化与该公司的合作联建,不断深化“村企联建”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地域产业品牌。兴盛垴村地处优质小米和古贡米的核心产区——武乡县,生产出的小米色泽金黄、营养丰富。立足于这一优势,他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品牌”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小米系列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出了小米酥等特色产品,致力于将“羊肥小米”“兴盛垴”打造为武乡的靓丽新名片,逐步构建起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农业品牌新格局。
羊肥小米产业园区
在菌菇、小米等特色产业的带动下,兴盛垴村2023年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此外,乐徐亮凭借个人所长和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于2023年9月创办了武乡县“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并联合省、市、县派驻武乡县的10名第一书记发起成立。截至2023年12月,通过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和各第一书记所在帮扶单位的消费帮扶,结合短视频推介、网站展销等方式,帮助各村合作社和村集体企业销售武乡小米、鸡枞菌等农产品共计210余万元。
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成立,有效解决了武乡当地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带动了县域内农民增收致富。为表彰乐徐亮为武乡县特色产业发展所作的贡献,2024年2月,中共武乡县委、武乡县人民政府为其颁发“2023年度服务县域突出贡献奖”。
谈及未来规划,乐徐亮表示,他将与村支两委合力,在坚持市场导向、村企共赢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途中,这位“70后”第一书记,正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勾勒出兴盛垴村的发展蓝图,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华丽篇章。
编校:牛勇雯
网络:吴飞飞
监审:张春兰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