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用行动诠释奉献——记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界河口镇小蛇头村第一书记牛建山

时间:2024-12-04 10:12:37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文字:李霞

  牛建山是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人。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他多年来扎根乡村振兴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担当与奉献。2021年10月,牛建山凭借入职以来的优异表现,被岚县农业农村局(原农业发展中心)先后派驻界河口镇西口子村等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2023年7月,牛建山来到界河口镇小蛇头村,开始担任村里的第一书记。小蛇头村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界河口镇,因村庄地形似蛇头,又有刘秀斩蟒蛇的传说,因此得名。全村共有163户498人,常住人口有53户73人。村庄耕地面积987亩(0.658平方千米),村民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高粱、红芸豆等农作物。


驻村工作队的开会日常

  由于小蛇头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部分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村内留守的老年人较多,村庄的内生发展动力不足,乡村振兴任务较为艰巨。如今,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小蛇头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夯实、村级集体经济显著提升,村庄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景象。

知民情解民意

  初到小蛇头村的几个月,为了解小蛇头村的实际情况,明确当前村庄经济的发展瓶颈,牛建山对村内农户进行了深入走访。现在,牛建山每月依旧会进行2到3次的例行家访,通过亲自走访,他能更直接地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状况。在家访过程中,牛建山还会与村民们唠唠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这不仅加深了他与村民之间的了解,更在无形中构建起双方的深厚情谊。

  在驻村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位第一书记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时刻关心着村民的生活和福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村民的深厚感情。他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劳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此外,牛建山带领的驻村工作队也以实际行动,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024年,牛建山带领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三留守”关爱行动,重点关注村内的留守老人。针对不同留守老人的具体情况,如健康状况、生活需求等,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同时,他们对全村60岁以上老人的赡养情况开展全面普查,定期组织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并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医疗咨询、协助就医等服务。通过落实“六化十到位”工作,村内留守老人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幸福感也在不断增强。

  牛建山深知,要真正改变小蛇头村的面貌,必须激发村庄的内生动力。因此,他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也会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共同探索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他凭借开拓创新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村庄实际、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计划。牛建山以朴实、亲民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赖与支持。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

  在基层党建方面,牛建山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村“两委”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为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他注重挖掘和培养村内的年轻党员。同时,每月坚持召开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培训;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引导党员带头致富。

  在基层治理方面,牛建山与村“两委”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不断发展“党建+网格+N”模式。一方面,通过“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将小蛇头村划分为4个网格,由四名党员任网格长,以“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为载体,牢固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统筹春耕备耕、护林防火、政策宣传等各项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党建+网格+文化”模式,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人民调解室、党员活动室等阵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引领、党员和群众自主参与的凝聚力和自觉性。

  通过上述举措,小蛇头村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影响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牛建山深知,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关乎着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村民福祉。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牛建山所在的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县内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联络协调,为村民争取项目扶持,并与村“两委”成员群策群力,着力解决村民最为关心的水、电、路、居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2023年7月,在牛建山的带领下,小蛇头村完成了一条全长80米的护河坝修建工程。这不仅彰显了村民们团结一心的精神面貌,也为小蛇头村的防洪安全及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护河坝的修建旨在进一步提升村内河道的防洪能力,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保护两岸农田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整治河道,改善水质,促进水生态的良性循环。护河坝的竣工,不仅标志着小蛇头村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其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为改善村民的饮水、用水条件,牛建山带领驻村工作队全面普及安全饮用水,村中建起了纯净水站,村民的饮用水、生活用水的质量得到了保障。他们还设置了村级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统计台账,对农户的家庭饮水达标情况进行记录与监测。

特色产业促发展

  来到小蛇头村开展驻村工作以来,牛建山带领驻村工作队实地考察村庄的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广牛、羊等牲畜的特色养殖项目,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他们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扶资金,为小蛇头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023年,牛建山向农业发展中心争取到1万余元的发展资金,用于推行秸秆回收再利用项目,秸秆回收再利用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带动了畜产品加工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同年,还与岚县锦顺安农林牧种养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

  此外,庭院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小蛇头村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庭院经济主体小而全、形式灵活,是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基地。2024年,牛建山所在的驻村工作队经过实地考察、论证,认为发展特色养殖可以作为小蛇头村庭院经济的主导项目,因此,与村“两委”共同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规划。庭院经济在有效解决村内闲置土地利用、剩余劳动力就业等问题的同时,又能实现美化农家、扮靓乡村、致富农民的目标,使得“方寸闲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民服务暖人心

  2024年7月,针对小蛇头村农作物面临的病虫害威胁,牛建山凭借其在县农业农村局积累的深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迅速行动起来。他深入田间地头,细致调研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随后积极向相关农业部门申请了一批环保型、无污染的高效农药,如苦参碱免费发放给农户。为确保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牛建山亲自指导村民进行农药喷洒工作。他耐心讲解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喷洒时机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每位参与作业的村民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

  在牛建山的精心指导下,这批农药被精准、高效地喷洒到了受病虫害侵袭的农田中,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蔓延势头,使得小蛇头村的农业生产产量得以保障,同时,也实现了对环境的友好保护,为构建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树立了典范。这次行动不仅彰显了牛建山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他对农业生态安全的深切关注。

  针对小蛇头村留守老人居多的现状,为了改善他们的饮食条件,在牛建山和村“两委”的积极争取下,小蛇头村申请到县政府资金10万元,建起了日间照料中心,为7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丰富、可口的饭菜。老年人每星期可以在日间照料中心免费食用午饭。除日间休息、就餐外,日间照料中心也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的医疗康养服务和理发服务,为全村营造了一个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2024年7月,恰逢建党节,牛建山与村“两委”成员共同策划并成功组织了慰问老党员活动。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与村民之间的感情,更传递了党组织对老党员的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

  活动当天,牛建山与村“两委”成员逐一走访了村内十几位老党员的家。在慰问完党员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后,老党员各自分享了自己在党的领导下的成长、奋斗经历。为了丰富活动内容,牛建山还特意安排了一次生动的党课。他结合当前形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方针政策,引导老党员们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村“两委”还为每位老党员精心准备了慰问品,包括凉被和水杯等实用物品,这些慰问品满载着党组织对老党员的关怀。老党员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无疑是对牛建山及村“两委”成员工作成果的最好肯定。

  在第一书记牛建山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小蛇头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也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展现出新时代农民的新风貌。2020年8月,小蛇头村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选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2023年11月,该村继续获评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2025年,牛建山准备在村内规划建设一千余亩(约0.667平方千米)的高标准农田,以改良村民耕作条件,扩大耕种面积,为粮食增产、村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础。此外,为了倡导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牛建山及驻村工作队拟为小蛇头村建设一座红白理事厅,以规范红白理事办理,切实减轻村民的经济负担,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在现有畜牧业稳固发展的基础上,牛建山计划加强与界河口镇畜牧站的合作,共同引进优质畜牧品种,通过品种改良与养殖技术升级,提升村民畜牧养殖的效益,为村民拓宽增收致富的路径。此外,他还将持续深化“清化收”工作的实施,即清理集体资产、化解债务矛盾、增加经营收益,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这一系列举措的目标明确而坚定:力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质的飞跃,确保其年度收入超过15万元,从而为村级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牛建山在界河口镇小蛇头村的驻村工作中,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为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帮扶事迹,不仅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生动写照,更是激励广大青年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宝贵精神财富。

  编校:罗学茹

  网络:吴飞飞

  监审:王文娟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