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记忆味道:金珠不换的沁州黄

时间:2024-07-02 16:53:02来源:村委主任杂志社 文字:郝焕霞


小米粥“黄金汤”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创造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贵州遵义创造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遵义精神,在危急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与此同时,小米加步枪的形象深入人心,那是一种艰苦卓绝、自力更生的象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生动写照。而如今,小米已经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成为助力人民实现小康生活的重要力量。

  小米又称“粟”,是中国北方居民食用的主要杂粮之一。“沁州黄”小米是著名的小米品种之一,产于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地区。这种小米米粒小而精致,米色金黄光亮,香气浓郁,品质优良,一直备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关于“沁州黄”小米也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檀山寺有一位僧人远行,给在京城的亲戚捎去了一斗糙谷米,碰巧遇上了皇后生育子嗣,皇后因生育子嗣,身体状况堪忧,面色发黄,身体消瘦,病情十分令人担忧。一天,皇后口中唤道“黄金汤……”于是皇帝遂命令宫中所有官员在京城各处寻觅,有位官员碰巧遇到僧人的亲戚,这位亲戚的母亲正端着一大碗“糙谷米汤”给坐月子的儿媳妇食用,官员问老妇,“这是什么汤?”老妇回答说“黄金汤”。官员大喜过望,便以重金换来“糙谷米”,煮汤后进献给皇后,皇后一尝“黄金汤”,连喝数碗,得以安然入睡,不久病情逐渐好转。事后得知此米产自沁州,嘉靖皇帝发旨沁州,封“糙谷米”为贡品。沁州黄小米是山西省沁县的特产,而沁州黄小米也因其产地位于沁县而得名,沁州黄小米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山西省沁县也被誉为了“中国小米之乡”。


小米麦穗形似狗尾巴草,同属于“粟”品种

沁州黄小米的产地和种植环境

  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介于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沁县位于黄土丘陵山区,拥有适宜谷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以及充足的光照和丰富的水资源,年平均气温约为8.9℃,年降水量约为606mm,这些条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此外,沁县地区没有工业污染源,生态环境优良,具有种植黄小米的天然环境优势。

  小米是由谷子去糠皮加工而成的农产品,其生植期较短,且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性,因此适应性较强,种植发展空间较大。小米可以在黏土、砂土等多种土壤类型中种植,但品种特性受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以山东章丘的“龙山米”为例,其主要种植在山前红积土中,虽然土质肥沃、养分含量较高,但要实现高产优质、大面积种植还需进一步提高土壤对养分的保留能力。而“沁州黄”小米则生长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的山岭上,这一带为人类早期农业开发区域,其种植区域丘陵起伏,富含红褐胶黏土质,具有光照充足、地表温度较高、土质偏碱、雨量适中、温差明显、无早霜、干燥多风的特征。经过万余年的自然选育,“沁州黄”小米具备了耐瘠薄、抗干旱、低化肥、绿色环保的特性,种植环境要求比一般小米较易于满足。


沁州黄小米色金黄光亮,香气浓郁,品质优良

沁州黄小米的特点和优势

  沁州黄小米的品种独特,色泽金黄,颗粒饱满,口感香甜,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民间有一句话为“金珠不换沁州黄”,充分体现出了沁州黄小米优良的品质。据测定,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为81.30%—84.60%,蛋白质含量为7.25%—17.5%,脂肪含量为3.75%—5.3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为82.02%—90.39%,除此之外,沁州黄小米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沁州黄小米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大米和小麦而言相对较低,因此更有利于人体血糖的控制。沁州黄小米的蛋白质含量与小麦持平并高于大米,而且富含的蛋白质主要是醇蛋白、球蛋白、清蛋白和谷蛋白,是一种低过敏性复合蛋白,对蛋白质不耐受人群比较友好,且小米蛋白质消化性好,同时也是良好的氨基酸来源,非常适合身体较为虚弱的人群食用。沁州黄小米中的脂肪含量几乎是大米和小麦的两倍,其中包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油酸,不饱和脂肪酸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可促进婴幼儿视网膜和大脑发育、预防过敏性反应。由于小米通常以全谷物食用,不需要过分精制,因而保留了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而维生素含量高有利于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总之,沁州黄小米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沁州黄小米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据《本草纲目》记载,小米具有清热解毒、养胃润肺、益气补血等功效,对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经测定,沁州黄小米有抑制肝癌症、抑制结肠癌症、抗氧化、促进肠道菌群产生色氨酸、降血脂、调节免疫力等功效。


沁州黄小米生长在长治市沁县的山岭上,这一带为人类早期农业开发区域

沁州黄小米助推产业升级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农业强国,首先要抓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三个字琢磨透”。这为做优做强乡村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

  沁县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紧紧围绕“一城、两地、三强”的大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沁州黄镇主动融入全县发展大局,以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高地为核心目标,充分发挥沁州黄传统品牌优势,通过建设沁州黄有机旱作智慧农业基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沁州黄产业基础,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不断提升沁州黄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使传统优势焕发新的活力,为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沁县以“有什么样的水土,播撒什么样的种子,有什么样的资源,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为理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优势。借助沁州黄小米核心产区独特的优势,沁县以檀山村为核心,向周边地区拓展。目前,沁州黄谷子的种植面积维持在约10 000亩,由此衍生出涵盖种植、加工和销售全链条的沁州黄小米品牌产业。


沁州黄小米的品种独特,色泽金黄、颗粒饱满、口感香甜

  沁县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找准着力点,深挖地域生态和文化价值,避免同质化竞争。截至2023年,沁州黄镇沁谷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得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优质生态农产品3A级诚信供应商”“立信企业”3项国家级荣誉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山西小米”两项省级冠名。经沁县实践证明,发展特色产业,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换言之,产业发展只有富有特色,走一条人无我有、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才能脱颖而出、占领市场。

  为推动“中国名米”品牌走出山西、走向世界,实现品牌优势向效益优势转化,沁县以讲述“沁州黄故事”为着力点,在进入沁县的必经之路太长连接线上,精心打造了“米通天下”“沁州黄的前世今生”“中国名米沁州黄”等三个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构建了沁州黄文化长廊;同时,还成功举办了“踏寻红色足迹、感受农耕文明”沁县越野挑战赛,吸引了省内外200余名选手参加;另外,还举办了“庆丰收、感党恩”中国农民丰收节沁县庆祝活动,对沁州黄种植大户进行表彰,并对小米系列产品进行展销,统一小米销售标识,使“沁州黄”这张名片更加响亮,进一步扩大了其知名度。

  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这需要各地各部门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和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

  “沁州黄”一端连着农民的增收,另一端连着美好生活;产业振兴,一端连着农民的优质就业和高收入,另一端连着农村的生机与活力。要精心编织这篇大文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勤练内功,使得产业发展更具特色,让农民的钱袋越发鼓起,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网络:柳绣华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