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村那人
2024-06-08塔子沟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阜新市水泉镇塔子沟村,以藏传寺院——积庆寺为主体,以摩崖造像、地藏殿等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集山、水等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乍一
老屋情怀
2024-06-08 去年春季,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雨。家乡有人捎信说老屋快要倒了,我和父亲立马回了一趟家乡。
老屋门前的大片稻田 老屋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县郊以南,坐落于龙源口乡裕富
青山在
2024-06-08俗话说:“死生亦大矣。”关于生死,我们这里的风俗大多和山有关。青山静默无言,收容来了又走了的人。 关于生,在农村,过去有人家生了娇儿贵女,担心幼儿早夭,就会找
中国民间艺术奇葩——葫芦雕
2024-06-07葫芦是我国具有七千多年栽培历史的草本藤木植物。在人类数千年发展过程中,葫芦逐步由“自然瓜果”转化为“人文瓜果”,形成源远流长的葫芦文化,成为中
泥土里的芬芳与匠心
2024-06-07黄河从遥远的天边缓缓流淌进西北这一方土地,并在这里蜿蜒流淌,哺育着华夏大地上的中华儿女。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民就地取材,以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黄河流域繁衍绵延。有
回乡记
2024-06-06我这棵“树”,刚在异乡扎了根,却陡然想归家,翌日便不假思索地飞奔回乡。 我离开那年才九岁,被母亲的一个糖果诱去了镇里念书。印象里,家乡路边没有候车的牌子,也
行走在小镇
2024-06-06赣州市南康家居小镇坐落于南康区城北。当地人说,美丽的家居小镇是这座城市的后花园之一。旅游从业者则告诉我们,家居小镇是城市文化旅游与特色产业融合的典范。 家居产
庭院深深
2024-06-06在我的记忆深处有那么一个庭院,繁密的藤蔓缠绕在架子上,清风扑面而来,仰头就能看见夜晚深蓝的天,窗扉一掩,就能留住夏夜的风。尽管有时身处异地,我也会想起庭院里的那份惬意,夏
舅妈的黏干粮
2024-06-06杏花绽放,布谷鸣叫。劳动节前后,东北的乡下便开始春耕了。这时,温柔的风中,也泛起了我对糯香黏干粮的缕缕记忆。 谷雨一过,乡下人便在广袤田野上起早贪黑地忙春耕。心灵手
中国人的蛋雕艺术
2024-06-05在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染过红色的鸡蛋,称其为“彩蛋”。
根魂柏韵,枯木逢春 ——福鑫堂根艺
2024-06-05幸遇惜才痴雕客,七分天成三分琢。枯木逢春再千秋,一根一木皆匠心。在山西省文水县有这样一位民间匠人,一截枯木,一段老根,经过他的巧思和妙手,化身为件件别具韵味的根艺作品,他
乳名里的乡情
2024-06-04 人的乳名,犹如阡陌上葳蕤的草木,总在岁月的晨晖暮霞里泛着泥土的馨香,不经意间的回首,缕缕乡情便款款地扑进胸襟,萌生出历久弥新的别样情怀。
作者本人 当一个新的小生命
胸中有道 笔下有情 — —二独堂初识赵建功老师
2024-06-04人生滩涂几许,相遇总是充满惊喜与意外,因缘际会之下,俗众被冥冥中牵引着送往各处,清代著名医学家尤在泾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则不通病所。”想来于人
雀儿东南飞
2024-06-04水门汀晒场上平平整整地铺洒了大片新收的稻子。阿爷头戴草帽,手握一杆九齿钉耙,将一摞摞的稻谷上下翻覆,直至平铺。他时不时拎起脖颈上吊着的一挂汗巾擦擦汗,汗巾湿漉漉的,松
启梦七峰山
2024-06-04家住七峰山脚下,幼时望山,只觉山势峭拔,壁立千尺,高不可攀,不知山的另一边是什么。山外有山青不见,山内却是一处引人入胜的水月洞天,泉岩飞瀑倾泻,神仙洞洞谷险幽,玉女溪清澈蜿蜒
怀仁铜鎏金 金色年华 精益求精
2024-06-02源远流长的技艺传承 怀仁肖家人才辈出,历代以文化之族享誉乡邑。近年来,肖岗的铜鎏金和青铜器修复技艺日渐精湛,进而蜚声五湖四海,又为这个文化家庭赢得荣誉,真可谓宝器鎏金。
一块残碑忆古城
2024-06-01 必须承认,我来晚了。
藏在野草里的残碑 相隔不过十几公里,这么多年,多少次来回路过,竟从未有机缘相识,更没有深入去了解这里有个传奇人物和他故里的变迁。仓促而汗颜,就是
我的村庄我的平座
2024-06-01 平座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是一个隐藏在大山里的自然村落。故乡的影子,在一个个山头上,在一列列梯田里,在久远的记忆深处。
平座远景一 我的故乡,是十二世祖文官公从繁峙城小
惊艳戏曲盔帽有讲究
2024-06-01《杨门女将》中,众女将头戴七星额耍起翎子功威风凛凛;《徐策跑城》中,老徐策意气风发将纱帽两侧的翅子耍得虎虎生风;《打金枝》里,公主凭借头上珠翠闪烁的华丽凤冠震慑全场
四根琴弦弹出人生酸甜苦辣 记长治市襄垣鼓书非遗传承人张俊华
2024-06-01人物档案:张俊华,57岁,是山西省长治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襄垣鼓书的传承人,中共党员,长治市曲艺协会副主席,长治市职工曲艺艺术协会副主席,襄垣县曲艺协会主席。在上海世博会和
忻州民间摔跤 从庙会跌跤到摔跤之乡
2024-05-31摔跤,作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在忻州可谓家喻户晓。每年开春到秋收,忻州、定襄、原平三县几乎天天有不同的村庄在举办形形色色的庙会,庙会是先民们在古代表达各种祈求和意愿的
积善之家有余庆 从名家家训中解读家风传承
2024-05-31古时中国人聚族而居,人口众多,重视家风世泽,团结人心,形成良好的家族风气。人们一方面强调继承,向高贤大德学习,保持德行不坠。另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典范。 《
乡村记忆里的马车
2024-05-31还记儿时农村样 大车大马收秋忙 五十载度如逝风 老耳犹闻车铃声 我老家是晋北的一个小村庄。常回村里,无论春夏秋冬行走在田边的小路上,看到的是几位上了年纪
“谁院”春秋
2024-05-31某年,离市区12km之遥的朔城区张蔡庄乡寇庄村,村中的戏台鼓点锣钹渐然响起,朔州大秧歌剧团演出的剧目为《纪县长》。 台下的乡亲们看得格外亲切入神。台上唱道: 鸡没
指尖上生出五彩画 ——记山西彩面塑艺人付海云
2024-05-30捏的什么呀?你说是啥,就是啥!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捏一个唐僧骑大马,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再捏一个孙悟空把金箍棒耍。——儿歌《捏面人》 一团面能做什么?在普